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之中,水的原形,火的心,這就是酒。其實酒是非常有個性的。它是一種詭異的軟件,一旦輸入人體,便會改變人的正常秩序。實際上,你欣賞它,用心品味它,從世界觀的角度去研究它,就會發現,酒的學問實在是太多太深了。酒,在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酒其實是時刻與人的情懷和事業聯系在一起的,是脈脈含情與人為善的,并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激情,這就在于酒原本就很清高,但是它最大的弱點就是耐不住寂寞,非常喜歡一種熱烈的場面。
如今,面對紅紅火火的場面,酒很難把握自己,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放縱自己,變著法子以自己的拿手激情戲弄人們的腦神經。酒友們與酒相交到了這份上,按理說陶醉得也可以了,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正是這種奇妙。酒也真夠朋友,因為酒知道人們玩得就是這個意境。可有的人喝得歪歪斜斜了,還要繼續與酒再開杯,這就怪不得酒好事了。
自古以來,酒就上了火氣,那真是笑里藏刀,對誰都毫不客氣。所以與酒打交道的人,都知道“酒杯雖小亦能淹死人”的警告,與酒不自量力也就是與死神奉陪到底。酒可以不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輕則它會導致你成為酒囊飯袋,不出口血也得傷胃;重則會抽干了你的筋骨,爛醉如泥去見上帝。
在任何時候,酒都會維護著自己的尊嚴,它與誰都交朋友,不分國籍、地區,全世界都通用,來者不拒,但有一點,酒有一個宗旨,它會讓人明智—適可而止!
通常酒是有性格的,它決不會低三下四地討好任何人。西方有“酒神性格”一說,國人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舉杯同銷萬古愁”之說。大凡具有這種性格的人,都能大膽地愛我所愛,恨我所恨,以自由奔放為主要特征。培養這種“酒神性格”關鍵不在于酒,因為酒,精華與糟粕共生。而是在于酒外去追求高尚的人格,創造一個和諧的人文環境,更好地領悟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