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BBY與CC就已意識到保險服務合同可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利潤,他們每年從合同中獲得的利潤已超過公司產品本身的價值。然而,當秘密被公開后,他們還能繼續樂觀嗎?
2004年12月20日,有一個全國最大的兩家消費電子連鎖公司都不希望投資者們知道的秘密。當電視、手提DVD機和其它的產品從貨架上消失時,Best Buy Co.(BBY)和Circuit City Inc.(CC)并不指望在這上面謀利。相反,他們依靠的是延期的保險合同,比起產品的銷售,這些合同的銷售毫不遜色。
保險對市場來說其實沒有任何價值。他們所保的那些產品幾乎從不需要修理。FTN Midwest證券公司分析師Daryl Boehringer說:“它們都是純利潤。”
分析師說,去年,從保險中獲得的利潤占了CC公司的全部營業額,占BBY公司營業額的一半。他們認為從合同中獲得的利潤率在50%和60%之間。那幾乎是產品本身利潤的18倍。例如,一個價值3000美元的平面電視的四年的合同大約花費400美元。BBY給它的保險公司160美元,自己保留240美元。
但是你不會在公司的財政綜述上看到關于這筆巨額利潤的詳述。“我們不公開任何關于在BBY出售的產品或服務的利潤率的信息,”BBY女代言人Sue Busch Nehring 在一個電子郵件中這樣寫道。
會計師們說信息披露的缺乏將給收入透明化增加負擔,并且投資者們也想知道這些真實的信息。殘酷的競爭和高檔電子產品在價格上的急劇下跌威脅著這些利益。Boehringer說:“隨著他們對服務合同收入的強烈依賴,任何明顯的減速都會給收入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沃爾瑪在消費電子業中稱得上是巨頭,如今已經占有市場20%的份額。BBY在2004財政年度里有220億美元用于銷售,占市場的31%。CC在去年有97億美元的銷售額和14%的市場份額。顯然,沃爾瑪已經超過了CC。
然而,與其它眾多的專業連鎖店不同,沃爾瑪并沒有接受延期的服務合同。零售商的缺乏使沃爾瑪難以定位這個合同。然而,一旦沃爾瑪被那些令人瞠目的高利潤率所吸引,決定背離自己的保險底線,它將有機會獲得巨大的利潤,同時必定能夠在保險價格上擊敗對手。SAFE LLC的保險顧問Jim Sebastian說,他相信沃爾瑪已經檢測過合同,但是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猜測游戲
當服務合同正日益引來批評時,BBY實際上已經切斷了對它的揭露途徑。瑞奇菲爾德地區的連鎖店沒有單獨地報告它的保險收入,雖然它過去曾報告過合同中包含的銷售百分比,但從2001財政年度以后就不再這樣做了,它隱藏了這一數字,在收入分類中把它標識為“其它”一項。而在2004財政年度里,它完全不再報告“其它”這一項了。
CC則更加坦率,列治文地區的機構報道了合同能產生多大的利潤,以及他們編造的銷售的百分比——而不是它創造的利潤。在財政年末,即2月29日,據說它的保險收入總計3億2千6百萬美元,占銷售的3.3%。SAFE的零售商Sebastian說:“顯然,他們不想讓J.Q. Public知道他們從合同上掙了多少錢。”
利用從產業中收集的信息,分析師Boehringer將所有評估集中在一起,這些評估都顯示出這些合同是多么的有利可圖。在財政年末,即2月28日,他估計,在BBY的13億美元營業額中,合同收入占了45%即6億美元他還認為,如果沒有合同利潤,CC將會有營業虧損。
BBY和CC都不會回答為什么不更多地公開他們的保險業務。BBY的Nehring說,產品和合同應被視為不可分割的。CC發言人William Cimino零售商的財政報告絕對真實并且補充說:“我們認為我們已經給出了足夠數量的信息。”
批評家們說公司正利用包括判斷呼叫在內的會計學中的灰色地帶。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會計學教授、財政透明度專家Charles Mulford說,公司能夠把產品和合同銷售混在一起,牢不可分,以致它們不需要被分別報導。但是,他主張公司應該把保險業務作為單獨的業務對待并公布它的收入和利潤。
在法則制定機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指導方針下,合同遇到了一個針對處理個案的重要的檢測:他們供應10%以上的營業額。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會計學教授Paul R. Brown說:“合同也遭遇了另一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檢測,因為當他們討論如何推進業務的時候,公司無疑會對保險銷售實行分別對待。”
此外,通用會計準則委員會呼吁揭露一切真相,這些真相在商業上十分重要,甚至可以影響到投資者。而BBY傾向于隱瞞信息。
最早的接受者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BBY與CC都開始對保險業重視起來。當時的合同銷售還不到收入的1%。作為搶跑的手段,BBY開始鼓勵員工們全力以赴地去銷售合同。同時,它轉向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希望它為這些產品承保。與此同時,鑒于保險公司AOC擁有眾多的業務,當CC準備擴展自身的保險銷售時,它轉向了AOC。
對于BBY來說,戰略轉移的收益已經到了瓶頸。在1996年的第四個季度中——曝光出合同比投保的產品本身享有更高的利潤——于圣誕節帶來的銷售疲軟,BBY的營業額下降了19%。美國國際集團沒有被統計,但它的營業額應該遇到了更嚴厲的沖擊。現在,美國國際集團冒著為維修或更換貨物而付款的風險,BBY則在銷售時如實登記所有的保險額,而不是利用服務合同對它進行分期清償。
起初,BBY在如何重新登記保險額上非常小心謹慎。1999年年底,當它開始轉向美國國際集團時,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BBY重新匯報1996財政年度的收入狀況。問題出現在哪里呢?即使BBY不再在合同上冒險,依照這些店所在州的法律,連鎖店仍舊對它負有責任。因此BBY不得不通過從這些州里重新清償合同收入從而再次調整它們的結果。這使它在四年內共減少4千9百萬美元(7%)的營業額。
分析師認為,投資者們現在仍有足夠的理由擔心保險收入在日趨透明中可能會減速。那些昂貴的配有液晶顯示器的數字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占雙方零售商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是,高檔電子產品正在加速通貨緊縮:每18個月,價格下降45%,幾乎為5年前速度的兩倍。當價格下降,消費者越發不愿意去購買服務合同,他們認為如果配件壞了,不如換個新的。這個趨勢導致CC的合同收入從前年占銷售額的3.6%下降到去年的3.3%。因此,公司更加鼓勵員工們致力于合同銷售。
分析師認為,對于投資者來說,通貨緊縮并非是唯一的負面結果。當消費者們從昔日的舊產品轉向數字電視時,零售商們更加有利可圖。但是,這種轉變將在今后的幾年中松弛下來。不久,投資者們可能會希望在電子產品連鎖店里為利潤購買一個延期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