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室中患者意外死亡
前不久,急診觀察室里一位患者的突然死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死者是一位70歲的老大爺,平時身體一直很好,老年人常患的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他都沒有。這次來看病的首發癥狀只是胸悶氣短,醫生按照常規給他做了心電圖等相關檢查,都沒有發現異常,但就在準備進行進一步排查的時候,病人竟然猝死!這讓醫生和家屬都大感突然,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在分析死亡原因的時候,數天前另一家醫院為患者所做的一項肝功能檢查報告單讓醫生大吃一驚——血清谷丙轉氨酶居然高達10000單位,而正常標準則是30單位!由此可見,致使老大爺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肝功能衰竭。可查閱了病史,死者沒有慢性肝病,而且短時間內也沒有使用過具有肝毒性的藥物,肝臟病變究竟因何而起呢?這時,醫生從死者腰部的皮膚上發現了端倪。原來,老人在發病前患有嚴重的帶狀皰疹,肝功能衰竭就是由此引起的。行文至此,讀者朋友可能大惑不解,皮膚病怎么會并發肝臟疾病呢?
病毒具有嗜肝性
提起帶狀皰疹的致病原,大家應該很熟悉,就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該病毒如果感染兒童,往往引起水痘,而在成人身上,則表現為帶狀皰疹,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或曰“串腰龍”。帶狀皰疹的臨床表現為起病突然,圍繞腰部出現多個小皰,集成群,單個獨立,不融合,皰發亮,基底部形成紅圈。神經性刺痛難忍,不能觸摸,附近淋巴結腫大,局部皰疹消失后仍有神經刺痛感。發病初期即時用中藥遠志、茯神止痛,再結合辨證論治采用清熱解毒組方,一般兩周可愈。為清除余毒,再服三天湯藥即可。
但是,由于該病毒有一定的嗜肝性,即傾向于在肝細胞中生存,所以,在部分免疫力較差的患者身上,病情常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如果在皰疹尚未退去的情況下,又出現發燒、眼睛鞏膜發黃、小便黃、厭食、全身無力、肝區叩擊痛等癥狀,說明病毒已開始侵襲內臟,尤其是肝臟。這時,應馬上抽血檢查肝功能。如果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兩項指標明顯上升,達到上百乃至上千單位,就應立刻急救,實施保肝和支持性治療,以幫助患者度過難關。若治療不及時,肝功能指標就有可能進一步上升,倘若達到上萬單位,就說明患者的肝細胞已經發生大面積壞死,這時病情已經積重難返了,即便是治療也很難收到滿意的效果。
及時規范治療帶狀皰疹可預防并發癥
既然帶狀皰疹的并發癥如此兇險,那么,及時規范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由于疾病早期病毒潛伏在人體的神經組織中,可適當服用一些復合維生素B的片劑和維生素E等,以營養神經,增強肌體的抗病能力。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利巴韋林、阿昔洛韋乃至干擾素等抗病毒的制劑。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往往比較差,絕對不能聽之任之,早期使用抗病毒藥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西醫療法,還可以對癥使用中藥,以清熱利濕,化瘀通絡利氣,蒲公英、板蘭根、金銀花、連翹、黃芩、赤芍、菊花、薄荷、滑石等具有清熱作用的藥物都是很好的選擇。此外,針灸療法對于緩解病情也很有好處。如皰疹發于上肢及胸部,可取合谷、曲池等穴位;若發于下肢,則可取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亦可用耳針取穴:肝區、肺區、神門或皮損所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