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位已經在心血管外科領域拼搏了40年的醫學專家,為了拯救更多的患者,為了沖破心臟外科手術的禁區,攀登醫學的新高峰,把自己的心血和全部的愛都獻給了心血管外科事業,奉獻給了眾多的病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共產黨員肖明第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不僅為第一人民醫院開辟了一個新的科室,更提高了上海心血管領域的整體水平。
7000臺手術后面的感人故事
肖明第從醫近40年,施行了從兒童到成人等各種心血管手術7000例,其中冠狀動脈搭橋500余例,激光心肌打孔手術50余例。
7000例!對于心外科手術來說,這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呢?這意味著:他拯救了7000條瀕臨死亡的生命!他挽救了7000戶陷于困境的家庭!
如你曾經面對過那些被心血管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患者,或者你的親人就是這7000人中的一個,那么,你對“7000”這個數字的含義肯定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004年,肖明第施行了620余例心外科手術,這意味著除去一些重要的學術交流,肖教授幾乎每天都要站在手術臺上!手術臺就是他的崗位,就是他治病救人的戰場。無影燈下的每一次戰斗都稱得上驚心動魄,每一個故事都感人肺腑。
有一次,手術室里來了一位急救危重病人,手術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肖教授也已在無影燈下站立了很久。突然,病人出現了失血過多的意外癥狀,因為肖明第是O型血,所以二話沒說,當即讓護士從自己身上抽取了200毫升鮮血,直接輸給了患者。抽完血后,他顧不得休息片刻,又立即投入手術,直到險情排除、手術成功完成。這位獲得第二次生命的病人發自肺腑地說:“肖教授和我們病人真是血脈相連啊!”
還有一次,被推進手術室的患者知道今天是肖教授主刀,滿懷希望。可是,肖教授生病發著高燒,還在吊著點滴,為了不辜負患者的期待,不影響患者的情緒,他毅然拔掉針頭,站在了手術臺上。手術中高燒不退令他實在堅持不住,就讓助手在手術室里為他再補一點液,稍好一些便又拿起了手術刀……這只是肖教授所救治的病人中的幾個,還可舉出好多好多。
許多病人因肖教授奮力施救而重獲新生,眾多家庭因肖教授高超技術而重現歡笑。但人們并不知道,肖教授在上海只是孤身一人。他南下上海重建座座“心橋”,卻留下了妻離子別的遺憾。因為孩子、妻子都有自己難以割舍的事業,所以,至今都還留在北方。肖教授每天下班后,更多的時間是與書桌、燈光為伴。他總是學習至夜深人靜,沒人提醒他吃飯和休息,也沒有人為他準備夜宵,有時就泡一碗方便面充饑或者用幾塊餅干打發。他把大量時間都用在翻閱資料上,為他的患者了解和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時,他也要為事業后繼有人而嘔心瀝血。
走進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心外科病房,滿壁的錦旗和匾額讓人目不暇接。一塊寫有“心橋”和另一塊寫有“德技雙馨”的匾額似乎更能代表大家的心聲。因為誰都明白,那么多病人之所以如此稱頌,除了因為肖教授精湛的醫術,更因為他崇高的醫德。因此,人們說,如果衡量醫生也有一桿秤,那么,這桿秤就在廣大病家的心坎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肖教授的帶領下,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心外科的醫務人員都以他為榜樣,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待病人如親人。肖明第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無愧于“德技雙馨的醫學專家”這一稱號,愿白衣天使們為更多的亟待施救的病人修復出完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