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種養也要新知識
對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說,種地、喂豬,哪樣不會?只要舍得下力氣就行。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即便是從事種養殖業的傳統農民,光有力氣已經不夠了,農民朋友還得學會用腦子,靠知識。
羅登強是個新聞人物。
他是大足縣第一個做對外貿易的農民,是農業部授予的“學科學用科學標兵”,他的“荷花山莊”被譽為“全國最大的田園式荷花觀光基地”。
“荷花山莊”由當初的180畝擴大到現在的580畝,荷花品種增加到520多個,年收入380多萬元。這背后,折射出一個當代知識型農民對科技的追求。
1976年,羅登強高中畢業后,回到農村從事農業生產。
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不掙錢。羅登強不滿足于這種生活。
一天,羅登強路過龍水街,發現路邊擺放著數十盆鮮艷欲滴的荷花,十分惹人喜愛,買者絡繹不絕。賣主叫陶德君,是一個栽養荷花多年的“土專家”。
20天后,羅登強徑直來到陶家,買了10000多元的荷花和種子。從此,羅登強開始了他的“荷花山莊”之夢。
沒有特色,就沒有賣點。一方面,羅登強從新加坡、日本、埃及、法國等國家和地區引進上百個新品種;另一方面,通過雜交選育法培育新品種。幾年來,他結合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先后成功培育出荷花新品種200余個。
“雅育紅一號”新品種是羅登強的杰作。這個歷時5年方才“分娩”的新品種,比常規品種更鮮艷,花姿、花態千嬌百媚,從而獲得了全國荷花新品種二等獎。
一批新品種的誕生,為羅登強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經中國荷花協會引介,新加坡以每枝16美元的價格向羅登強購買了6000枝“西施睡蓮”,成交額近10萬美元。目前,他已有5萬多枝各類荷花出口法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荷花種植技術的成熟,羅登強對“荷花山莊”培育的品種已不“感冒”。因為,山莊的荷花都在夏季盛開,到了秋冬就顯得冷寂蕭條。
有沒有辦法讓荷花常年盛開?躊躇滿志的羅登強,做起了航天育種的美夢。
去年底,羅登強通過大足縣科委,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達成協議:借助先進的太空育種新技術,分批把300個荷花品種送入太空育種!
這在全國是一個創舉!
說到這個創舉,也是被逼出來的。2002年,羅登強從廣西引進“太空蓮”種植,雖說與一般的荷花比較,其花朵又多又大又鮮艷,但仍受季節的影響,沒有市場。
借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進行航天育種,用羅登強的話說,就是“要培育出一年四季花開不敗的新品荷花種,讓盛夏燦爛的荷花在寒冬也花滿園”。
羅登強用年租金近50萬元租賃了700畝土地,正著力打造一個現代化的航天育種中心。今年1月,他從成都購進了建大棚溫室的專用材料,先期投入10萬元建設1000平方米的大棚,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夢想即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