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是由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而使用的商業性標志,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具有無實體性、不確定性、壟斷性和長期性特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商標作為企業素質、文化、精神、競爭力的象征,已成為企業走向市場、占有市場、自我發展的戰略出發點和重要依托。尤其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劇,商標已成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特別是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商標搶注竟成了壓制競爭對手的“法寶”,在這方面,中國企業可說遭難不小。據統計,目前國內已有15%的知名商標在境外遭搶注,對此,國內企業不可等閑視之。而中國商標如何才能規避境外遭搶注的風險,筆者以為可采取以下對策:
樹立商標意識
商標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市場上同類產品競爭十分激烈,不同廠商為了使自己生產的產品具有特殊的標志以區別于其他同類產品而產生的。商標作為工業產權的一部分,世界各國都制定了有關法律法規予以保護。但商標權在我國是商標注冊人對其經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享有的使用、轉讓、許可等方面的權利,商標使用人有沒有注冊,是先是后注冊,尤其商標權不同于一般物權的一系列特征,使這里面問題不少,特別是國際間、各國的法律法規不盡相同,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國內企業為防止商標在境外被搶注,就要樹立商標意識。在這方面,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實施《商標法》以后,我國企業的商標意識逐年增強,國內申請注冊的商標逐年增多,但我國企業進行商標國際注冊的意識還比較淡薄,很多企業不知道、不了解國際商標注冊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義,有的甚至沒有聽說過商標馬德里國際注冊這樣一條方便的途徑,據統計,截止2004年底,我國企業通過馬德里體系提交申請的總量為4931件,比德國2003年一年提交的申請量還少,這對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確影響嚴重。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尤其要防止商標境外被搶注,做好商標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運用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構筑防御網絡,規避境外遭搶注的風險。我國“綠葉”牌襯衫,曾在日本市場久負盛名,當時占日本襯衫市場銷量的80%,但由于“綠葉”未在日本注冊,而被日本一企業搶注,不得不忍痛退出日本市場,教訓慘痛。
依法申請商標
我國商標權取得原則一直是堅持注冊取得原則,未注冊的商標保護一直還是個空白點,國際上商標權取得一般也采用注冊取得,但也不盡然,在一些地區和國家也有不同規定,但均必須依法取得。因此,中國商標在境外要防止遭搶注,就要增強商標國際注冊意識,依法申請。要明確注冊商標的范圍和注冊條件,要采取科學方法申請。1989年、1995年,我國先后加入了馬德里協定和馬德里協議書,成了馬德里聯盟成員國,《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手段更簡便、費用更劃算,情況更明細,時間更節省,國內企業應運用好這一方法,注冊商標。要講究策略,根據國際上商標權取得的不同要求,相應處之。對實行先使用原則的國家,像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因為是誰先使用誰就擁有商標權,因此,就應當先使用商標并注意收集在這些國家固定使用商標的證據,包括合同、廣告、宣傳材料等,防止被人使用;對于實行先注冊原則國家,如日本、韓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因為是誰先注冊誰就擁有商標權,應當盡量申請注冊,防止被人搶注。云南”999”牌電池近20年來在老撾市場一直十分暢銷,但今年銷售量同比下降了66.7%,原因是老撾勐賽省新建了一個電池廠,生產的電池也是”999”牌,并在當地進行了注冊,申請了知識產權備案,教訓十分深刻。
進行商標占位
近年來,國內“老干媽”、“陳麻婆”、“同仁堂”等商標之爭沸沸揚揚,反映的是企業為贏得市場競爭而爭奪企業的無形資產,深層次講是企業商標意識增強了,但保護自己又不侵害別人才是正當的。尤其商標是由文字、圖形、數字、三維標志等要件構成,不同于商品,商標法上未禁止或禁用的東西太多,企業和商品種類繁多,再加上我國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文化積淀厚重,語言文字豐富,世界遺產之多,繪畫書法之美,自然景色之秀,民間藝術之好等,為商標的創意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因此,商標在注冊取得及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且不排除被搶注,使你防不勝防。因此,中國商標尤其是馳名商標要防止在境外遭搶注,可采用“大占位”策略,即占滿每大類商品商標中的每一個位子,取得所有商品的商標獨家專用權,亦可采用防御性占位,把自己的商標連同其它圖案文字形似音同的都作為商標注冊完,防止別的企業借來大做文章。可采用超前占位方法,在牌子剛剛打出的同時,就采用占位術來保護品牌,為商標權構筑多層次的保護網,真正做到名正。“六必居”是國內生產食品的企業,為防止被國外“綁票”,他們在十多個國家注冊了“六必居”及與此相近相似的商標,同時擴大范圍,將醬類、醬腌類、礦泉水類、黃酒、葡萄酒類等均進行注冊,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的品牌。
避用通用詞匯
商標僅是區別服務和商品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我國《商標法》第9條規定:“申請注冊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征”,在進行商標設計時堅持顯著性、新穎性、創造性,不能注冊相同、相近或惡意搶注。縱觀中國商標在境外被搶注,在超過80件在印度尼西亞被搶注、近100件在日本被搶注、近200件在澳大利亞被搶注的商標中,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通用詞匯大量使用作為商標確是一個不小的失誤。像”999”、”大白兔”、”英雄”、”牡丹”、“聯想”等均犯了一個忌諱,他們均是英文中固有的詞匯,作為商標很不適當,很容易相同、相近,也為惡意搶注埋下了伏筆。因此,企業在進行商標設計時一定要堅持顯著性、新穎性、創造性原則,注意個性化,同時要堅持可識別性,要保持中國特色,在保留純中文時,要注重設計境外商標,要圖文結合,減少重復注冊。近年來,聯想不惜重金重塑lenovo,就因為是通用詞匯,防止被搶注。哈哈是各種膚色的人抒發歡笑喜悅之情的共同表達方式,發音響亮,音韻和諧,便于模仿,極易傳播,杭州”娃哈哈”集團對”娃哈哈”、”哈哈”、”哈娃娃”等多種類似或近似商標的文字與圖形作了系列保護性注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商標與品牌結合
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應有適宜的戰略,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將商標與品牌結合,不僅能有效地防止商標被搶注,還有助于贏得競爭。因為好的商標不僅易于消費者識別和記憶,還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精神上的滿足,但好的商標往往是與商品聯系在一起的,產品要融入當地市場,良好的商品信譽同樣不可忽視,且十分重要。因為品牌是你對消費者的承諾,一旦消費者建立起了對產品的信賴,即使有冒牌出現,也不會在實質上影響自己的市場地位,至少不會被后來者趕出市場。目前,我國一些企業家只關心出口量,有產品營銷戰略,沒有知識產權戰略,沒有商標國際注冊意識,不僅淪為替他人做嫁衣的可憐地位,甚至有可能被后來者侵權,黯然退出自己辛苦培育出來的市場。近期,我國新科、康佳、德賽商標在俄羅斯被惡意搶注,就是企業在當地沒有打響品牌。“小天鵝”在開拓東南亞市場時期,考慮到市場競爭激烈,便選擇了風險較低的雙品牌策略,在某些國家和地區與國際知名公司共有知識產權,使“小天鵝”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時,就迅速打開銷售網,在解決了企業生存后,“小天鵝”在當地注冊了商標,開始了自有品牌之路。
勇于國際維權
隨著經濟區域化、一體化的發展,企業經營全球化的加劇,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的白熱化,使一些跨國公司利用商標進行不正當競爭,商標成了犧牲品,搶注成了慣用手段,對中國商標搶注以前還是小偷小摸,隨著中國入世,貿易的迅猛發展,現在是升級了,像博世·西門子公司1999年在德國注冊“HiSense”商標,與我們中國的海信“Hisense”僅是中間字母“S”處有大小寫區別,為此,兩家展開了長達5年的商標糾紛。近年來,“火炬”被瑞士人搶注,“芭蕾”在印尼、新加坡被搶注,“英雄”被日本人搶注,“龍井”被韓國人搶注等層出不窮,我們的企業在國際化經營的過程中,一定要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發現被惡意搶注時一定要義無反顧地堅決捍衛,可以通過訴訟程序奪回商標,要不怕打國際官司,可聘請當地律師積極應訴,還可利用外交途徑進行協調,決不允許心懷叵測者恣意侵權。“江動”是我國內燃機行業首批上市公司,在全國同行業中出口連續7年奪冠,其生產的柴油機、汽油機等農用機械遠銷50多個國家,其中印尼所占份額最大,達出口的1/7。20世紀90年代初,“江動”打入印尼市場時,印尼華人陳士濤便惡意搶注了“JD”柴油機商標。今年,“江動”聘請印尼代理律師向印尼商業糾紛法庭起訴,得到了我國商務部、駐印尼使館、進出口機電商會的支持,駐印尼使館以中國政府名義照會印尼政府,并致函印尼總統辦公廳、高等法院等機構提出嚴正交涉,最后打贏了這場海外商標維權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