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一旦患上糖尿病,便視水果為“敵人”,一點都不敢碰。他們認為水果含糖高,影響血糖的穩(wěn)定,會加重病情。事實上,新鮮水果對健康起著不可缺少的促進作用。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能否吃水果?答案是肯定的。至于糖尿病病人吃什么水果好、吃多少,則大有講究。首先,水果中含有的糖分,除果糖、蔗糖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以多糖形式存在,如果膠、膳食纖維,人體對這兩種成分吸收慢甚至不吸收。所以,適當吃一些含果膠、膳食纖維豐富的桃子、柚子、山楂、草莓、獼猴桃、鴨梨等,不會產生血糖大幅度波動,還有助于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腹感,促進毒物排泄等。不過,一次吃的量不宜太大,一般以每天250克為限。
其次,目前的糖尿病飲食觀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也就是說,對脂肪的限制變得較為嚴格,而相應地放寬了碳水化合物的限制標準。從廣義看,米、面、糖都屬碳水化合物。專家認為,提高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脂肪比例,對改善血糖耐量有較好的效果。所以,不必刻意忌食水果。
另外,目前醫(yī)學界已認可“食品互換法”的價值。所謂“食品互換法”,是指在總熱量范圍內,卡路里相等的食品可互相置換。只要不超標,就可將每日食譜安排得盡可能豐富,美味可口,以增加生活樂趣,改善生活質量。事實證明,這種“食品互換法”可避免因飲食過于單調而帶來的維生素、礦物質攝入不足等問題。只要遵守基本膳食控制原則,可以在食譜中安排水果成分,即便是含糖量特別高的柿子、鮮棗、荔枝等,也可少量品嘗。
由此可知,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解除對水果的禁令。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攝入量,不能一吃就放開肚皮,毫無顧忌。另外,在吃了一定量的水果后,要相應地在食譜中減少同等熱量的主食,以免總熱量超標。
2.盡量選取含纖維素、黃體素、番茄紅素豐富的黃瓜、西紅柿、柚子、橘子、山楂、獼猴桃食用。
3.除水果外,還應多吃粗糧、蔬菜,特別是富含玉米黃素和番茄紅素的蔬菜,如花椰菜和菠菜等,并加強對豬、牛、羊等脂肪含量高的肉類的控制,以魚和去皮家禽肉代之。
4.以食譜廣、不偏食為原則,粗精搭配,葷素結合,切忌飲食單調。因為食譜廣不僅可提高食物營養(yǎng)價值,使之起到互補作用,還可避免維生素、礦物質缺乏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
常見的水果與主食之間的互換關系為:25克米面類主食,提供的熱量為378千焦(90千卡)。提供相同熱量水果的量分別為:柿子、香蕉、鮮荔枝150克,梨、桃、蘋果200克,橘子、橙子、柚子200克,獼猴桃200克,李子、杏200克,葡萄200克,草莓300克,西瓜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