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華爾街日報》指出,目前全世界能和蘋果計算機(Apple)iPod抗衡的,只有一家韓國公司。它不是三星、也不是LG,而是一家99%科技人都不認得的小公司--電友(ReignCom)。這家曾經一度瀕臨破產的公司,是如何揮軍全球市場,寫出品牌大驚奇的?
在臺北知名夜店“Club75”,54歲的韓國人楊德準,正靜靜地在角落里吸著煙。一個小時之前,楊德準就站在熱鬧的舞臺上宣布,他一手創立的MP3播放機品牌“iRiver”,將在臺北設立據點,正式進軍臺灣市場。
“我們已經占有不錯的市場地位,不過這個領域競爭激烈,我們一定要跑得比別人快。貼近市場需求是關鍵”,首度來臺的創辦人兼總裁執行長的楊德準說。
首度來臺的楊德準話不多,看到眾多媒體的陣仗,也略顯緊張,多數時候都是沉默地站在一旁。但在短短不到5年時間,讓一家瀕臨破產的OEM公司,成功轉型為知名品牌大廠,甚至被美國媒體譽為最有能力威脅蘋果計算機iPod的競爭者,楊德準看似低調的風格之下,還是有著韓國人打落門牙混血吞的必勝企圖心。
決定自行創業當老板
“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想要有自己的事業”,楊德準談起他創業的歷程。韓國嶺南大學應用科學系畢業的楊德準,1997年加入三星,一直都在半導體部門工作,一路做到三星電子香港分公司總經理,以及在非內存部門的行銷出口擔當理事。在韓國大企業終身雇傭的傳統之下,楊德準原本以為自己也會一直做到退休,然而三星一樁將工廠出售給美國快捷半導體(Fairchild)的交易,讓當時負責這件事的楊德準倍感失望,“多年的心血,終究還是不能自己做主”,于是找了6個曾經工作過的伙伴,決定自己出來創業成立“ReignCom”電友公司。
“沒辦法啊!韓國人的觀念就是一日為老板,終身為老板,所以我就來了”,現為香港分公司行政總裁的陳敏華笑著說。陳不過是在楊德準在香港擔任分公司總經理時與他共事過幾年,之后就離開三星自行從事代理業務,沒想到10多年后,又被找了回來,“他當時跟我們說,相信我,幾年后我們一定會變成上市公司”,陳敏華說。楊德準當年的豪言壯語,大家只是一笑了之,沒人真的當作一回事,沒想到在2003年底,公司真的在韓國掛牌上市,楊德準還因此名列韓國第34大富豪。
大膽創新是成功關鍵
“iRiver的成功在于他們的大膽創新”,臺灣區總代理遠見科技業務部協理徐舜范說。當初遠見科技為了公司整體發展要求,積極尋找MP3新產品,韓國的同事轉告,有家“iRiver”公司不錯,于是幾個人特別飛往韓國研究市場,一見產品就覺得眼睛為之一亮,“我們從來沒想過,科技產品的外型,居然可以做成三角形的樣子。”遠見科技不僅積極開展代理洽談事宜,也決定放棄原本代理的其它二線產品,全力沖刺“iRiver”市場,“好產品不用多,一個就夠了。”
然而亮眼成績的背后,也有不少血淚掙扎,“一度,我真的覺得很沮喪”,楊德準說。草創初期,楊德準根本沒想到要經營一個品牌公司,他依照原來的所長,僅以提供數字產品半導體零件及解決方案為主,雖不至于虧錢,但也不見大成長。然而在2001年6月,楊德準第一個也是主要客戶的美國公司“SonicBlue”,出現下單不穩定及貨款延遲給付的資金調度困難的情形,而他們新開發出的薄型解決方案也不受青睞。楊德準面對出口業績掛零的窘境,情況艱難。
專注品牌滿足消費者
“三星的轉變對我們有很大啟發作用”,楊德準說。當時他評估,類似MP3的小型儲存裝置設備將來一定會掀起風潮。他雖然不是先進者,但由于既有產品的發展還不成熟,競爭者沒有領先優勢。“這是數字時代的好處,可以有不連續創新的可能”,于是楊德準心一橫,成立新品牌“iRiver”。
楊德準很清楚做品牌不容易,對資金不夠的小企業更是挑戰,但就如同“iRiver”這個品牌“i”字所代表的“internet”的精神,決定采取所謂的“鼠標對鼠標” (mouse to mouse)策略,找到網絡上專業的社群,提供玩家試用,以收集對產品的意見,做為開發時的參考。“跟蘋果比較,他們品牌的調性比較是‘值得擁有’(Good to have),而我們是‘真的好用’(Good to use)。
就在口碑相傳之下,“iRiver”成功地在韓國建立灘頭堡,進一步風行海外。目前“iRiver”在海外共有4處成立分公司,包括美國、日本、歐洲及香港,同時香港分公司下面更成立了5處子公司,包括俄羅斯、北京、廣州、上海及臺灣,公司一年至少推出20種不同的機種,以滿足不同族群的消費需求。此外,原本一向采取委外制造的策略,也為了強化對產品開發的掌控性及產能需求,決定在深圳設立自有工廠,預計明年7月正式量產。同時楊德準還成立一家內容平臺的公司,為下一個即將到來的多媒體娛樂時代做準備。
“大家都問我,做品牌要什么條件,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要做出好產品的決心。”這位笑了笑嘴角的韓國人捻熄了香煙,但市場戰火卻正要開始點燃。
贏過三星的秘訣:感動客戶,比三星更三星化!
三星電子在全球IT市場的成就舉世矚目,而韓國電友董事長楊德準以“iRiver”品牌MP3播放機揚名國際,并在2003年一舉擊敗三星電子榮登韓國MP3播放機市占率第一、全球MP3播放機銷售冠軍寶座的傳奇故事,成了韓國人口耳相傳的“iRiver神話”。出身三星電子的楊德準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
ReignCom位于漢城瑞草洞的客服中心向來以熱誠待客聞名,經銷商接近中午時分登門拜訪時,總能聽到客服人員熱心的一句:“中午也快到了,一起吃個便飯吧!” 一直到現在,ReignCom都還保留著只要是午間去客服中心的客戶,都可以領到“餐券”的傳統。“三星強調的是言行一致的高標準客服原則,而我們則是要傳達給客戶真誠與感動,這是更高一層的服務理念。”楊德準說。
ReignCom風行全球的奧妙:專業分工,全球化的外包策略
iRiver品牌之所以能夠風行全球,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楊德準在創業伊始便將生產、設計、銷售、售后管理徹底分工,以及奉行全球化外包策略的結果。產品開發由ReignCom總公司主導、設計委托InnoDesign、生產交由中國深圳工廠、販賣透過iRiver的全球行銷通路。就是這樣的專業分工,讓iRiver產品總是走在流行趨勢的最前線,始終以最快、最好的產品與服務面對消費者,形成其強大的品牌競爭力。
隨著公司規模日漸擴大,楊德準最擔心的是員工們失去創造力,淪為領月薪的公務員。為此,楊德準在過去半年內染了3次頭發,有一天先是以滿頭綠發出現在辦公室,后來在開股東大會時為了避免影響股價又染回黑色,但最近又染成褐色。這種帶頭“標新立異”的做法,帶動公司內部一股染發熱潮,讓公司重新找回創業初期那種“自由奔放”的氣氛。“公司如果失去創造力、自律性及柔軟性,那么一切都完了!”楊德準說。
iRiver成功的訣竅:不做追隨者,賦予品牌新意
2002年6月, 位于硅谷的韓國設計公司Innodesign為iRiver設計的三角錐體MP3播放機樣品,讓ReignCom取得了美國500家BestBuy連鎖店的25,000個訂單。然而BestBuy給ReignCom出的難題是:3個月內交貨。對于這項從未試產過的產品,要在短短3個月內完成由開發到量產的過程,對ReignCom的工程師們無疑是項艱巨的考驗。然而,在度過了“煉獄般”的3個月后,ReignCom如期交貨,并迅速登上BestBuy可攜式產品銷售量第一的寶座。從那以后,“iRiver”牌的MP3播放機便迅速席卷國際市場。
“如果問我說,irvier是以哪一家公司的產品為樣品來制造的,我會說‘沒有’,因為在數字文明與網際網絡的文化中,應該創造出沒有教科書可循的新型經營模式!”楊德準認為,ReignCom成功的秘訣不在于經營者的決斷,也不是策略,更不是運氣好,而應歸功于“為了進入美國大賣場Bestbuy,僅花了3個月就開發出閃存方式的MP3播放機的工程師們,以及肯為60歲的顧客花2個小時說明產品使用方法的女職員們。是他們的汗水和淚水成就了今日的Re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