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的VC是否能抓住中國市場的新機會?
2005年的8月應該是Draper Fisher Jurvetson ePlanet風險投資公司、IDG等風險投資公司負責百度項目的經理長吁口氣的日子,因為他們能從這個項目中成功退出了。
而與百度、GOOLE等投資人的高額回報形成對比的是,更多公司在中國的一些風險項目并不理想。
前赴后繼的VC
據創業投資研究與顧問公司Zero2ipo清科的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上半年,共有81家國內相關企業獲得總計4.02億美元的創業投資,投資額較去年同期下降8.1%,較去年下半年下降13.8%。
中國市場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VC這一行業本身的特點就是高風險高回報。軟銀亞洲基礎設施基金(SAIF)的合伙人周志雄告訴記者,在風險投資這個行業中存在的不是“80/20原則”而是“90/10原則”—10%的人賺走了90%的錢。曾經有過的互聯網熱潮將VC們的熱情升到了沸點。“當時我們都在搶項目,有些項目的投資周期被大大壓縮,有的只有4個月,沒有什么人愿意花時間去調研。”一位投資人認為互聯網泡沫期將VC帶入了一個非理智狀態。
不過中國市場對VC仍有強大的吸引力。在軟銀亞洲基礎設施基金(SAIF)的總裁閻炎看來,龐大的市場和低廉的技術工人成本是中國企業對于風險投資更具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從宏觀上看,中國擁有最大的有線和無線通訊市場,而且據他預測,由于相對成本較低,中國在未來的5到10年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根據數據,目前經濟增長的70%是由IT產業推動的,而中國恰恰有世界上最大的IT市場和最低廉成本的技術工人。 “我們目前有四個項目,有兩個項目已經完成了,一個是電視家庭購物的企業橡果國際,還有一個是歡樂傳媒,接下來是一個關于流媒體解壓的項目,總額在9100萬美金左右。”據SAIF相關人士介紹,他們目前發展的兩個大熱點是IPTV和手機電視。
從清科提供的調查數據可看出,在2005年上半年,IT產業仍是最大贏家,占到總投資額的53%和投資案例總數的63%。其中,電信行業最受青睞,共有16家企業獲得總計1.29億美元的投資,占總投資額的32.1%和投資案例總數的19.8%。互聯網行業升溫十分明顯,投資案例數位居第一,達到19個,超過去年全年的投資案總數。
另一項由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和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聯合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有20%的美國風險投資公司計劃在今后5年內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尚待完善的市場
“中關村上空飄著上百億的資金落不下來,因為中關村不同的資金之間不能夠順暢的交換,不同的要素不能夠置換中國的創投市場。”7月21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總裁熊焰在2005中國創投融資發展高層論壇上的一番話顯得有些無奈。這樣的情形在中國市場中具有普遍性,而這也正是VC們必須面對的市場環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副院長沈丹陽認為,中國創投市場最重要的問題是信息不對稱制約了創投業發展,加大了風險投資的風險。這主要表現在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資金信息的不對稱。風險企業家比風險投資家更了解本企業的具體項目和價值。因為風險企業一般都是新生企業,沒有很多的業績,這就加大了風險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二是后來的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比如說風險投資家擁有大量的私人信息,他們了解自己的能力;而作為外匯的投資者,在選擇風險投資家之前,不能夠獲得風險投資家的完整信息,同時投資者對其所選項目的也不能得到完整的信息。
另外,在政策層面上,國家一些相關政策的出臺也在直接或者間接影響風險投資的市場。今年上半年出臺的《關于完善外資并購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11號文)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境內居民個人境外投資登記及外資并購外匯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29號文),這兩個旨在維護國際收支平衡,應對日益嚴重的資本外逃和逃稅現象而施行的強化外匯管理手段的文件,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創投市場的發展起了負面影響。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單祥雙曾經這樣比喻:“文件出臺之前,私營企業通過設立殼公司到境外上市就像一條路上,雖然沒有交通規則,人車牲畜混雜其間,盡管擁擠甚至出現交通事故,畢竟讓很多人到達了目的地。文件出臺后,等于設定了交通規則,但沒有實施細則,于是這條路就被封了。包括外資和本土的創投機構使用外匯投資的項目都會遇到這一問題。”
創業版的“難產”也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大因素。繼2001年創業版上市炒得火熱之后,今年“創業版”又被反復提起。據了解,現在科技部的創新基金支持了2100個企業,對這2100個企業進行數據調查,最后得出的結論是這些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體系,所有的指標都優于現在中國的1300多家上市公司。科技部為了慎重起見從2100家企業篩選出1/3的企業。王松奇認為如果這700家企業在將來的中小企業板一開始就能全流通的話,就是一個新式的創業板。但談到創業版未來的時候,王松奇好象對前景并不樂觀:“也許還需要三四年我們才能看到創業版的上市。”但他也表示政府將進一步進行財稅改革,解決創業投資公司雙重征稅的問題,并完善創業投資的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據他透露,經過近兩年來的協調和溝通,目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已經開始準備在稅收上給中國的創投企業極大優惠。另外,人民銀行近期也在緊急設計金融保障方案,而它的核心就是創業投資體系,即為創投體系吸納更多的資金,還包括一些在稅收上的政策設計等。
進化的VC
經過在中國市場近十年的打磨,VC們正在逐漸發生改變以適應這一市場。
首先是投資方向上的改變。曾經投資了證券之星等網絡公司的上海聯創投資管理公司目前更關注醫藥、環保等傳統行業,他們的標準就是選擇高成長行業。無獨有偶,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范圍很廣,包括軟件、新材料、數字電視、教育等多個行業。
其次是投資理念上的轉變。VC們由投資價值第一向風險控制第一轉變。中科招商總裁單祥雙稱,創業投資公司從一定的角度來看,是一個嚴重的“資源”依賴型企業,通過對資源的整合,以智力和知識提供增值服務。在他看來,中科招商做項目,風險控制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投資價值。
另外,在投資時間的選擇上,VC更傾向于后期投資。過去的的風險投資是投給現在沒有利潤,而3~5年后會產生巨大利潤的企業。現在風險投資公司變得很謹慎了,硅谷的一位風險投資商明確表示,他們投資一是看方向,另一個是看這個企業是否連續3年有利潤。在2004中國創業投資年度排名中,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眾望所歸,摘取了“2004年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的桂冠,其總裁閻焱同時獲得“2004年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稱號。軟銀亞洲基礎設施基金(SAIF)擁有11億美金的規模,出手一直十分謹慎,他們對盛大公司的投入就是個很好的例證。當年該基金一次性投入了4000萬美金, 正是看中了盛大的巨大潛在價值。盛大此時早已度過了種子期,SAIF的投入只能算是后期投資。從該項目中他們獲得了近15倍的收益。周志雄稱他們一般會選擇低風險甚至零風險的項目。這樣的投資選擇使SAIF成為風投公司中的佼佼者。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VC們不再像過去一樣只關注資本層面,而是積極參與公司的管理。知情者稱,過去曾經發生過被投資企業的管理層利用職務之便將公司資金洗入個人創辦的企業這類事件。中科招商總裁單祥雙認為,風投企業需要與被投資企業的管理層進行多次溝通,這種溝通非常關鍵,不僅是為了控制道德風險,同時還可以及時了解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