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營養成分完整而豐富,長久以來被視為價廉物美的營養補充品。
然而,牛奶真的是喝得愈多愈健康嗎?恐怕未必。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認為,飲用牛奶,適量就好。近年來甚至還有不少研究提出反證,認為喝牛奶過量有損健康。
爭論一:多喝牛奶會引發癌癥
2004年11月,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一篇文章指出,攝取過多乳制品會增加婦女罹患卵巢癌的機會。這份研究報告在美國引發了到底該不該喝牛奶的口水戰。
該項研究針對6萬名38歲~76歲的婦女,連續追蹤13年,結果發現,每天飲用4杯以上乳制品的的婦女罹患漿液性卵巢癌的機會比每日喝2杯的人要多出2倍,一天2杯以上的人罹患卵巢癌機會是較少喝或不喝乳制品婦女的1倍。研究者推論,可能是牛奶中的乳糖刺激荷爾蒙生成引發腫瘤增生。
牛奶與癌癥的關聯研究,這并非第一次發表。
◎2001年,哈佛大學經過11年追蹤研究發現,每天食用超過2.5份乳制品(一份=240毫升牛奶),比每天食用≤0.5份乳制品的人,要增加34%罹患前列腺癌的機會。
◎哈佛大學對8萬名護士的健康研究發現,經常喝牛奶比不常喝牛奶的人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增加44%;而另一份類似報告則指出,每天攝取一杯低脂牛乳,會增加兩成卵巢癌的機率。
然而,乳制品為何引發癌癥,原因迄今不明。主張繼續喝牛奶的人認為,癌癥發生原因很多,并非單純因喝牛奶而起。譬如美國癌癥協會提醒,婦女不應因噎廢食,每日飲用牛乳建議量(1杯~2杯)是合適的。但也有專家認為,情況未明之前,最好避免大量飲用牛奶。
專業看法:引發癌癥的原因眾多,牛奶致癌機理至今不明,均衡攝取各種食物才是最好的方式。
爭論二:多喝牛奶可以解決骨質疏松
2003年哈佛大學通過長達18年的護士健康研究發現,多喝牛奶并不會降低骨質疏松的骨折發生率。
牛奶確實可以補充鈣質,但是攝取太多動物性蛋白如牛奶、肉類等,反而會加速骨鈣的流失。美國哈佛大學營養學系主任魏勒特指出,含硫的動物性蛋白進入體內,會讓血液呈現酸性反應,迫使身體從“骨銀行”中提取鈣質來平衡酸性血液。因此,動物性蛋白質攝取愈多,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便相對增加。
魏勒特認為,現代人蛋白質攝取量已經太多,選用乳制品應該有所節制?!拔覀儾荒芗俣〝z取這么多乳制品是安全的”,魏勒特建議,如果成人遵從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攝取1份乳制品就足夠了。
而且,要留住骨本,拚命吃鈣補充是不夠的,還得加上適度運動。研究發現,跑步或是向上跳躍等運用到身體重力的運動,可以讓人們的骨骼更堅固。
專業看法:運動加上飲食補充,才能留住骨本。
爭論三:多喝牛奶可以保護胃壁
十多年前,牛奶曾被視為保護胃壁的飲食良方。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和乳糖,可以形成薄膜保護胃壁。但有些人喝完牛奶反而覺得胃更痛,后來發現,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會在胃中凝結成塊,導致胃酸分泌增加,讓潰瘍癥狀加劇。
數年前,醫學界已經在胃潰瘍患者的溫和飲食中刪除了牛奶這項。如果有人喝完牛奶兩小時后會有不舒服或胃痛的情況發生,并不建議喝牛奶。
專業看法:牛奶確實可能造成某些人的胃潰瘍惡化。
爭論四:多喝牛奶會“掃性”
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每天超劑量飲用奶制品,就會引起性欲下降。
醫學專家解釋說,任何食物都含有可能造成過敏的分子——抗原。當人體服用食品后,抗原會刺激免疫系統而產生抗體,如果飲食得當,人體自身“管理家務”的運作系統就可能將其掃除一清。而長期超量服用某一食物,人體的這種清掃功能就會被掩蓋,抗體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有可能停留在體內的任何地方,阻塞微血管,妨礙血液的流行,導致性功能降低。
專業看法:這不是牛奶本身的問題,所有食物攝取過量,都有一定風險。
喝到健康的牛奶
爭議不斷的牛奶口水戰尚未平息,更令人憂心的是,自然環境的不斷污染及商業利益的
迅速膨脹,致使乳制品的安全頻頻亮起紅燈——“回奶”、“早產奶”、使用過期原料行徑的一一曝光,讓人們在食用乳制品時不得不小心翼翼。
雖然過量飲用牛奶會導致種種風險,但牛奶的營養價值還是公認的,每天喝1杯~2杯有利于健康,這一點毫無疑義。而保證品質,才是公眾能否繼續放心飲用牛奶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