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某些食物能抗衰老或抗癌等,這是因為這些食品含有某種特殊成分,人們食用后能對機體產生一定影響,對人體生理節律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含有這種功能性成分的食品,通常稱為功能性食品或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的開發、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及功能性成分對機體的生理作用等,近幾年來日益受到國內外醫學家的廣泛重視。功能性食品將在21世紀對機體的保健、疾病的防治、延年益壽、美容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功能性食品的利用與發展
祖國醫學歷來就重視食物在保健、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的重要作用,“食療”、“食補”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
對功能性食品的深入研究,國內外是從近幾年才開始的。傳統營養學一直限于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的生理功能、需要量、供給量、食物的來源等一般性營養學的研究。隨著科學的進步及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除了這些一般傳統營養學的營養功能外,一些食品中還含有其他特殊成分,如大棗中含有磷酸腺苷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蕎麥中的蘆丁具有軟化血管、防治冠心病、高血壓等作用;有機硒、谷維素等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壽的功能等等。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功能性食品將為人類的保健事業做出神奇的貢獻。
二、功能性食品的開發利用
科學家們提示,就目前所知,功能性食品品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功能性食品的作用不能限于目前的認識水平,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功能性食品的潛在力是巨大的、無限的,這就要靠科學家們不斷地探索和研究。
目前功能性食品大致可分為天然型功能性食品、加工型功能性食品和生物工程型功能性食品三種。
天然型功能性食品是指天然食品中含有的功能性成分,無需特別加工而直接食用,如苦瓜、南瓜用于防治糖尿病;綠豆、苦菜用于清熱防暑;香菇、銀耳用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大蒜、茶葉用于抗衰老與防癌等。這一類食品是在發現其功能性作用后才加以利用的,但由于目前技術原因,對其功能性成分的分離較困難,大多只能直接利用,缺點是,其功能性成分含量低,作用較弱。
加工型功能性食品是將天然食物中的功能性成分提取分離出來,再經科學配制而成。如將蕎麥中的蘆丁分離出來,與海藻中分離出來的多糖類食物纖維等功能性成分一起加入某種基質中制成,如用于冠心病防治的飲料。食品加工型功能性食品必須由一般食品原料制成,仍屬日常食品,保持一般的食品形態和攝食方式。
生物工程型功能性食品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開發生產的具有保健功能性作用的營養性保健品。生物工程技術包括利用細菌、霉菌、酵母菌或生物酶等進行培養或加工,這一類型食品,品種繁多,加上利用基因技術進行功能性食品新品種開發,可能存在或通過酶代謝產生具有明顯保健功能,甚至產生至今尚未為人類所知的一些功能性成分,將對疾病的預防、治療、身體保健、延年益壽、美容,新食物資源開發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功能性食品成分與人體健康
功能性食品與健康的關系的研究尚處于摸石過河的起始階段,人們所認識發現的有限,就目前所知,大致可分以下幾個方面:
1. 增強體質的作用調節人體的生理節律,調節機體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對環境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如大棗、蘿卜(白、胡)、維生素E、硒等。
2. 預防的疾病作用降低某些疾病的發病率,如蕎麥中蘆丁有軟化血管的功能,海藻、魔芋、洋蔥頭等有降低膽固醇、高血脂、高血壓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大蒜、香菇、蜂皇漿、茶葉有抗腫瘤和延緩衰老的作用等。
3. 疾病的輔助治療及康復作用具有治療、緩解癥狀,促進機體康復等作用,如苦瓜、南瓜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黑木耳含有能防止血凝固的成分,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綠豆可清熱解毒等。
總之,功能性食品的研究開發前景廣闊,現已發現諸多食品除正常的營養功能外,還含有較多的功能性成分,對人體生理功能具有調節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