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如何服務經濟建設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已經走過二十年不平凡歲月。1985年春,共青團中央成立中國青年企業管理者協會,1987年更名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二十年來,中青企協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并與祖國一起成長。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47個團體會員、近3萬名個人會員、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社團組織。
二十年來,中青企協始終遵循“服務黨政工作大局,服務青年企業家成長成才”宗旨,凝聚和引導各級青企協組織和廣大青年企業家跟著黨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服務經濟發展
在黨和國家出臺每一項關乎國計民生重大發展戰略的時候,共青團都感知敏銳,走在前列。年輕的中青企協積極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走進西部、挺進中原、情灑黑土地,一串串足跡實實在在、落地有聲。
2000年3月,100多名青年企業家匯聚塞上江南銀川。短短幾天,達成合作協議118項,協議投資額17億元。“中國青年企業家西部行”,由此有了個漂亮的開場。
同年12月,中國青年企業家廣西經貿考察活動在北海啟動。剛到北海,精明的企業家們就發現,接待用車是從賓館、機關抽調的。開幕式一結束,馬上就有5家企業找到北海有關方面,希望合作成立旅游車隊。北海尚未開通管道燃氣,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從中發現商機,一項總投資3億元、供氣12萬戶的合作項目順利談妥。
西部大開發,企業是主體,青年企業家大有用武之地。參與西部大開發的過程,既是回報社會、服務人民的過程,也是自身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過程。陜西、內蒙古、新疆,“青年企業家西部行”吸引了1380多人次參與,合同金額近90億元。
2003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2003年4月,團中央和中青企協啟動實施了“青年企業家東北行”,先后組織360多名青年企業家積極赴哈爾濱、大慶、沈陽、大連等地考察投資,取得豐碩成果,簽訂合同10項,合同金額5.25億元,有力促進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從2003年底以來,還先后三次組織青年企業家赴國務院確定的經濟轉型試點城市遼寧省阜新市進行經貿考察,伊利集團奶源基地建設項目已建成投產,有些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有力促進了阜新市經濟建設。2005年5月,在中青企協吉林經貿考察活動中共簽訂合同項目10項,合同金額達34.8億元,這次是東北行經貿考察活動中簽訂合同金額最多的一次。
崛起的中部,同樣吸引著青年企業家的目光。2003年9月,“青年企業家三峽行”經貿洽談活動啟動。同年11月,300多名青年企業家奔赴江西、湖北。
2004年,團中央和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在籌備召開中國青年企業家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的同時,精心組織青年企業家湖北經貿考察活動。中青企協秘書處在大會召開之前組織兩批經貿考察小分隊到湖北考察并進行項目對接,動員廣東、浙江、山東等地青企協組織到湖北開展經貿考察,同時授權湖北團省委、省青企協以中青企協名義赴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地招商引資。這種走出去、請進來“雙向互動”的活動方式,大大提高了青年企業家經貿考察的效率,使青年企業家湖北經貿考察活動結出累累果實,共簽訂合同項目6項,合同金額48億元,其中,一期合同金額22億元;簽訂合作協議項目15項,協議金額40.54億元。其后青年企業家分別赴湖北省宜昌、黃岡兩市進行經貿考察活動,簽訂經貿合作協議3項,協議金額2.4億元;在黃岡達成7個合作意向,金額13.5億元。2005年6月,在安徽召開中青企協九屆二次會長辦公(擴大)會議期間進行的經貿考察活動,就達成了20億的合作意向,并已轉化為合同全面落實。一系列務實高效的經貿考察活動,展示了中國青年企業家創業報國的良好形象,得到黨政領導和有關方面的高度評價。
由中青企協組織的青年企業家“西部行”,“東北行”、湖北、江西、重慶、安徽等地經貿考察活動,有力服務了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截至2005年10月底,簽訂合同金額170.65億元,80%以上的項目已經落實。
服務社會進步
青年企業家走到哪里,不但創業投資,還撒播文明星火。
在組織經貿考察系列活動中,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重視動員廣大青年企業家投身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弘揚社會新風。在“西部行”活動中,組織青年企業家在陜西延安捐建了一萬畝“中國青年企業家世紀林”,為新疆和三峽庫區捐建了9所希望小學,為青海基層團組織實施“縣縣上網工程”捐助了100臺電腦,有力地服務了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和基礎教育事業。2004年5月,協會組織會員為“鄧小平青少年科技創新基金”捐款500余萬元,為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做出了積極貢獻。還廣泛動員會員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抗擊非典期間,全國20多個青企協采取多種方式,向會員企業普及、宣傳科學預防和治療非典的知識,組織會員企業向抗擊非典的醫務人員捐款捐物達4000多萬元。2004年底,東南亞地震和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在這場全人類的災難面前,各級青企協組織和會員積極行動,廣泛動員,捐款捐物達80萬元之多,與地震和海嘯受災國人民同舟共濟、共赴時艱,表現出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2005年1月,響應胡錦濤總書記號召救助特困大學生,捐助400萬元。
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是保持企業和社會穩定的關鍵,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的保證,已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千方百計抓的頭等大事。為了配各黨和政府再就業工程的實施,中青企協和各級青企協也積極參與到促進青年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中去。2003年4月以來,依托“中國青年創業網”定期舉辦“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網上招聘大會”,600多家企業累計提供14萬個崗位,上網點擊率32萬人次,頁面訪問量61萬人次,有一批下崗青年通過網上招聘大會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招聘大會的成功舉辦,既服務了青年的就業需求,又滿足了青企協會員單位的人才需求,在廣大青年和用工單位之間搭起了低成本對接的平臺。2005年1月,為大學生提供了1050個就業崗位。同時,各級青企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配合共青團中央組織實施的“工崗快遞”行動,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等省(市)青企協協調會員企業為對口聯系地區下崗失業青年和城鎮新增青年勞動力、農村富余青年勞動力提供了7000多個用工崗位,以實際行為黨和政府分憂解愁。
服務青年企業家成長
各級青企協組織高揚服務的旗幟,加大組織培和對外交流的工作力度,為青年企業家成長發展提供了切實有效服務。
中青企協聯合有關高校對青年企業家進行在職學歷教育,為更多的會員提供了較為系統的學習機會。在聯合吉林大學經管學院對青年企業家進行在職學歷教育的基礎上,中青企協又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聯合舉辦“北京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中青企協實驗班”。同時,舉辦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班和研討活動。2002年12月,舉辦了“第27期企業廠長經理經營管理研究班”,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對青年企業家進行了宏觀經濟形勢、企業管理知識等方面的培訓。2003年11月,舉辦了以“青年企業家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主題的 “中國青年企業家論壇”, 300余名青年企業家參加。2004年2月,舉行“MBA與青年企業家成長”座談會,取得了良好效果。2005年4月,首屆中國青年企業家發展論壇成功舉行之后,又相繼舉辦了二、三、四、五屆中國青年企業家發展論壇和啟動了對話世界知名企業活動,在廣大青年企業家中形成了很大的反響。為幫助廣大會員及時了解財經、政策等方面信息,與有關媒體合作,向廣大會員贈發經濟類報紙和刊物。
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評選、推薦、表彰活動是激勵青年企業家成長成材的重要途徑。許多地方青企協對涌現出的優秀青年企業家進行了表彰,通過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激勵廣大青年企業家奮發成材、建功立業。各級青企協組織還充分利作新聞媒介,大力宣傳青年企業家的典型事跡,為青年企業家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不斷提高會員企業的發展能力是最好的服務。為在“市長——市場——企業家”之間建起一條快速通道,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可謂盡心竭力。對此,北京帝恒集團總裁、中青企協副會長曾鈁深深受益,也最有發言權。
帝恒集團以經營房地產和能源投資項目為主,上個世紀90年代初,曾在廣西開發房地產,后來的宏觀調控讓他的項目下馬。2000年,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率領中國青年企業家西部行廣西經貿考察團踏上這片紅色土地。曾鈁也是其中一員。他說,團中央領導同志的出席,優化了活動環境,地方黨政領導十分重視,黨政主要領導同志出面接見并經常督辦解決投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參加“中國青年企業家西部行——廣西經貿考察活動”后不久,曾鈁一口氣簽下來賓、百色兩個城市的天然氣建設工程建設合同,合同金額達1.8億,隨著時機的成熟,還將投資4-5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將達到5個億。中國—東盟貿易博覽會永久會址選定廣西南寧,再次為中青企協和廣大青年企業家提供了一次重大機遇。廣西團組織在“中國-東盟經濟園區”內建設“青年工業園”。經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牽線搭橋,曾鈁承擔了工業園2.7平方公里的廠房、道路等基礎施建設。目前各大項目已經開工,三期預計投資25億元左右。
回憶起參與中青企協工作的日子,曾鈁說,帝恒集團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迅速成長為一家有一定規模與實力的企業集團,這都離不開中青企協提供的服務、搭建的平臺。經過中青企協的提供的業務培訓交流、走出去、請進來的服務,自己開闊了視野,借鑒了國內外成功企業的運作經驗,企業經營行為由盲目走向自覺。參與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的過程,也是成就企業和個人的過程。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國企業既面臨著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也面臨著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的嚴峻挑戰。為幫助廣大青年企業家抓住機遇,更好地利用國內和國外兩種資源,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實現更大發展,協會為青年企業家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積極牽線搭橋。成功接待 “中越青年友好會見”越南企業家代表團,組織青年企業家赴澳門參加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成立25周年慶典,成功舉辦 “中韓青年企業家經濟研討會”,組織青年企業家赴澳門參加青年企業家協會成立典禮,組織 “中國青年企業家越南訪問團”對越南進行友好訪問,在越南河內市、胡志明市就建立“中越青年工業園區”進行實地調研。通過這些活動,擴大了青年企業家的交流渠道,開闊了青年企業家的視野。在加大對外交往的同時,中青企協注重協會內部交流工作,以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青年企業家聯誼活動,增加了協會凝聚力。通過中青企協的有效服務,廣大會員事業舞臺進一步拓寬,企業發展突飛猛進。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協會持續發展的能力,是提高協會服務發展能力、服務青年企業家學習成才能力、服務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和服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的基礎。為此,中青企協先后成立了文化教育產業委員會、信息產業委員會、MBA專業委員會等15個專業委員會,制定了《專業委員會工作條例》,為相同行業會員之間的交流搭建了平臺。各專業委員會競相開展活動,使協會活動異彩紛呈,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擴大了影響。同時,中青企協秘書處加大服務力度,提高服務能力,與部分五星酒店簽訂向中青企協提供特別優惠的協議。加強會員發展管理工作。下發了《會員發展工作暫行條例》,規范了會員入會程序,加大了會員發展力度,目前全國各級個人會員達3萬人。加強調查研究工作。通過下發調查問卷、開展實地調研等,系統了解地方青企協的工作情況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為工作決策提供了依據。加強協會信息化建設。目前中國青年企業家數據庫已經完成。協會網站(www.cyea.org.cn)順利實現改版,改版后的網站更加人性化,充分體現知識性、互動性、時效性、可視性,大大提高了協會的信息化水平。
(作者系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