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凍,不僅孩子們愛吃,大人也愛吃。包裝小巧精致可愛,入口更是滑滑嫩嫩,口感極佳。然而,進入2005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協會已接到三起兒童因吸食果凍致死的報告。直徑3厘米左右的小果凍,因形狀與幼兒喉嚨十分相近,導致釀成窒息慘劇。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不起眼的零食,卻成了“溫柔的殺手”!
果凍安全,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中消協:果凍有無警示標志都可索賠
記者仔細觀察發現,在“喜之郎”散裝果凍的包裝上有這樣的字樣,“注意:請食用時細嚼慢咽,幼兒、老人請勿大口吞食,以免噎喉”;“蠟筆小新”袋裝小果凍的包裝袋上的標注是,“注意:由于本產品具有彈性,建議食用時細嚼慢咽,請勿讓嬰幼兒單獨進食,嬰幼兒及老人請勿一口吞食”。此外,單個重量為200克的大果凍,一般配有勺子或者吸管,在包裝上也標注了“兒童和老人食用時請細細咀嚼”字樣。但這些安全性提示字體都非常小,消費者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因而警示效果也就非常有限。
針對近來接連出現的幼兒吃果凍受到傷害的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要謹慎購買小型果凍,最好不要給幼兒吃小果凍。那么,吃果凍受到傷害,生產企業是否要承擔責任?
中消協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張德志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的規定,“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

因此,果凍的生產企業有義務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改變果凍體積形狀、修改果凍產品包裝設計等措施。而產品做了警示,不表明生產廠家不承擔責任。由于廠家生產的果凍體積形狀和外包裝存在缺陷,即使作出了警示,依然不能有效避免產品危及人身安全,這種因廠家產品缺陷引起的人身傷害,消費者同樣可以進行索賠。
新標準將于下半年出臺
據記者了解,歐盟國家已于2004年禁止銷售小型杯裝果凍。去年年底,韓國暫停銷售直徑小于4.5厘米的果凍。美國規定,球形果凍的剖面直徑須超過4.45厘米,非球形果凍的剖面直徑須超過3.18厘米,同時提醒消費者:要謹慎購買小果凍,不要給兒童喂食,更不要讓兒童單獨食用。
對于國內大部分生產廠家來說,果凍本身的質量并沒有問題,關鍵是尺寸的大小不合適,而國家對果凍的大小并沒有作出具體的規定。主管部門曾于2001年和2003年出臺《果凍輕工行業標準》和《果凍衛生標準》,但這兩個法規并未對果凍的形狀、規格作出具體規定。
針對近期連續發生的兒童因食用果凍不慎導致窒息死亡的事件,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會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開始對果凍行業標準qb1432-2001進行修訂,新的果凍國家強制標準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臺。
國家標準委農輕地方部化輕地方處副處長國煥新表示,新的國家標準將在標簽、標志以及食用方法上作出更為明確、具體的規定。

提高警惕 安全食用
果凍好吃,但老人、兒童食用都要小心。特別是小型杯裝果凍的大小與兒童的喉嚨相當,當兒童通過擠壓,將果凍吃進嘴里不慎被噎住時,就可能導致窒息死亡。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咽喉發育遠未成熟,吸食時更容易堵住氣管。
專家提示,像果凍、葡萄和小西紅柿這樣的食物,又圓又軟,很容易被兒童囫圇吞下去,一旦卡在氣管里,就會把氣管堵個嚴嚴實實,一時很難取出來,十分危險。所以,給小孩子吃這些食物時,一定要先切成小塊。
提示:孩子吃果凍噎住怎么辦
孩子吃果凍時,發生意外該怎么辦?120的急救專家說:“當兒童發生梗塞時,將孩子身體翻過來,面部朝下,放在自己的膝蓋上,在后背的正中心連拍5次,如果孩子還沒有哭叫或者沒有把異物咯出來,再把他翻過來在胸部摁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