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漸冷,按照國人的習慣,該是進補的時候了。這不,各種有補益作用的中成藥又開始大做廣告了。如果你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幾乎都是藥物的作用如何好、適應的人群多么廣泛、男女老幼均可服用之類的宣傳和推介,其中還不乏令人怦然心動的“佳作”。然而稍加推敲,你會不禁失笑——試問,世界上哪有“老少咸宜”的萬能補品?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是違反中醫學原理的。按照祖國醫學的觀點,不同的人,身體的陰陽表里虛實差別很大。擬方的時候要做到因人而異,怎么會有一種進補方能適合所有的人呢?老中醫們經常念叨的一句話很有道理:“用得恰當,大黃也是補藥;服得不對癥,人參便是毒藥。”在制訂進補方案之前,還是應該詳細地辨別一下自己的體質,若拿捏不準,不妨請教有經驗的中醫師。千萬別做耗費錢財又傷身的傻事。
陰、陽、氣、血之虛 你屬于哪一種
日常所說的“虛”,在中醫看來至少可分為陰虛、陽虛、氣虛和血虛四種類型。對于每一種虛癥,都有相應的中成藥,擬方時絕不可亂了方寸。
氣虛
氣虛者最常見的癥狀便是一活動就氣喘不止。平常很容易感冒,稍有著涼就抗不住了。這是氣虛在肺臟上的表現。除此之外,氣虛還可波及到脾胃等重要的臟腑,直接表現便是胃口不好,時常便溏腹瀉,嚴重者甚至出現胃下垂。
針對氣虛,中醫有經典的“四君子湯”,黨參、茯苓、白術和甘草四味相合,可起到顯著的療效。由于配藥煎湯比較麻煩,“四君子丸”便應運而生了,攜帶服用都很方便。但要提醒的是:患有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時,不宜服用補氣藥,否則無異于“閉門留盜”,弊莫大焉。
血虛
由于有經、孕、產、乳等生理現象,女性出現血虛的概率比較高。典型的癥狀便是面色萎黃、唇甲淡白、頭暈眼花以及心悸等。在冬季,血虛者還有一個顯著的表現——畏寒。這和人體的呼吸作用不能充分進行有很大的關系。
雞血藤浸膏、首烏片等中成藥是血虛者的上佳選擇。在服藥的同時,也不能忘了食補。可多吃些紅棗、赤豆、豬肝等補血的食物。藥食結合,才能事半功倍。對一些體質較差的女性來說,氣虛和血虛常常同時出現,稱為“氣血兩虛”,此時光用補血藥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八珍丸,兩儀膏、黃精丸、復方胎盤片、歸脾丸、黨參養榮丸等藥就有了用武之地。
陰虛
陰虛者常有咽干口燥、腰痛耳鳴、盜汗遺精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雙手手心、雙腳腳心以及胸口煩熱的“五心煩熱”。這在整天坐辦公室的白領身上尤為常見。他們的飲食普遍比較滋膩,加之運動過少,生活不規律,晚間睡眠不足,很容易耗氣傷陰。
這類人群如果再服用那些傳統的補陽膏藥,反而會越補越虛。滋養腎陰的六味地黃丸、二至丸、知柏地黃丸等才適合他們。
陽虛
陽虛的癥狀和陰虛正好相反,患者常出現手足不溫、惡寒怕冷、腰酸尿頻、小便清長等情況。和血虛一樣,陽虛特別容易找女性的麻煩。此外,年老體衰者也會出現陽虛的情況。
這時,傳統的補藥就比較適合了。右歸丸、金匱腎氣丸、鹿茸片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補藥的選擇男女老幼各不相同
小兒臟腑嬌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選用四君子丸、洞天長春膏,既可健脾開胃、補養氣血,也可作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調的滋補劑。但小兒機體陽氣偏盛而陰氣不足,故補益陽氣之品,如人參精等,則應慎用。
人到老年常腎陽不足或腎陰虧損,常服補益中成藥不無好處。四肢畏寒、周身酸軟多屬腎陽不足,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人參鹿茸片。
婦女產育由于疼痛、疲勞、出血等原因,往往會造成產后氣血虧損,出現心悸、頭暈、眼花等癥狀。因此,在注意飲食進補的前提下,可選用黨參膏、參芪膏、十全大補丸。
腦力勞動者若因神經衰弱而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頭暈耳鳴、心悸失眠,可選用腦靈素、健腦補腎丸、補腦丸。若心血不足、虛火偏亢、心煩驚悸、失眠多夢,則可選用補心丹、歸脾丸、安神補心片、柏子養心丸及養血安神片等。
因病施補
高血壓患者本虛標實,大有補益的必要。若因肝腎陰虧而引起頭暈眼花、心煩失眠、口干舌燥等癥狀,可選用杞菊地黃丸、首烏片、左歸丸。若因氣血虛弱而面色蒼白、健忘神疲、失眠頭暈,可選用黨參膏、參芪膏、雙龍補膏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多以喘息氣促、呼多吸少為臨床特點,可用人參保肺丸。糖尿病以多飲、多尿和體重減少為特征。患者多以肝腎陰虛為常見,故可選用玉泉丸、九轉黃精丹及首烏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