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需要在更廣泛的經濟領域與中國合作,建立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結構
作為新任歐盟貿易專員,我面臨許多當務之急,最重要的是推動多哈全球貿易談判。但對我來說,沒有什么比今后五年中國經濟力量的繼續崛起更為重要的戰略問題了。這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都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引領世界增長
世界上以前從未出現過如此規模的增長。中國現在是僅次于美國的歐洲第二大貿易伙伴。僅僅在過去的15年時間里,中國對歐盟出口額就翻了好幾番。去年中國對歐盟出口額已超過日本。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也是最大的鋼鐵、銅和水泥的消費國。中國的石油需求已成為推動全球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到203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可能趕上美國,轎車數量可能會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這將給我們所有人帶來深遠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影響。這也要求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作出政治上的選擇。
擁抱中國崛起
想要回避或否定這一切無疑是愚蠢的行為。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既成事實。我們的目標應是參與并施加影響,而不是將中國視為戰略威脅。將中國視為威脅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可能會使這一看法變成現實。
我們的目標應是使中國更加融入國際體系。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是一個重要的進步,并且發揮了作用。WTO體系并未像某些人預計的那樣受到破壞,其成員國幫助中國加快了必要的經濟改革。
但WTO的成功現在也取決于中國的領導人,需要中國充分履行對WTO的承諾及實施在多哈回合談判中提出的推動全球貿易體系起重要支撐作用的提議。中國也需要承擔更多新的責任。比如,中國可以在國際維和及防止沖突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需要更認真系統地思考中國崛起的意義。這將改變亞洲地區的政治格局,并影響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
中美關系是新世紀國際關系中的核心因素。對我們而言,關鍵問題在于雙方能否控制可能出現的緊張關系。誤判的可能性非常大。雙方之間經濟聯系的意義也需要更好地加以理解。
中國的增長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具有特殊含義。隨著紡織品配額即將取消,我們已經看到了這點。歐洲的紡織品制造商已經感到了壓力,但這對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等國的人們具有更大的影響。
歐洲必須制定政策幫助這些國家適應不可避免的變化。但中國同其他先進的發展中國家一樣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幫助實現這種調整。隨著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國應該在支持這一體系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中國通過將貧窮轉移到其他國家來解決自身的貧困問題,那是不恰當的。
推進中歐合作
這對歐洲又意味著什么呢?我們需要作出共同的、一致的反應。如果我們建立了明確的共同戰略,而不是各個國家都追求狹隘的國家利益,那就會在與中國的關系中擁有更大的說服力。我相信我們與中國的融合將在今后推動歐洲的一體化。
歐盟需要在廣泛的經濟領域與中國合作,鼓勵透明度和良好的經濟治理,促進有效的監管,鼓勵雙向投資,這樣可從中國經濟中獲得巨大的回報。就雙邊貿易而言,進一步實行投資自由化、彼此開放政府采購市場及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的時機已經成熟。
所有這些都需要建立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結構。目前的歐盟與中國關系框架已有20年之久,已經不再適應新的形勢。我們應考慮是否應修改這一框架,將政治、經濟、環境、社會和其他方面的政策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加突出的戰略結構。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我希望能幫助歐盟應對這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