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說的“三高”,是高血壓、高脂血癥和高齡老人。在冬令進補的行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患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那么,這一人群是否適宜進補呢?我們就此采訪了上海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科徐勤副主任醫(yī)師。徐醫(yī)生說,中老年人進補,要考慮自身的具體情況。其中“三高”對象,尤其要注意進補方法,若使用不當,進補不成,反受其害。
高血壓患者的進補
有人認為,補品補藥多數(shù)能使血壓上升,對高血壓患者不利,說不定還會發(fā)生危險,其實不然。從中醫(yī)的觀點看,高血壓病是由陰虛陽亢、陰陽兩虛、肝腎陰虛、氣血兩虧以及心火上升等陰陽失調(diào)引起。因此,根據(jù)“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要旨,高血壓病人也可通過進補糾正陰陽失調(diào)、調(diào)整機體平衡及降低血壓。只要牢牢掌握辨證施治的原則,因人因癥選擇,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如果經(jīng)常出現(xiàn)頭暈、眼花、心煩失眠、口干舌燥以及腰膝酸軟等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諸癥時,可常用枸杞子、制首烏、桑寄生、杜仲及阿膠等補腎、滋陰、平肝的藥物,也可選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首烏片等內(nèi)服。
對于心火偏盛、用腦過度,出現(xiàn)心煩失眠、心慌心跳的高血壓患者,可內(nèi)服朱砂安神丸、寧心安神丸、補心丸等。
至于失眠頭暈、健忘、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氣血兩虧者,可適量選用白術、黃芪、黨參、當歸、炙甘草等水煎內(nèi)服;或服用黨參、參芪膏等,每日3次,每次一湯匙,溫開水沖服;也可用北芪、黨參各10克燉瘦肉,或用龍眼肉適量泡茶等。如伴有貧血者,上述方法療效更佳。有條件者,還可適量服用生曬參。但須注意,所選人參要性質(zhì)偏涼,絕不可偏熱。同時,還要掌握收縮壓最高不超過169毫米汞柱者,才能服用。
婦女進入更年期,因陰虛火旺而引發(fā)血壓升高、頭暈、面紅、煩躁不安、便秘者,可選服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及熟地、阿膠、黑芝麻、核桃肉等;也可取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知母、黃柏、當歸等份,煎成濃汁,每日2次,每次一湯匙溫水沖服。
此外,無論患有哪種高血壓,均可適當使用健身長春膏、洞天長春膏、雙龍補膏等滋補性藥物,以補益氣血、調(diào)整陰陽、穩(wěn)定血壓。
高脂血癥患者的進補
高脂血癥主要是由于患者營養(yǎng)過剩、脂質(zhì)代謝紊亂所致。徐勤醫(yī)師建議,只要是對血脂、脂蛋白影響不大的保健品,高血脂者也可服用。可針對個人情況,選擇一些既可減肥,又有補益作用的小驗方或藥膳。
人參茶紅參3克,開水泡服。能補元氣,適用于氣虛者。
玉麥茶 玉竹、麥冬各10克,決明子20克,開水泡服。能滋陰潤燥,適用于陰虛者。
杞精白鴿湯取枸杞子、黃精各20克,白鴿1只,共煨湯,吃肉,喝湯。能滋陰養(yǎng)血、補脾益腎,適用于脾腎不足者。
另外,高血脂者宜少吃動物脂肪及內(nèi)臟,甜食等也應控制,多吃植物蛋白、蔬菜水果以及魚類。
高齡老人的進補
這一人群由于氣血、陰陽漸虧,各組織和器官的功能減退,可表現(xiàn)出體力減弱、抗病能力低下,聽力、視力減退,白發(fā)、脫發(fā),健忘失眠及食少畏寒等特有的生理現(xiàn)象,冬季可適當服用滋補品,以增強體質(zhì),延緩衰老。
冬季最易出現(xiàn)因氣血虧虛而導致的皮膚干燥瘙癢、頭暈眼花、心慌氣短、抗病能力下降等癥狀,可適當服用益氣養(yǎng)血之品,一般可選用黨參、黃芪、當歸、熟地、白芍、首烏等配方煎服或浸酒飲用,亦可選用這些材質(zhì)燉瘦肉湯、白鴿湯、甲魚湯服食,以補益氣血,扶助正氣。
還有,因代謝能力低下,臟腑功能衰退,還易出現(xiàn)腎氣不足、肝腎虧虛而造成健忘失眠、腰膝酸痛、夜尿頻頻等,應以補益肝腎為主,可選用枸杞、黃精、冬蟲夏草、核桃肉、杜仲等藥配方,煎服或制成藥膳燉湯服食。
畏寒肢冷的脾腎陽虛者,可燉服牛肉、羊肉、狗肉湯,用作溫補脾腎。
在日常飲食方面,老人要注意均衡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低脂肪食物為佳,如龍眼、大棗、木耳、雞蛋、肉、魚蝦、牛奶、豆?jié){等;還應多食蔬菜水果,防止冬季皮膚干燥、皸裂;要多飲熱湯,以滋潤臟腑、增進食欲、驅(qū)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