焦 點
寶潔如何應對SK-Ⅱ危機
文/王娟
江西的呂女士因看了寶潔明星品牌SK-Ⅱ關于“連續使用28天細紋及皺紋明顯減少47%”的廣告宣傳,購買了一支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結果使用28天后非但沒有出現上述效果,反而導致皮膚瘙癢和部分灼痛。今年3月7日,呂女士就虛假廣告等問題怒而狀告寶潔公司。經媒體渲染,寶潔被狀告事件一時間成了消費者和商家關注的焦點。
對此,寶潔迅速啟動了一系列危機公關行動。當日上午,寶潔公司召開了緊急會議,并通過公司銷售專柜嘗試聯系消費者。同時,公司法律部緊急聯系受理此案的江西當地法院。
就SK-Ⅱ的成分中含有氫氧化鈉這一最為敏感的問題,寶潔在新浪等各大網站發表“氫氧化鈉成分是化妝品行業常用的成分,主要用于調節產品的pH值”的聲明,一再重申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絕對安全,完全符合國家規定,“SK-II產品進入中國上市之前,通過了衛生部門及其他政府相關行政部門的嚴格檢驗和審批,并獲得了批準,完全符合政府各項法律法規”。
很多消費者質疑SK-Ⅱ產品成分沒有中文標志。對此,寶潔搬來法典撐腰:“SK-II產品的所有中文標志都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法》及政府對于進口商品的中文標志要求。”至于產品含有的成分氫氧化鈉不在包裝標志上,則是因為:“按照2002年《化妝品衛生規范》的規定,在化妝品上不需要在中文標簽上(對氫氧化鈉這個成分)作標志和警示報告。”
更為意味深長的是,寶潔的有關負責人還通過眾媒體表示,寶潔公司并沒有接到消費者對這款產品的投訴,在消費者投訴記錄中也沒有發現江西消費者呂女士的記錄。如此這般,不由引起一些業界人士展開豐富想像:這是否是寶潔或者SK-Ⅱ的競爭對手在背后“做手腳”?
SK-Ⅱ的形象代言人劉嘉玲和琦琦也先后站出來,聲援SK-Ⅱ。雖然消費者不一定買賬,但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頗為贊許:寶潔危機處理及時得當,做得非常成熟,此事件對其不會產生大影響。
寶潔公司采取的多品牌戰略,最大程度上是SK-Ⅱ這一個品牌會在短期內受到影響,不會影響寶潔其他品牌的銷售。
聚焦董事
境內公司
昌河股份(600372,SH)3月1日召開股東大會,同意徐恒武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胡海銀辭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長職務,譚振華、王文騏、蘇青林辭去公司董事職務,同時選舉劉洪德、劉濤、趙慧俠、馬川利、楊明華為公司董事。同日舉行的董事會會議選舉劉洪德為公司董事長,蔡速平為副董事長。
方向光電(000757,SZ) 3月1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同意穆昕辭去第四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選舉劉汝泉為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同時提名楊棟梁增補為公司董事。根據總經理的提名,董事會決定聘任邱家元為公司副總經理、汪遠平為總會計師。
魯能泰山(000720,SZ) 3月1日召開董事會會議,決定提名路壽山、趙啟昌、袁風光、胡成鋼、王志華、司增勤、禹方軍、趙景華、石連運、丁慧平、潘愛玲等11人作為第四屆董事候選人,其中趙景華、石連運、丁慧平、潘愛玲為獨立董事候選人。同時決定于2005年3月31日召開200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上述事項。
南京化纖(600889,SH) 3月1日召開董事會會議,決定提名沈光宇、周發亮、丁明國、鐘書高、鄭植藝、徐康寧、劉愛蓮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其中鄭植藝、徐康寧、劉愛蓮為獨立董事候選人。董事會決定于2005年4月12日召開2004年度股東大會,審議上述事項。
東信和平(002017,SZ) 3月1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同意接受鄭國良因工作調動辭去董事的申請,同時提名金偉民為董事候選人。董事會決定于2005年4月7日召開公司2004年度股東大會,審議董事變更事項。
華北制藥(600812,SH) 3月3日,召開五屆董事會一次會議,選舉張千兵為公司董事長,王永維、張玉祥為副董事長,常幸不再擔任董事長一職。董事會同時決定續聘俞志敏為公司總經理,曹正平為董事會秘書,根據總經理俞志敏的提名,續聘劉彥忻、劉廣春、李東久、劉桂同為公司副總經理。
湘火炬A(000549,SZ)3月8日召開200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增選楊克勤為公司董事。同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召開2005年第二次會議,推選楊克勤為公司董事長。楊克勤為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沙辦事處副總經理,2004年11月3日,他還被選為ST重實(000736,SZ)董事長。
三毛派神(000779,SZ)3月9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提請股東大會撤換Charlie chang、鄧輝、熊克力三名董事的職務,選舉羅鐘杰為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董事會決定于2005年4月11日召開公司200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上述董事變更事項。
望春花(600645,SH) 3月14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同意鄭國臣辭去公司總經理,同意楊光興、李百令辭去公司副總經理;同意聘任王相東擔任公司總經理,馬龍寶擔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賴志明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同意推薦王相東、馬龍寶為公司四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并提請公司下一次股東大會審議。
境外公司
索尼公司 3月7日宣布董事會批準任命美國業務負責人霍華德·施均格(Howard Stringer)接替出井伸之(Nobuyuki Idei)擔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董事會還批準執行副總裁中缽良治(Ryoji Chubachi)接替安藤國威(Kunitake Ando)的總裁職務。這是索尼公司59年歷史當中最劇烈的一次管理層變動,施均格將是繼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執掌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rp.)之后又一位擔任大型日本公司掌門人的外國人。
波音公司 3月7日發表聲明稱,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哈里·斯通塞弗(Harry Stonecipher)與公司管理層某高級女執行官存在不正當關系,公司董事會決定要求其辭職,同時任命首席財務官詹姆斯·貝爾(James Bell)暫時接任。
美國高通公司 3月8日宣布,從2005年7月1日起,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博士將擔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并被提名為公司董事,總裁職務將由斯蒂文·奧特曼(Steve Altman)博士接任,原總裁托尼·索恩利(Tony Thornley)屆時將退休。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文·雅各布(Irwin Jacobs)博士仍將保留董事長一職。保羅·雅各布是歐文·雅各布的兒子,擁有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學博士學位,1990年加入高通,曾擔任過多個工程及管理職位。
沃爾特·迪斯尼公司 3月13日宣布,公司現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羅伯特·艾格將接任邁克爾·艾斯納,成為該公司歷史上的第六位首席執行官,并將于9月30日正式走馬上任。現年54歲的艾格于2000年成為迪斯尼公司總裁。上個世紀90年代初曾擔任美國廣播公司娛樂部門的總裁。1996年迪斯尼并購了ABC以后,艾格進入了迪斯尼工作。
美國國際集團 首席執行官格林伯格(Maurice Greenberg)3月14日在當晚的一次董事會議上宣布退休,但仍將留任董事長一職。公司的聯席首席營運官兼副董事長沙利文(Martin Sullivan)將立即接替格林伯格擔任CEO。格林伯格曾在四年前批準了美國國際集團與通用再保險安排的一宗再保險交易。監管機構認為這筆交易操縱了美國國際集團的資產負債狀況,提升了公司股價,并對此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