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5%~35%,這種疾病正威脅著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老年人更是首當其沖。
對付高血壓,一是降低血壓、控制癥狀,二是防止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那么,老年人的血壓控制到多少為宜?上海中醫醫院高血壓專家許勤醫生認為,選擇降壓藥有一個重要標準,那就是不能影響生活品質。很多病人被確診為高血壓時,往往并沒有特殊不適癥狀,但使用降壓藥后卻出現失眠、頭痛頭暈、性功能下降、干咳等副反應,明顯影響了生活質量。對此,很多病人甚至放棄用藥,給高血壓病的防治增加了難度。本文就門診中一些常見病例進行簡略分析,并提供相應對策,以期引起廣大病友的重視。
副反應;睡眠障礙。服降壓藥后出現失眠或嗜睡,是患者較苦惱的事情。有幾類藥物易引起這些癥狀。一是β受體阻斷劑,包括倍他樂克、普萘諾爾等,這類藥物易透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多夢、失眠、焦慮等;二是利血平,多出現于降壓復方制劑中,有抑制中樞作用,可能引起嗜睡等;三是長期使用可樂寧、利血平等,甚至可能誘發抑郁癥,加重睡眠障礙。
對策:可樂寧、利血平等藥物不良反應大,不能作為降壓的首選。人在夜間血壓偏低,若在臨睡前服用某些降壓藥,可能會造成低血壓而引起失眠。因此,大多數降壓藥不宜在睡前服用。一旦發覺睡眠困難,要在醫生指導下查找原因,如果確定由這類藥物引起,則應換用其他降壓藥物。
副反應:性功能障礙。降壓藥引起性功能下降,是高血壓病人容易忽視的問題。實際上,兩者大有關系。其中,長期應用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等,對性功能的影響較大,可引起勃起困難、性欲下降、射精障礙。此外,β受體阻斷劑類,也可能影響性功能。普利類降壓藥一般對性功能沒有明顯影響。
對策:一旦確定性功能障礙確由降壓藥引起,則可以采取如下步驟。首先,聯合應用降壓藥,在保證血壓正常的同時,減少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等藥物的劑量;如效果尚不理想,則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萬艾可、希愛力等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第二,思想放松,避免緊張。第三,不妨考慮換用沙坦類、普利類的降壓藥,如科素亞、安搏維、依那普利等。
副反應:頭痛頭暈。不少高血壓病人都反映,查出毛病前身體還好好的,服藥后反而感到頭痛頭暈,很不舒服。這種情況在臨床上時有發現。原來,病人長期適應了較高水平的血壓,一旦服藥降壓,反而不能適應正常的血壓,出現頭痛、頭暈等。很多類型的降壓藥都能引起上述癥狀,其中以服用地平類降壓藥(鈣離子拮抗劑)較為常見,因此類藥物能較快地擴張血管。
對策:首先,降壓不能一蹴而就。比如180毫米汞柱的血壓,不能一下子降到110毫米汞柱,而應該從小劑量藥物開始服用,逐漸將血壓穩定至正常水平。此外,血壓即使是慢慢地降下來,也可能會有輕微的頭痛頭暈,患者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因為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服藥治療利大于弊。而且堅持一段時間,癥狀一般會逐漸減輕和消失。
副反應:頑固性干咳。普利類降壓藥在臨床中應用十分廣泛,但有一個突出的不良反應,那就是引起患者咽癢、干咳。這種癥狀往往可輕可重,發生率為10%~20%,嚴重時患者往往自行停藥。
對策:輕微的干咳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心肺疾病。因此,如果可以耐受,不影響正常生活,可以繼續服藥;倘若嚴重,則可將普利類藥換成沙坦類,后者適用范圍、治療效果和普利類藥物類似,但咳嗽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小。
需要強調的是,高血壓患者不能因為用藥后的不適而放棄藥物治療,而應該積極對待,和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以穩定血壓、減少并發癥,保持身體健康和改善生活質量。
要真正讓血壓控制與生活質量的提高處于同步狀態,患者一方面要通過堅持用藥使血壓穩定在正常范圍,避免血壓波動,同時要十分重視非藥物的治療,即康復運動、合理飲食和心理調節這三個基本環節。
康復運動是指每周有3次~4次較為規律的運動訓練,一般為輕、中度運動,方式多樣,如步行、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健身活動等。每次運動應控制在30分鐘~60分鐘內。積極的康復運動不僅有助于降壓和改善心血管功能,還可調節情緒和心理狀態,一舉多得。
合理飲食的原則是低鹽、低脂肪和低膽固醇及遠離煙酒。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堅持攝入低鹽飲食,每日食用鈉鹽不應超過6克,這樣可減輕機體鈉潴留,防止心血管并發癥。
心理調節是一種自我精神與情緒的調整,通過積極努力,使自己心情平靜、穩定、樂觀和豁達,對生活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