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這種籠絡人心、博取地位、操作社會關系的社交方式,理應得到國內商界人士的更多重視,及更專業化操作
私人宴會?對于國內一些商界人士而言,這是一個即使加以解釋、仍然不一定能夠得到認同的名詞。“我經常與張某某、潘某某等人(皆為大型房地產商人)一起聚會,我們最愛吃的就是羊肉泡饃了。這就是我們的私人宴會。”一位文化商人這樣對本刊記者說。
在本刊擬針對這個話題進行采訪的商人名單中,大多對這個話題表達了漠然的態度,一些人說自己根本沒有參加過或主辦過私人宴會,一些人認為,自己進行的私人宴會是隱私性的,不宜接受采訪。
本刊的采訪調查揭示出這樣一個問題:國內商人階層,即便那些身居大型企業要職、或者個人身價已達億萬者,在他們的生意與社交中,私人宴會這一形式還未能成為主流方式。他們的社交方式可以是堪稱“奢華”方式的高爾夫球場揮桿,可以是卡拉OK包廂里的吟唱,可以是酒桌上“喝到胃痛”的推杯換盞,也可以是酒吧里的淺斟深酌,但對于“私人宴會”這種在西方商業社會常見的社交方式,接受乃至在采用的商人,不在多數。
私人宴會——以私人的名義、而不是以公司名義本著某一特定目的或任務,邀請一些朋友來到自己的住宅,或者某一指定地點,進行宴飲及娛樂。在西方商界及上流社會,這是一種常見的建立社交網絡的方式。越是富有的人越經常主辦私人宴會,將各種熟悉的朋友、或者剛剛認識的新知,聚集在一起,通過宴飲和交流,來實現更融洽的感情及更牢固的友誼的建立。
這是商業社會里為迅速達成社交效果而組織的活動。自古以來,宴客就是社會權勢階層用來博取地位與籠絡人心的一種重要的手段,是操作社會關系的一種工具。有人說,社交聚會,或較量排場的宴客,甚至可能是有錢人之所以成為有錢人的最原始的驅動力。
某種程度上,由私人宴會的張羅能力,即可看出一個人的社會關系操作能力及他在某一個圈子里的影響力。而在一個私人宴會經常得以舉辦的地方,也是各種人際資源得以高速流通、商業機會可以不斷橫向產生之地。而受益最多的,莫過于熱心操持私人宴會及有能力吸引到賓朋滿座的主人。
宴會的神奇功能
私人宴會在中國古代并不鮮見。實際上在古代社會,這也的確是有權有錢階層用于建立社交關系的一種常見方式。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私人宴會”,莫過于項羽為劉邦設下的“鴻門宴”。簡單的一場飯局,卻暗藏殺機,驚心動魄。宴會結束的同時也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中國自古就有舉辦私人宴會的歷史,而且輕形式,重內容。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微妙無比,特別對于統治階級來說,解決好各種人際關系則為首要。最典型的要算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一場簡單的私人宴請,一杯酒就可以安穩天下。
高度儀式化的私人盛宴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見,由于勝人一籌的盛宴往往可以轉化為勝人一籌的社會地位,宴客的主人都想做到最上乘,拿出別人沒有做到的招數,做一些能使人口耳相傳而一直都能記得的特別舉動。
1999年圣誕節時,紐約兩位政府官員和妻子在紐約世貿中心頂上“世界之窗”舉行私人宴會,邀請賓客達250位,花費總額達110萬美元。雞尾酒時間有一場燈光秀,是將馬上要成為過去的這一千年間著名人物的面孔投影到從頭到腳包裹著白布的演員身上。看得眼花繚亂的賓客在到餐桌入席時,窗戶都降下黑幕,把飯店著名的高樓景觀遮住,聚光燈投向了餐桌,每一桌都有200朵玫瑰插成不同的組合,花上都撒了金粉。司儀宣布,主人有特別的禮物敬贈賓客,于是另一場燈光秀開始,曼哈頓冉冉升起的影像投在繞餐廳一周垂掛得很有藝術味的黑幕上。音樂于三分鐘內漸漸達到頂點,遮著窗子的黑幕終于像劇院帷幕般拉起,露出窗外萬點燈光閃爍的城市輪廓,同時法蘭克·辛納屈的歌聲響起,唱的是“我們將拿下曼哈頓”。這是主人的小禮物,讓每個客人都分享他們所擁有的一切。
有人說,宴會是儀式化的作戰。宴會又是權勢階級生活中代表其階級特質的行為,其用意不止是要引人驚嘆,還要使人感覺義務在身。
舉辦私人宴會從根本上來說,回報是各種各樣的,也許是整整的半年小小的互惠互利行為,也許是貢獻幾天自己的時間,也許是介紹某位要人給朋友認識,也許是拿出錢投資朋友的計劃。羅士柴爾德兄弟曾說過,豪華的宴客和賄賂一樣有用。如果是因為欠了這樣的隱蔽人情債不還的人,幾乎必然會喪失“盟友、支持者、結一門好姻親的機會,以及人品等級或聲望。”因為欠了人情債不還而導致爭斗行為,還可能因此喪失性命。現代有錢人都比較含蓄,一般不會訴諸武力,而多是擺出冷漠不屑的態度,或采用惡意并購的手段。現代人的宴會仍具有戰略意義。
對于人類熱中于宴客的原因,還有一種獨特的解釋。人類當初能成就真正的財富,可能就是以宴客這一競爭炫耀為手段的,這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塞門·弗萊瑟大學的考古學家海登提出的。按照海登的說法,農業并沒有創造出有錢人,反而是有錢人發明了農業。發明的動機是找到比別人家更好一點的東西使自己的盛宴真正不同凡響。這種心態如今依然屢見不鮮。
羅士柴爾德兄弟在十九世紀前半期的豪華宴客中多用一種策略,就是主人以最上乘的法式佳肴款待賓客,自己卻一口也不吃。這種明顯的大公無私的表現更能提高主人的威望。
宴會上的觥籌交錯,艷光四射,最美麗的外表有時則隱藏了最致命的危險。一場小小的宴會注入了最危險的智慧、最精明的手段,天下也許真的沒有免費的“晚餐”。
一些狡猾的投機家通過宴會這枚“糖衣炮彈”,來博得本來還算精明的投資者們的好感,讓他們充滿希望地掏出自己的金錢來投入某種項目,最終血本無歸,這樣的故事并不罕見。這還得歸功于宴會的強力“迷惑”作用。
1997年,已有欺騙前科并被美國FORTUNE雜志稱為“布拉格強盜”的捷克籍投機家柯澤尼,借助自己的宴會,使他在美國亞斯平的又一次行騙得逞。他在亞斯平以1790萬美元現金買下一處豪宅“巔峰居”后,立即著手做有錢人想要立穩腳跟要做的事:宴客。這不是普通的宴客,他按照亞斯平圣誕節狂歡的標準,極盡奢華之能事,從世界各地搜羅來新鮮的奇珍異果,并且對被邀請來的幾百名客人 “任取所需”、海量提供。其奢華程度叫人印象深刻。
通過這種宴會,柯澤尼結識了一批欣賞他的朋友,后來有一批人發展成為他的投機項目的參與者。他竟然籌到了四億五千萬美元。最終,他的投資計劃出了問題,投資人的錢全都血本無歸。柯澤尼以“反復無常難以把握的市場”原因一推了之。據說他私人從中得到了1億美元以上的收入。
另一個借宴會迷惑人們的“佼佼者”是英克隆生物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薩姆·瓦克薩爾,他能把包括美國家政女皇瑪莎·斯圖爾特在內的一批股票投資者拖上英克隆這條后來下沉的戰船,也得益于他在宴會上體現出的無窮魅力。一位投資者后來反省道:“幾年前,我發現自己迷上了英克隆公司首席執行官、具有領袖魅力的薩姆·瓦克薩爾。我去他家赴宴,買他公司的股票。隨后,我又惶恐地目睹他的公司垮掉,我的這位朋友因內幕交易鋃鐺入獄。”
在薩姆專門用來舉辦宴會的豪華的寓所,他喜歡把有權勢的人介紹給知識界和新聞界的人,然后看著他們相互爭論。這位投資者后來回憶道:“薩姆的公寓是個舞臺,讓別人以你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去看待你。最終,你會打心眼里贊賞薩姆的不同凡響的見識。”
品位和個性的體現
每一場私人宴會都體現著主人的品位、愛好、情趣和風格。從主題到邀請的每一位嘉賓和朋友都能看出主人的交際范圍和交際目的。例如布什和克林頓,公眾面前的風采與風光不會差別太大,然而私下的個人興趣,品位和交際通過舉辦的私人宴會可完全展露。誰才是公眾心中的贏家,一目了然。
布什和克林頓都很好客,平時喜歡邀請一些朋友或知名人士參加晚宴。但兩位總統邀請的客人名單顯示,不僅人數相差懸殊,而且客人身份也各不相同。布什自成為白宮新主人開始,到上任后的第20個月為止,總共有160人有幸目睹美國總統府邸的“廬山真面目”。這其中有朋友,有親人,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曾經為布什競選總統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而克林頓在任期間,曾把白宮的林肯總統套房當成籌募競選經費的地方,他專門把一些腰纏萬貫的富豪請到總統套房,盛情款待。平時如果克林頓興致來了,就會邀請許多人來白宮作客。這些人的身份都很特殊,有的是學術界權威,有的是商界巨頭,有的是政界要員,還有演藝界明星。一到晚上,白宮高朋滿座,氣氛熱烈。
據客人們透露,在克林頓時代,當一些地位顯赫的人物聚集在燈光璀璨的白宮時,那氣氛如同是好萊塢金像獎的頒獎現場,至少像曼哈頓著名作家的新書首發式招待會,不僅人多而且熱鬧非凡。這與布什夫婦的宴請場面形成了鮮明對比。布什邀請的人當中,極少出現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不過是耶魯的同學和得州的高爾夫球球友而已。
布什的一位朋友曾接受邀請,到白宮作客,他說:“現在的白宮已經不是從前的白宮了,你再也看不到那些社會上炙手可熱的大人物,如果想在白宮看到名人,除非打開你房間的電視機。”他還說,布什也有以宴會為由籌集政治經費的歷史,但無論從人物的身份和地位,還是宴會場面來說,都遠不及克林頓時代。
克林頓隔三差五地舉行晚宴,而且規模較大。布什也有舉辦晚宴的時候,只是規模小,而且一般只邀請兩三個朋友。據克林頓的客人介紹,他們會在一個燈火通明的夜晚,邊喝酒邊聊天,有的時候根本就不顧及時間,以至于從晚上一直到天亮。到了深夜,克林頓還經常請客人到白宮廚房吃夜宵。客人還說,在宴會進行的整個過程中,玩樂并不是不變的主題,很多時候克林頓會一本正經地談一些國家大事。
相比來說,布什總統的白宮生活就顯得有些清淡,絕對沒有克林頓時代的豐富多彩。有的時候盡管客人還沒盡興,但晚宴已宣告結束。宴會似乎是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的,7點客人進餐,接著到露臺品嘗咖啡,10點準時關燈。整個宴會從開始到結束,不過三四個小時。
怎樣當“東道主”
北京出版人、外交家喬冠華之女洪晃說,從國外回來的人、公司首代、大使等都喜歡舉辦私人宴會。對于中國人來說,其實對于私人宴會沒有太多的講究,有時就像家里請朋友吃飯都應該算小小的宴客了。一個企業家要和自己的合作伙伴接觸不能只是在談判桌上,還應該在飯桌上。“我們經常看見很多企業家在高爾夫球場談生意,在英國還有很多‘OLD BOYS CLUB’(老男人俱樂部),都是為了在一個非正式的場合里自由放松地交談。”
國內資深公關界人士劉四海說,有豪宅的地方,往往有私人宴會。豪宅業主喜歡在家里主辦沙龍或宴會活動。私人宴會在上海一帶較為繁榮。“西式宴會以交際為主,中式以娛人娛己為主。國內的私人宴會目前大多是西式的。”
曾任英國電力公司中國公司總經理、法國蘇伊士水務集團中國首席代表,并在德國、瑞士、英國等多國有居住經歷的高中告訴本刊,私人宴會有三種目的,一是社交,二是有意義,三是能讓人回味。
宴會一般是8至10個人左右,但PARTY一般要20人左右。宴會要有主題,比如說幾個高爾夫球員來捧場,或者某個作家,或者展出自己的藏品。高中自己在家舉辦過一場宴會,主題是“WEDDING”,就是賓客中有的扮演牧師,有的扮演新娘和新郎,有的裝成媒婆。還有是以“運動會”為主題的,還有的是比智力等等。目的是有時間溝通。
高中自己舉辦、印象最深的一次宴會是邀請韓國國家銀行行長來家中做客。他在家里點起蠟燭,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由高中請來的國內一個女子組合的樂隊,開始一邊吃飯一邊小聲地清唱,慢慢地三個女孩吃完了就開始在旁邊又唱又跳,把銀行行長看得目瞪口呆,連連贊嘆:“沒有想到,在自己朋友家里吃飯還能聽見這么好聽的歌曲!”
國內的私人宴會,讓高中感觸最深的是“TABLE MANNER”(吃相),他經常和一些外國朋友去參加中國一些政府官員的“私人宴會”,結果最讓外國朋友受不了的是嚼飯聲音太大。“我10歲的時候曾經和周總理坐過一趟飛機,吃的是包子、咸菜、湯,我記得他吃東西時一點聲音都沒有,就連走路都沒有聲音。”高中回憶說。
凱悅國際酒店集團中國區副總裁戴毅說:“我參加很多中國人的私人宴會,感覺就是喝酒,不停地喝,吃飯喝,吃完飯繼續喝。我還是希望能參加更健康的宴會。”
高中在國外也參加過一些感覺不好的私人宴會,那是在印度參加的印度四大家族之一辦的宴會,有52個仆人,有25輛奔馳,但到他家吃飯,和他談話的時候就覺得像是在公共汽車上碰見的人,他感覺到的是富有的冷漠和知識的貧乏。
“私人宴會”里有很多人文的學問,比如得讓人覺得每個人都受到平等的對待,對新朋友和老朋友都一視同仁,讓大家覺得很溫暖,沒有被冷落。
一般宴會上女主人是不能吃也沒有時間喝,要接所有的禮品,最后要給每個人送禮品,要隨時照顧每個人。準備宴會前就要打電話詢問每位客人飲食方面的喜好。注意宴會上的酒、水、小吃。
在家里舉辦私人宴會,家庭成員的教養和舉止也十分重要,能顯示出這個家庭的家養。高中說: “有一次有幾個將軍來我家,后來就對我的家庭教育很贊賞。我的二女兒穿個小超短裙,系著小蝴蝶結,就像個美麗的服務員一樣無微不至地倒酒、上菜,結果得到所有客人最高的贊賞。”
最后,照相也很重要,特別是要一些特寫鏡頭,把客人最自然放松的表情拍下來。
在洪晃看來,所謂的“私人宴會”都會在自己家里做一些事情,比較熟悉的朋友就會湊在一起,連買賣帶玩,帶生意,勞逸結合就完成了。私人宴會不應該走形式主義,講究的是舒服。“如果大家都是好朋友,卻說現在開始玩游戲,那些都是孩子玩的。”
洪晃覺得,任何私人宴會都應該強調三點,一是私密性,二是放松,三是有意義的。這樣情況下講究形式就不必要了。形式都是給公眾看的。為什么要講形式,是因為很多人都很陌生,互不相識,必須安排活動、游戲,有相互說話的機會。而私人宴會里肯定都是熟人,首先要回避的就應該是特別形式的東西。越是私人環境里,提供的越是可以露原形的地方。
在電視上品味電影膠片感覺
借助全球化技術優勢,TCL最近推出一款超薄、超清、超長壽命的平板光顯背投DLP50T6,徹底擺脫了普通CRT背投的厚重和畫面不夠清晰。
高檔典雅的懸浮屏設計,16:9的國際時尚流行外觀,獨有的推拉幕式開關機,雙視窗(畫外畫),靜止畫面取景留影等先進功能,使TCL DLP50T6平板光顯背投電視在眾多背投電視中脫穎而出。
其清晰畫面讓人們眼前一亮,DDHD數字動態高清芯片對輸入的不同信號,都能在精細度、亮度、色度、運動補償等各大性能上進行全面升級。配上全球領先的美國光機和日本KURARAY(可樂麗)公司的投影屏,賦予其1670萬種真彩色(24比特)、接近1000:1的高對比度和600cd/m2的超高亮度,使畫面呈現得平滑、自然,完全媲美電影膠片的效果。湯姆遜全球領先的光路設計更讓DLP50T6擁有輕薄美觀的機身,再結合德州儀器第三代DMD芯片,使其壽命長達50年之久。
TCL DLP50T6背投還采用了全球領先數字高清歸一技術和3C數字智能驅動器,兼容全球數字高清信號輸出的所有格式,并具有強大的互聯互動3C融合功能,使人們不需為復雜繁多的信號而擔憂,舒適快捷地將全球娛樂資訊一網打盡。再配上專業音響設計,為你奏響“數字家庭影院時代”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