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女士是愛爾蘭一大學的病理學教授,我校(中國醫科大學)有一位教授曾兩次訪問過愛爾蘭并和這位教授結下了友誼,也曾多次邀請她來中國訪問,都被她拒絕了。問她為什么不來時,她說她害怕。問她怕什么?她說她怕共產黨,其次是怕中國貧窮。
為什么在她的頭腦中有這樣的印象呢?對于外國人,主要是沒來過中國的外國人,多是受媒體的影響。許多外國媒體對我國的落后面很感興趣。前些年,我國搞攝影的人,也一陣風似的撲向了我們的落后面。R教授所以說怕共產黨和怕中國的貧窮和這些不正確的宣傳不能說是沒有關系的。
2000年在友誼的趨使下,R教授終于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到我校訪問了。這次她來,我們想一定要讓她看見一個真實的共產黨和美好的中國。
在R教授訪問期間,我們同她一起同堂用英語作學術報告,用英語進行學術討論和交流。這樣首先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接下來我們又找機會讓她參加一些群眾活動。讓她感受中國人是熱情的,共產黨是真誠的、可信的。
在我們學校對面有一個假日酒店,一樓有一間對外的愛爾蘭酒吧。于是我們請她到酒吧坐坐。她聽說這里有愛爾蘭酒吧非常高興,當然迫不及待地去看看。
走進酒吧,大家的心情自然是很輕松的。落座以后,按照R教授的口味點了酒菜。這時,我看見酒吧的墻上掛著一幅招貼畫,好像是介紹什么飲料的。于是我請教R教授這是什么意思?她說這是一種“力”的象征,能夠使人健康。接著這個話題我對她說:“是這樣啊!那我倆也比力氣好嗎?”R教授很高興我的提議,并問我怎么比?我說咱們掰腕子吧。就這樣,我倆伸出了胳膊,手握著手地比試起來。一番較量,不在輸贏,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距離拉得更近了,友誼更深了。
從酒吧出來我們又來到R教授下榻的遼寧賓館前的中山廣場。廣場上有人跳健身舞,有人在唱歌,有人在扭秧歌。幾個年輕人走了過來,很友好地用英語跟R教授打著招呼。R教授從來沒見過秧歌,所以格外感興趣。我從秧歌隊里借來兩把扇子,同她一起下場扭了起來。扭了一會兒,我們又來到敲鑼鼓家什那堆人那里。跟人家又借來兩副銅鈸照貓畫虎地敲了起來,比劃一陣,引來無數的掌聲和叫好聲。就這樣,接連幾天晚間我們都陪R教授到廣場玩兒。R 教授這次中國之行的確很開心,她說她喜歡中國,更喜歡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