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使許多人尤是老年人易發生皮膚瘙癢的癥狀,特別是夜晚皮膚瘙癢往往影響了正常的睡眠。皮膚瘙癢除了適當用些醫生所開的藥物外,常飲茶卻是一個有助于防治皮膚瘙癢的簡單可行的好方法。
飲茶之所以有助于防治皮膚瘙癢就是因為茶葉里含有對人體皮膚有著顯著保護作用的微量元素——錳和某些維生素。錳是人體所需的14種微量元素之一,它分布于人體的一切組織之中。錳對皮膚的保護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錳可以增強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轉移酶的活性,催化某些維生素在體內的代謝,以利于皮脂代謝的正常進行,防止皮膚干燥;二是錳能參與很多酶促反應,促進蛋白質代謝,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率,并能促使蛋白質因分解而產生的一些對皮膚有害物質的排泄,減少對皮膚的不良刺激;三是錳有促進維生素B6在肝臟中的積蓄、增強人體抗皮膚炎的功能。維生素類物質如泛酸和維生素H(亦稱生物素I)對保護人體皮膚也起一定的作用,因為人體缺乏泛酸便會引起皮膚炎,所以泛酸又可稱為抗皮膚炎維生素,而缺乏維生素H可導致急性皮膚炎。
在植物性食品中,含錳量較高的有菠菜、白菜、蘿卜纓、黃豆、扁豆、小麥、核桃、茶葉等,但以茶葉含錳量最高,其中紅茶高于綠茶。據測定,紅茶每克干茶含錳最高可達1.280毫克,平均含錳量為0.628毫克;綠茶每克干茶含錳最高為1.080毫克,平均含錳量也有0.609毫克。因此,茶葉又被稱為“聚錳植物”。飲茶是補充微量元素錳的好方法,不僅因為茶葉中含錳量高,而且此方法簡單易行有效;同時,由于菠菜、白菜、小麥等食物中含錳雖多,但人體對其中錳的吸收率卻較低;魚類和動物肝、腎等食物中的錳雖然易被人體吸收,但含量卻較少,因而飲茶補錳就顯得頗具優勢。科研人員的試驗表明,茶湯中含錳同樣豐富。1克茶葉用100毫升沸水浸泡10分鐘,其茶湯中含錳量因茶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如肯尼亞紅碎茶為0.560毫克、西湖龍井茶為0.506毫克、廬山云霧茶為0.400毫克、安溪鐵觀音茶為0.238毫克、君山銀針茶為0.115毫克等。人們通過飲茶,每天可以從茶葉中攝取到所需要錳量的1/3,甚至更多。另外,茶葉中泛酸和維生素H的含量也較豐富,每克茶葉含泛酸約為0.01-0.02毫克,而每克茶葉中維生素H的含量約為0.5微克,它們都屬于水溶性維生素,比較容易被溶解在茶湯中。
冬天是人們皮膚瘙癢的易發季節,如果能堅持每天都飲茶,那么對消除或減輕皮膚瘙癢無疑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