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又到了吃螃蟹的時節。感謝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我們把猙獰的海味變成了美味的盤中餐。
一般談起某種食物,總是要附帶它的做法,成為一種專有名詞。譬如:糖炒栗子,北京烤鴨等等。栗子須被糖炒,鴨子需要烘烤。可見,烹調技藝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是決定性的。同樣新鮮的原料,不同的手藝會把他們烹調成命運不同的食物,或者珍饈美味,或者難以入口,錯誤全不在栗子和鴨。
可螃蟹就不同了。它的珍美之處,在于天然去雕飾。只需最簡單的蒸煮,就可成為絕美之味。相反,太過精細的烹調,反而不美。最好是在海邊,將剛剛打撈上來的螃蟹,用海水煮熟。海水的咸味滲入螃蟹里,鮮味自然,咸淡適宜,口感上佳。吹著涼潤的海風,細細地剝肥美的螃蟹,慢慢地品味其鮮嫩的質感,的確是美妙的一刻。
上面說的是海蟹。河蟹則是另外一種風味。它往往比海蟹體型小,然而肉質更加飽滿鮮嫩,且口感更細膩。著名的陽澄湖大閘蟹,便是這一種。螃蟹被一根紅線捆得好好的,即使蒸熟之后,也是八爪俱全,蜷縮得中規中矩。背殼上刻著醒目的“陽澄湖大閘蟹”的標識,每一只都有。這大概是最另類的防偽商標了。然而聽到有趣的傳聞,據說因為陽澄湖太出名的緣故,每天都有太多的人想要買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而湖里的蟹卻沒有那么多,于是周圍的商家便從各地買來螃蟹,網住了在湖里浸一浸,來滿足慕名而來的消費者。這些螃蟹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被烙上商標之后,登時成為最摩登的螃蟹,即“陽澄湖洗澡蟹”。嘗過幾次,也沒覺得和原版大閘蟹有什么不同。
其實,只要是好吃的螃蟹,有沒有在陽澄湖洗過澡都不打緊。重要的是,留給它們生存的空間,讓它們健康地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不要因為我們的饕餮,毀掉它們。據說從前有許多美味的物種,現在都已經消失了。黃花魚這個名稱漸漸陌生,我們只能偶爾吃到涂了黃色素的魚。對蝦也逐漸稀少,令人瞠目結舌的價格也無法將它們挽留。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我們再也無法看到這個“橫行霸道”的可愛族類。只能在中秋之夜,寂寞地賞菊花。
不知道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是希望,我們不要成為最后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