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古都南京的小吃很多,要吃特色,去夫子廟,去秦淮人家,去晚晴樓,一道一道的,擺在精致的小碟子小碗里端上來,精細之極,36道、72道,小吃讓你一頓都嘗遍,真是一件過癮的事情。南京沒什么特產,卻用最平常的材料,靠著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段和江南人獨有的精細心思,成就了一幫心滿意足的吃客,也許這才是南京小吃的精髓。
劉長興的小籠包
劉長興面館,南京城里一家至今還紅火的百年老字號之一,建于1901年,其面點以獨特的口味、優良的品質而久負盛名,被譽為老金陵風味小吃的典范。早在20世紀30年代,劉長興已是小有名氣。1946年10月,蔣介石60壽辰,特意邀請劉長興的師傅前去制作螃蟹包,從此劉長興在南京城里更是家喻戶曉。
劉長興最特色的產品是“薄皮小籠包”。用筷子夾著,皮不破也不粘,透明的表皮可看見包中的鹵汁晃動的模樣,吃到嘴里更是鮮而不膩,薄薄的表皮入口即化,滿口的香味可夠食客們享受一會兒了。“香菇蒸餃”、“螃蟹包”也是劉長興的兩絕。香菇蒸餃,個兒大皮緊,香菇和肉汁相互交融,甚是鮮美,吃完之后讓人忍不住要舔舔嘴唇回味一下。蟹黃湯包則是蟹香馥郁,濃而不膩,佐以老醋姜末,味道可是呱呱叫哦!
金陵飯店的大肉包
金陵飯店的大肉包子是南京人餐桌上常見的,傳說中曾經有過排隊500米買包子的紀錄。金陵大肉包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汁”了,在小小的包子里,汁多而不走味,香甜而不膩嘴。拿著冒著熱氣的大肉包,剛溫柔地咬上了一小口,撲鼻的肉香爭先恐后地往鼻子里鉆,香甜的肉味已經入浸到薄薄的包子皮中,卻仍不失一股韌勁。如此美味的包子當然是熱的好吃啦!
七家灣的牛肉鍋貼
說起鍋貼,老南京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七家灣牛肉鍋貼”了。七家灣牛肉鍋貼最講究的是牛肉餡子。取用上等牛肉用刀先切成片狀,這一關可全憑師傅出神入化的刀功。只見師傅左右開刀,時縱時橫,等剁到七八成時,加上蔥、姜等作料,再剁。這樣剁成的餡子十分細膩、均勻且有咬勁。
新上的鍋貼很賣相,外皮軟緊實富有彈性,而底部則是晶晶亮黃燦燦的,忍不住咬一口,口中除了鮮美無比的牛肉餡外還有著鮮甜咸香的汁液,不由大呼“過癮”!不過令人驚喜的還在后面,一碗簡單的牛肉加上牛骨熬制的湯,喝一口回味無窮!除了鍋貼,七家灣的干切牛肉下酒最為過癮,而自家做的醬牛肉則可以做牛肉湯,味道自是鮮香濃厚。來吃鍋貼的人都忍不住再帶上些鍋貼或是醬牛肉回去。
鴨血湯
南京人喜食鴨,最常見的是鹽水鴨,鴨頭、鴨頸、鴨肫、鴨翅、鴨爪,都是好東西。鴨血湯也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品種。鴨血要新鮮,粉嫩粉嫩的那種,加粉絲、鴨肝、鴨腸、香菜,用鴨湯煮出來,又香又嫩。
小煮面
小煮面的特點是不放醬油,味道偏清淡,里面的料和底湯就比較關鍵。葷面中最好的是皮肚大碗面,湯料充足,類似于雜燴,少說也有10種東西,青菜、木耳、皮肚、豬肝、番茄、鵪鶉蛋、香腸、肉絲……一鍋燴,那碗是特別大,湯多面少。調味不用油鹽,而是用板鴨熬出來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