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從哪里來?世界從哪里來?對于這些永恒的問題,宗教給了我們答案,但是答案本身又讓人憑添了更多的疑慮。在解釋物質/生命/人類方面,科學揭示了更多的本來面貌,但是它能消除我們內心深處的不安嗎?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堅信自己可以解答一切:宇宙,物質,能量,生命和人本身,它以堅定而眩目的姿態清除了宗教向人們所傳達的那些概念,包括希臘神話和神秘哲學。之后避免敵對的辦法各安其責,科學理解生命,而宗教拯救靈魂。但是在認知的過程當中,科學經歷了最初幾個世紀的黑暗,諸如審判、火刑、辱罵之后,也被自己的成功帶向了新的宗教階段。工業時代的宗教,那就是一切都變成了有因之果:從萬有定律到病毒傳播,從無可抗拒的市場規律到不知不覺的無限擴張,莫不如是。然后是二十世紀來臨:原子物理學和它的密不可宣,量子力學和它的變化不定,最后是相對論徹底撼動了實證主義和上帝的基石,取而代之為新的宗教。科學開始對自身質疑,學者變成了兩個陣營:一個是追隨愛因斯坦的陣營,驚嘆于宇宙的秩序,萬變不離其宗,其中一部分最后又轉向混沌學說,認為有一個不可知的力量在控制著整個宇宙。另一個陣營拒絕目的論和決定論,反對科學趨同于教條,它認為有可能存在多個形式的世界,而我們的神經元并不足以理解我們所面對的現實世界。
事實上,比學者更加充滿疑慮的是全世界的普通人。什么樣的科學和理論能夠向我們解釋世界的變化?失控的新世紀、失衡的全球化、宗教暴力對抗、恐怖主義……這是新一輪的大撞擊,需要重新來思考科學和上帝,思考生命的秘密。在二十一世紀,上帝和科學延續了如此之漫長的沖突還會繼續嗎?為什么總會有一些嚴肅治學的科學家在孜孜探求上帝存在于宇宙的證據?為什么另一些人則對這種探詢質疑和反對?很多命題是永恒的,答案以為找到了,實際上我們可能仍然離真相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