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迪士尼公司劍走偏鋒,進軍無線通信業務
迪士尼互聯網集團公司7月6日宣布創建美國第一家專門面向家庭用戶的手機服務公司,面向家庭用戶推出自身品牌的無線通信服務,尋求向兒童以及他們的父母出售手機。此舉標志著世界娛樂業巨頭沃爾特-迪士尼公司向無線通信業務進軍。
這項命名為“迪士尼手機”的新業務,將根據家庭用戶特殊的交流需要量身訂做,其中還包括了許多面向家庭的娛樂內容。該業務使用的是電信巨頭斯普林特公司的全國PCS網絡,并定于明年啟用。
史玉柱一擲上億“玩”游戲 圖謀網游
7月5日,史玉柱向媒體透露,他已投資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方向是做游戲自主研發。
史玉柱表示:“我們的投資肯定不少于1個億。公司規模不會有盛大大,但我們做的這款游戲肯定是中國最好的游戲。”他同時表示沒有退出保健品行業的意思。
雖然令人意外,但IT業是史玉柱的“出發點”。據媒體報道,1989年從深圳大學軟件科學管理系畢業的史玉柱以4000元起家,銷售其開發的“漢卡”—桌面漢字處理系統M6041。據悉,前亞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EO張醒生也選擇網絡游戲公司作為職業生涯的下一站。
思科欲以430億美元收購EMC
科技媒體SearchStorage.com近日發表專欄文章《思科將收購EMC?》,文章預測了EMC與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合并的優勢,聲稱思科正考慮以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存儲巨頭EMC。此消息一經在業內傳開,EMC股價周五迅速飆升,幅度超過3%。
在微軟壟斷桌面市場,IBM霸占服務器市場的情況下,服務市場的競爭顯得更加激烈,而相比之下,只有存儲市場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如果成功收購EMC,思科還將獲得更多的企業客戶資源,這對思科銷售網絡產品也是大有裨益的。
外資進軍眼鏡零售業高端市場
世界著名眼鏡商意大利Luxottica Group S.p.A于7月7日正式宣布,將收購中國高檔眼鏡連鎖企業—雪亮眼鏡有限公司。Luxottica集團宣稱將以1.69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雪亮的所有股份,同時還將承擔雪亮4000萬元人民幣的債務。
而就在不久前的6月28日,另一家著名眼鏡投資公司荷蘭HAL Investments(Asia)BV與益民百貨正式簽約,以2.14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老字號紅星眼鏡公司78%的股權。
一項統計指出,2004年國內眼鏡工業的產值達160億元,同比增長10%,不僅是世界潛力最大的眼鏡消費大國,也已成為世界領先的眼鏡生產大國。
英特爾中國易帥,賴一龍接任中國區總經理
據悉,英特爾中國區原總經理楊旭日前升任英特爾銷售和營銷集團副總裁,并同時升任亞太區聯席總經理一職,與英特爾亞太區總裁蔣安邦一起負責亞太區業務。升職后的楊旭今后將全面負責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工作,并向英特爾公司銷售和營銷集團負責人匯報工作。
在升任新職后,楊旭將不再擔任中國區總經理一職,此后英特爾中國區的業務將由馬來西亞人賴一龍全面負責。今年初,賴一龍被調到中國與楊旭共同擔任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主要負責中國地區的銷售和市場推廣工作。
聲音
“這是為了公司的短期利潤,讓我們找供應商多要錢。”
——一位已經離職的麥德龍采購部員工說
全球第四大零售商德國麥德龍(METRO)近日曝出采購經理“集體離職”事件。
由于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壓力,麥德龍的市場戰略正在經歷一場蛻變,而以往對于采購部門溫和、穩健的業績考核政策,也被“天空無界”的高壓政策所取代。根據該項政策,采購部門員工的績效薪酬“上不封頂”,但業績指標下限更高。這引發了采購部門,尤其是個別“非食品”采購部門的強烈抵觸,最終導致了采購部經理集體離職。

去年的這個時候,曾經顯赫一時的德國建材零售巨頭歐倍德也深陷內部“人事地震”,歷經內耗之后如今被來自英國的老對手百安居收購。麥德龍是否會重蹈覆轍?
“國外的汽車營銷從被顧客拒絕開始,國內的所謂汽車營銷卻是從顧客上門被接受或被拒絕開始。”
—這是一句在汽車業內耳熟能詳的話
資深汽車專家,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先生對目前中國汽車營銷現狀深表憂慮,在他看來,由于受到我國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汽車營銷起步晚、發展慢,目前仍是“襁褓中的嬰兒”;汽車營銷人“路漫漫其修遠”,需要從營銷理念、營銷能力等各方面全面提升。
賈新光認為,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經銷商,真正按照市場營銷觀念從事經營活動的還是少數,“寧要利潤,不要市場”的觀念目前在汽車行業仍然很有市場。
“我使用了Gmail、GoogleToolbar、GoogleDeskbar以及Google桌面搜索工具,我為微軟公司工作,擁有微軟的股票,我想微軟獲得成功,但是現在Google正在超越我們。”
——對于李開復從工作了7年多的微軟“出走”到Google事件,微軟的員工如是說
這段時間,在商界最熱門的話題,肯定包括微軟前全球副總裁李開復火線跳槽至Google一事,圍繞此事的各個角度討論熱火朝天。
事實上,微軟和Google兩大巨頭之間的明爭暗斗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Google這次從微軟挖來李開復,其意義并不僅僅體現在中國市場上,它所表現的前所未有的高姿態以及對于微軟官司的毫不畏懼的抗辯都表明,這個史上風頭最勁的互聯網公司終于不再滿足于與微軟大哥大暗中較勁,難道它要捋起袖子,大干一場了?
調查
中國數字電視發展并不樂觀
截至2004年中國已發展數字電視用戶102萬戶,2005年估計達到535萬戶,與廣電總局剛剛發布的1000萬戶目標,相差巨大。
易觀國際報告分析,必須冷靜看待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在產業標準問題沒有解決和盈利模式不夠清晰的情況下,敦促數字電視過快發展只能帶來表面繁榮、實質落后的局面。分析師認為:“2005年底,如果國家廣電能夠確定機卡分離方案,將對2006年數字電視產業的大幅增長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在此前提下,2004~2008年中國數字電視用戶復合增長率達164.6%,到2008年底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有望超過5000萬戶。”
中國超市生意的風險加大
根據AC尼爾森2005年《購物者趨勢調查》及中國零售市場研究結果顯示,盡管現代零售業態的快速消費品銷售額相對上年數據增長了16%,占到了全國銷售總額的1/3以上,但單店銷售額比2003年下降了10個百分點—大賣場下降8%,標準超市下降7%,便利店下降18%。
業內人士分析,單店銷售額的下降和門店數量的快速增長都預示著超市生意的風險更大了,并還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越來越大。
專家建議,供應商們應進行渠道結構調整,通過多元化渠道的構建與耕耘降低超市在自己生意中的分量,就能分擔、分散與降下超市壓賬、惡意圈錢、倒閉等所帶來的超市生意風險,就是現目前均衡超市生意風險的最好出路。
消費者熱情不減
6月14日,根據最新的全球互聯網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受訪者對未來12個月的樂觀態度躋身全球三甲,職業穩定及健康為關注的焦點問題。
調查顯示,半數以上(55%)的中國大陸受訪者將可支配收入進行儲蓄,居全球之首。然而,中國大陸受訪者對花費的熱情同樣不減,成為亞太地區戶外娛樂(50%)、新服飾(44%)及新科技(41%)的主要消費群。
店內促銷,“買一送一”效果最好
AC尼爾森的調查顯示,購物者更偏好能夠帶來直接金錢收益的促銷活動—最有吸引力的前三位促銷活動分別為”買一送一”(38%)、”降價”(29%)以及”加量不加價”(12%)。
與商家看法相反,幸運抽獎與積分換獎品則因為收益不直接、程序復雜、同時獲獎機會有限而不被購物者所青睞。
市場人員發現高廣告投入等傳統營銷工具已經不足以推動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同時購物者在店內面對眾多選擇,要取得銷售份額也非易事。因此,店內促銷正成為市場營銷人員的焦點。
2005:中國“福田指數”58.33
7月19日,由北汽福田、零點研究和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研究的第一個反映中國居民機動生活質量的“福田指數”在京發布。
該指數表明了中國居民在進行社會經濟活動時多大程度上可以借助于機動車輛,用量化的方式展示了機動車輛影響人民生活的程度與方式。例如北京人使用私車出行比例高出上海人6倍,但上海人平時上下班的通勤效率高出北京人1.5倍。
“福田指數”滿分100分, 2005年58.33的福田指數值反映了中國居民生活機動性處于高速增長的初期,機動工具對生活質量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