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管外科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醫學專長:周圍血管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門診時間:星期二全天
地址:上海醫學院路130號
[求助]我今年45歲,是一個中學教師。不久前,我的兩條小腿內側出現蚯蚓樣的青筋,站立時尤為明顯,每天下午還感到腿部酸脹,有時還有抽筋現象。近來發現小腿皮膚出現咖啡色斑痕,并伴有發癢,曾去幾家醫院就診,均診斷為下肢靜脈曲張。請問,目前有無特別治療手段?
蘇州讀者 王魴
[點評]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據臨床統計,45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為16.14%。除與遺傳因素有關,引起原因有多種,較常見于從事教師、護士和營業員等需長時間站立或重體力勞動的職業人群,可因妊娠、長期咳嗽及慢性便秘等多種因素,引發腹腔壓力增高而誘發產生。
多數病人早期僅在站立時可見小腿處青筋顯露,并無明顯不適感;后期可出現腿部酸脹不適和水腫、皮屑、色素沉著、瘙癢及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甚至可產生濕疹和潰瘍。
[對策]下肢靜脈曲張的根治方法是手術治療。但傳統手術傷口大、創口多,術后大多數病人有疼痛感及活動受限,且傷口不美觀,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徹底消除靜脈曲張、創傷又小的微創技術進行醫治。
透光直視刨吸術,是近年來新開發的微創方法,適應癥廣泛。凡是下肢淺靜脈曲張伴小腿色素沉著、皮膚濕疹樣皮炎、潰瘍及出血但無下肢腫脹病史,靜脈無創檢查深靜脈通暢者,都可選用。自2002年起,上海中山醫院率先在國內開展此項手術,至今已成功實施500多例。
微創刨吸術與傳統方法相比,手術徹底、操作時間短,術后復發率低、并發癥少,傷口少以及切口小、美觀,且病人恢復快。所以,這種手術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
[提示]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站立和行走,抬高患肢,并穿著醫用彈力襪。必要時可服用幫助靜脈回流的藥物,以減輕下肢腫脹。當發現靜脈曲張加重時,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