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于電影院中的營銷活動,透過建設性的娛樂創意,可以讓原本平淡無奇的產品獲得靈氣,有機會成為另一個充滿神秘或驚奇世界的一部分。
借電影的勢,“兇猛”自己。
在“同質化競爭”的汪洋中,能夠被適時適量適口味加入的娛樂因子,其角色很可能就是哈里·波特手中的那根能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杖。
當電影成為一種“時尚事件”,當觀賞電影的場所成為一種品質坐標,其商業價值也就成為接觸獨特消費者的營銷鏈條中最有市場權力的一環。
個性選擇決定細分受眾
電影是一種自主性極強的選擇性消費行為,因此電影觀眾的生活形態和普通大眾不太一樣,他們追求時尚、自由、個性化,追求生活品質和品味,在意休閑生活內容,注重文化層面的享受。他們比較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同時也是比較感性的人。凡是時尚的、流行的、非理性的、高檔奢侈品類都將是他們樂于了解的。
近年來,我國院線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徹底改變了中國影院消費者的結構。
2002年北京第一家五星級影院—華星國際影城開業,票價定在60~70元,華星影城業務經理師福權先生說:“價格就像沙漏一樣,把最有消費能力的觀眾留下來了。”據調查,北京地區真正的影迷(標準為每月至少看一場電影)有50~60萬人,五星級影院吸引的正是這群人。華星影城的最寬銀幕達到24米寬,排距最大達1.3米,五個普通電影廳另外還有數字電影廳、多維電影廳等。同時播放不同的影片。針對高端人群,他們設立了VIP廳,只有34個座位,有自己的休息廳,可以包場,可以點放電影,可以提供結婚紀念日、求婚儀式、生日電影PARTY等個性服務。
“電影院是一個非常需要考慮觀眾個性化需求的場所。”師福權先生說,“這是一群特別的人群。”
兩年前,視野傳媒開始通過發行《影迷》DM雜志來搜集院線人群的資料,數據庫顯示的結果如下:
影院觀眾以15~30歲居多,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女性穩中有升,在文化消費中,女性一般占主導地位。大部分觀眾為單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多為大專以上學歷,學生人群和商業人士居多。電影受眾收入較高,尤其在高收入階層收看電影比例較大。
觸摸消費者心底
“電影的受眾群決定了它是一個分眾媒體。”視野傳媒總經理邢銘先生說。每一個檔期放的電影不一樣,它的受眾就不一樣。情人節檔期里,去看電影的大部分是情侶,年齡大多在二十四五歲。七八月份的暑假檔期放映《馬達加斯加》動畫片,則以十七八歲的年輕學生為主,或更小一些的孩子,由家長陪同。甚至不同影片的受眾也不一樣,《黑客帝國》的“黑客迷”們以三十歲左右、收入較好的白領為主;而喜歡《功夫》的“星迷”們則以年輕學生為主。
“人群越集中越準,定位效果越好,傳播的效果也會越好。” 邢銘先生說,關鍵是找到品牌與電影之間的結合點,就能打動這群消費者。
2005年春節,諾基亞“絕色傾城”三款手機上市,手機定位復古時尚,他們選擇了六部經典的國外老片,在15個城市全國巡演。觀眾走進影院,發現影院已經布置成黑紅白三種“絕色傾城”色調,品牌形象出現在影院的每一個角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電影院正在成為企業跨媒體整合中不可或缺的娛樂介質,找尋品牌推廣與電影的平衡點,讓品牌、影片、消費者三方受益,是電影院中主題式、活動式營銷的關鍵。
活動整合營銷漸成主流
越來越多的廠商認識到影院作為媒介的價值,在《影迷》這本薄薄的雜志里不難找到BOOS、OMEGA這些國際頂級品牌的廣告。影院的媒介形式也日趨豐富,易拉寶、熒光海報、燈箱、連排VCD、LCD廣告等,甚至放映開始燈光熄滅以后,還會有貼片廣告、熒光地貼等。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廣告形式,都不能破壞影院原來的氛圍,給觀眾突兀之嫌,于是有主題的活動營銷被認為是較好的方式。
跨媒體整合營銷,目前企業采用最多。這種形式把電影與其他媒體如網絡等結合起來,同時在影院擺放易拉寶等廣告進行推廣。《黑客帝國Ⅲ》公映時,中國移動“全球通”購買了北京七家影院16場次的電影票,“全球通”用戶網上搶票,上座率達到80%~90%。
實力傳媒整合行銷副總經理張玉儀女士坦陳:“在影院做營銷活動非常費心,效果也非常不同。”
影院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利用起來。張玉儀女士說:“影院有幾個入口,廣告放在哪里最容易看到,又不影響電影院整體的氛圍,這些都要精心設計。”在大堂擺放易拉寶,在電梯間、手扶梯處張貼宣傳畫,把平常做影片宣傳的燈箱換成品牌廣告。必須要針對每個影院的特色,同時要考慮當期放映的電影,找尋品牌推廣與電影的平衡點。
在大廳里等待電影放映的時候,消費者沒有其他特別的事情,可以靜下心來了解產品,這種環境比較適合那些可以試用的產品,如化妝品、汽車、休閑食品、數碼產品等。但是活動不能太復雜,因為消費者不會停留很長時間。最佳的方案是不用太多時間,就能了解產品性能,充分感受產品信息。
2004年情人節,蘭蔻的引力香水上市,實力傳播為客戶規劃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四地上座率最高的影院進行消費者活動,利用情人節的氣氛,進行新香水的試用于促銷,觀眾反響非常積極。
追求品牌、影片、消費者三贏
如果是品牌與片商的長期合作,將影片推廣、品牌推廣與影院活動結合起來,才是真正考驗品牌推廣公司的組織能力。這需要進行長期的整體規劃,首映式、影迷見面會、影片推廣會也被利用起來,但影片和明星總是這些場合的主角,如何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就需要事先細致的規劃和安排,要讓品牌、影片、消費者三方受益,同時利用媒體將傳播的半徑擴大。
也有一些企業他們選擇電影院干脆就與電影無關。可口可樂第五輯廣告片的發布會在北京華星影城舉行,影城1~4層全部被可口可樂廣告裝飾一新,影院優良的設施讓可口可樂8分鐘的廣告片取得令人震撼的效果,接著SHE、于文樂等眾星輪流上場獻歌,場面宏大火爆,令一眾“粉絲”High到再也忘不掉可口可樂。
作為非傳統營銷領域的電影院正在成為品牌宣傳與產品推廣的“另類窗口”。一項來自新加坡的調研稱,2005年上半年電影院廣告在整體廣告下降8%的情況下上漲了42%。按照目前國內市場的勢頭,相信同樣的“媒介大片”在不久之后即會在我們身邊上演。
相關鏈接
與電影結合的營銷方式
∠電影貼片廣告/電影隨片廣告
∠片方貼片廣告:片方在影片的制作和發行過程中與廣告主的合作
∠發行方貼片廣告:發行方在影片制作完成后的發行階段,以招商的形式與廣告主合作
∠院線貼片廣告:在影片的院線放映過程中,局部院線與廣告主的具體合作,一般適用于地區性廣告主和產品
∠影院貼片廣告:影院在放映影片時,與當地廣告客戶的合作,多為推廣當地的實際商品
∠植入性廣告:在電影衍生多媒體傳播方式中投放
∠電影活動:在影片發行宣傳過程中的搭載廣告
∠搭載影片的前期宣傳過程,采用電視娛樂節目、DM、平面廣告投放、戶外廣告投放、網絡媒體炒作、公交站臺海報、地鐵宣傳招貼等手段,在短時間內,隨著影片搭載廣告信息
∠搭載影片發行的活動推廣,搭載片方組織的宣傳影片的各類公關活動如:新聞發布會、首映式、明星見面會等
∠搭載影院陣地宣傳,主要宣傳載體為放映場地、影院張貼海報、影院公告牌廣告、影院場地橫幅、現場派發DM、贈送觀眾的宣傳禮品等現場宣傳品
∠影片后期的電影品牌性產品
∠非影院傳播的影像制品:包括影片的VCD、DVD制品、網絡下載及在線播放搭載的廣告、電影海報等平面印刷品搭載的廣告
∠電影衍生產品:以電影內容為題材的商品。例如,以電影人物為原型的電影玩偶、模型,電影劇本改變的影視小說,電影宣傳所帶動的時尚消費品—服裝、火機等,都可以作為廣告主的載體
∠電影DM雜志及電影卡
成功案例
∠諾基亞海報傳單《星球大戰》全國院線發布
∠伊萊克斯《指環王1》全國貼片廣告
∠《哈利波特2》奧利奧餅干部分城市貼片廣告
∠《英雄》中國移動全國院線整合營銷
∠《星球大戰》BossiniT恤衫全國院線整合營銷
∠百事可樂《英雄》貼片廣告
∠《哈利波特》高樂高食品全國院線整合營銷
∠好麗友《一見鐘情》情人節檔期全國院線整合營銷
(以上資料由視野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