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表,而身高是其中很關鍵的一點。男人都希望自己高大魁梧,女子則夢想擁有修長的身材。在求職、擇偶的時候,完美的身高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于是,一旦碰到孩子不長個兒的情況,家長就寢食難安,恨不得滿世界地去尋找“長高”的良方。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市場上一些宣稱能幫助孩子“快速增高”的保健品或器械銷路這么好了。但使用的結果又如何呢?可以這樣說,失望的是大多數。有的父母為了能讓孩子長高,花了數千甚至上萬元,結果孩子的身高依然如故,致使一家人一次次從希望的顛峰摔到失望的谷底。而前段時間,媒體又爆出了一條驚人的消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表聲明稱,從未批準過任何有助增高的藥品。這對天天盼望著孩子長高的家長來說,不啻是當頭一棒。那么,難道就沒有辦法可幫助孩子增高了嗎?倒也不必那么悲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內分泌科沈永年教授告訴記者,只要遵循科學的方法,孩子的身高還是有希望更上一層樓的。
門庭若市的增高門診
一來到沈教授的診室前,那長長的候診隊伍讓記者大開眼界。細細數來,整整有40個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等著就醫。于是,記者和他們隨意攀談起來。人群中,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服用增高藥的經歷,但卻始終沒有效果,這才專程前來求助于沈教授。一位母親說,兒子今年已經14歲了,身高卻仍停留在1.5米左右,一年多來都沒見長,她為此非常著急。聽說沈教授這里有辦法測出孩子能長多高,故而特意帶著兒子從浦西趕來。這位母親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現場的多位家長都想知道孩子的預期身高。那真有這樣的預測方法嗎?趁沈教授休息的間隙,記者向他提出了這個疑問。
預測公式的誤差很大
時下,在網絡上流傳著一些身高的預測公式,將父親和母親的身高代入其中,經過一番計算就能得知孩子日后可長到多高。這樣得到的結果有多大可信度呢?沈教授明確地表示:“誤差很大。”這個公式僅從遺傳角度出發來測算,而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后天的環境就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3項檢查綜合評價孩子的生長潛力
據沈教授指出,目前仍沒有一種方法能夠精確地預知孩子今后能長多高,現代醫療技術能做的就是評價孩子的生長潛力。所以,每個因身高困惑而求治的孩子,首先要做3項檢測——手腕X光攝片、生長素測定以及甲狀腺功能檢測。第一項檢測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孩子的骨齡,看看還有沒有繼續生長的空間。后兩項則是促進生長激素的測定,通過評估,就可以知道孩子現在的生長速度。然后,再結合孩子現階段的實際身高,便能大致判斷孩子的生長潛力了。
母親的遺傳作用占主導地位
在人體生長的過程中,遺傳因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具體地說,也就是每個人的生長素分泌量、激素受體的水平和蛋白質、糖、脂肪等三大物質代謝的程度取決于父母。據沈教授介紹,單就身高這個方面來看,母親的遺傳作用占據主導地位。即使孩子的父親個子再高,要是母親矮小的話,那孩子日后長得魁梧的幾率就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