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產科醫生建議:孕婦每天晚上應在10點之前就寢,滿滿當當睡足8小時~9小時。可事實上,許多準媽媽往往由于多種因素而無法順利入睡,導致煩惱無數。讓我們共同來尋找失眠的原因和對策,為你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生個健康的寶寶。
丟失睡眠ABC
A.妊娠反應。對于一個女性來說,在期盼孩子呱呱墜地的10個月中,在喜悅的同時,也會有不少憂慮和煩惱。在妊娠6周以后,孕婦就會出現食欲減退、偏食、惡心、嘔吐、頭暈、倦怠等,稱之為早孕反應。到第13周~14周時,睡眠就會明顯減少。而在妊娠的后12周內,由于胎兒增大,宮體積日漸膨脹,多會表現入睡困難,夜里睡眠明顯減少。
B.各種疼痛。孕期有幾種疼痛往往是引起失眠的主因。先說頭痛。少數孕婦會出現一種日趨嚴重的疼痛,有時還伴有嘔吐,睹物視人模糊,同時出現下肢水腫、血壓升高、尿中有蛋白等癥狀,這就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再說胸痛。多發于肋骨之間,疼痛的部位不固定。這是由于懷孕引起的缺鈣,或由于膈肌拉高造成胸廓膨脹所引起的。又如胃痛。由于消化道肌肉蠕動減慢,使胃有飽脹不適感,還因胃返酸不斷和灼痛,從而導致失眠。還有腹痛。有的孕婦,尤其子宮后傾的,在懷孕初期感到骨盆區域有一種牽引或下墜感。倘若懷孕期下腹痛較劇烈,日益增大的子宮進入骨盆,還會引起髖關節疼痛,造成夜間覺醒多,睡眠少。
另外,隨著懷孕時間的增加,孕婦會感到身體沉重,站立或步行時為保證重心前移的平衡,必須挺胸凸肚,雙腳外八字分開,這就造成了腰部脊柱一定程度的前凸彎曲,引起脊柱性腰痛及睡眠不好。
C.臥位姿勢。孕婦長期采用仰臥位入睡,久之可形成失眠,因仰臥位時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下降。這時,有些孕婦可突然發生胸悶、氣急、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癥狀,甚至出現血壓下降、休克,即“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此外,當長時間仰臥導致血壓下降時,通過壓力感受器的作用,引起交感興奮,并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從而造成血壓急劇上升,即“仰臥位高血壓綜合征”。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會對孕婦的睡眠產生不利影響。
專家支招:
1.調適心態
孕婦在精神和心理上都比較敏感,對壓力的耐受力也會降低,常會產生憂郁和失眠。這是由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引起的。對孕期影響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黃體酮,有報道指出,情緒不穩、壓力過大會使胎兒早產或出現視力、聽力和智能的缺陷。因此,適度的減壓調適以及家人的體貼與關懷,對于穩定心情十分重要。如孕婦平時可聽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看些愉悅身心的風光片,進行放松訓練,或請醫生幫助,運用心理療法等,以緩解失眠問題。
2.糾正睡姿
妊娠晚期是指8個月~10個月之間,此時采取左側臥位,可糾正增大子宮的右旋,減輕對髂和腹主動脈的壓迫,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對胎兒的供血量,有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同時對睡眠也有利。
3.提防過敏
過敏是比較容易忽視的失眠因素,尤其是對食物的過敏反應會造成免疫系統的負擔。
有的人可能知道,自己吃了某些食物馬上引起皮膚發癢起疹子,只要把這些物品排除在菜單之外就行了。但還有一種稱為遲發性過敏反應,是長期重復攝取某種食物所致,比如牛奶、乳制品、雞蛋、芝麻等,癥狀不十分明顯,常見的有失眠、焦慮、頭痛以及肌肉關節酸痛等。因此,孕期要特別注意食物的選擇。
4.消除抽筋。許多孕婦常會發生抽筋,這也會影響到睡眠的質量。醫學認為,抽筋大多與睡覺姿勢有關,通常腳掌向下時較易發生。另外,也可能和局部血液循環、血液酸堿度有關。一般正常的血液是處于微堿性,如果情緒不穩定、飲食中甜食和肉食過多,都易讓血液偏酸性,引起電解質的不平衡,造成局部肌肉抽筋。
孕婦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性蛋白質、精淀粉(如白面包、白米飯、甜食等),都能減少血液酸堿度的不平衡問題。萬一發生抽筋,也可請丈夫進行熱敷和按摩,以緩解抽筋的痛苦,早點入睡。
5. 緩解疼痛。孕婦在某些時候會出現各種疼痛,而這些不適感又不能完全擺脫,這就需要在專家的建議下采取一些措施:如腰背疼,在撿東西時,注意彎曲膝蓋。不要提重物。坐時可用墊子,墊在背部的凹處。還有頭痛,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安全的止痛藥物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6.均衡飲食。飲食習慣的改變也會影響孕期睡眠的好壞,因而均衡的飲食很重要。應盡量避免選擇影響情緒的食物,例如咖啡、茶、油炸食物等。食品中的飽和脂肪酸會改變體內的激素分泌,造成很多不適,更不應食用。
助眠小食品
醫師建議,準媽媽只要在入睡前3小時吃些東西,大多能提高睡眠質量。具體可選擇一份主食、一份奶類以及一份蛋、豆、魚類。可在下列食物中任選一份:
面包1片,牛奶或豆漿1杯(240毫升);
蘇打餅干2片~3片,發酵乳1杯或雞蛋1個;
中型饅頭1/3個,或豆腐(80克~140克);
玉米1/3根,或肉類30克;
綠豆湯(綠豆占1/4碗),或魚、肉30克;
米飯1/4碗(約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