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在上海乘船離開大陸,半年前重返故地,并承諾“楊柳青時再相見”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于10月21日與上海這座城市“再續前緣”。
下午3點半,連戰夫婦及其一行來到“百年茶樓”湖心亭品嘗了梅家塢龍井茶及茉莉仙桃茶,并在“江南第一名園”豫園游覽,重走“辜振甫之路”,蘊涵著對辜振甫先生的緬懷之意。
晚上6點,連戰先生冒雨走進了豫園九曲橋畔的上海綠波廊酒樓,他將在這里設“家宴”款待來自臺灣和大陸的親戚朋友。
曾以接待了四十余批外國元首級貴賓而享有盛譽的綠波廊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宮燈高懸,花格小窗,紅木龍椅,古色古香,連戰一行一走進綠波廊,就被彌漫著的濃郁民族氣息包圍著。
宴席開始了,連戰起身致辭道:“很高興到綠波廊這么精致的地方來歡宴,今晚我要用茅臺酒來招待舅舅、舅媽和各位親朋好友”,說完,又笑語朗朗地“一本正經”道:“我正式提議,晚宴現在開始,干杯!”
上海熏魚、咸菜毛豆、鹽水雞、辣白菜、馬蘭頭,這些普普通通的上海家常冷菜,連戰夫婦吃得津津有味。清炒蝦仁端上菜桌,服務員說:“蝦仁與上海話的‘歡迎’諧音,歡迎你們”,連戰聽罷,也跟著用上海話“蝦仁”、“歡迎”地學起來,還用上海話對大家說:“歡迎大家,歡迎大家”。色烏肉厚、滋味鮮美的上海傳統菜蝦子大烏參上桌后,連戰風趣地對服務員說:“此菜我久聞其名,今天算是‘有幸相會’”。碧綠鮮嫩的生煸草頭也是上海特色萊,服務員告訴客人:“上世紀20年代此菜在上海灘已名聲大噪”,惹得連戰夫婦及眾客人你一筷,我一筷,頃刻間盆子見了底。
綠波廊的點心蜚聲中外,那晚也受到了連戰一行的“追捧”。面筋百葉俗稱“單檔”,是老城隍廟的傳統小吃,餐桌上一位來自臺灣的晚輩不解地問,何謂單檔?旁邊的一位上海老者解釋說:“一只百葉,一只面筋稱單檔,成雙成對就叫雙檔”,說得眾人恍然大悟。金腿小粽拇指大小,小巧玲瓏,連戰放在手中把玩須臾,片刻若有所思道:“太精致了,這就是上海人”。服務員告訴連戰,一米長的線扎捆小粽子,共有13道,福字正好也是十三劃,寓意吃了粽子幸福吉祥,連戰立即招呼夫人和親戚朋友一起品嘗,服務員想幫他拆掉繩子、剝掉粽葉,連戰忙笑著說:“我來我來,‘福’我可要的”。椒鹽葫蘆酥形似葫蘆,惟妙惟肖,連戰夫人連方璃的舅舅見狀,喜形于色地說:“這里的小吃都很有名,不少是當年乾隆下江南吃過的船點”,說得眾人興趣盎然,引發出一段段中國各地美食佳話。
家宴快要結束時,服務員端上了一只用綢緞制成的六角禮盒,里面放滿了各式老城隍廟小禮品,有包入絲綢三角包中的茉莉仙桃茶、普洱茶,有各式各樣的筷子,有微型京劇臉譜,還有紙袋上扎有中國結的五香豆,服務員告訴大家其中寓意快快樂樂,喜氣洋洋,請客人隨意挑選,客人們饒有興趣地你拿一樣,我拿一樣,片刻功夫,禮物都被“搶”光了,連戰夫人為自己挑了一雙外面是繡鍛筷套包著的筷子,又為連戰也挑了一雙筷子,還說是“成雙成對”,可連戰“俏皮”地說我最喜歡扇子了,機靈的服務員連忙遞上一把扇面上用毛筆書寫的菜譜扇子,連戰一邊說:“我喜歡,我喜歡”,一邊打開扇子風度儒雅地“嘩嘩”地扇起來,滿臉欣喜。
餐畢,連戰高興地請服務員合影留念,還揮毫寫下了“色香味俱佳”的題詞。
歡樂的晚宴就要結束了,走廊上站滿了夾道歡送的服務員和顧客,連戰邊走邊作揖微笑著與大家告別。當連戰一行走出綠波廊大門時,雨已經停了,滿天繁星,夜幕下連戰夫婦還不時地回過頭來揮手與人們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