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立的反腐保廉預防體系共包括7套制度:合理配置權力、健全公共財政、完善用人機制、完善廉政法規、健全監督機制、加強教育防范、強化組織保障。有人形象地稱之為“七大關卡防腐敗”。整個體系突出了一條主線:管好“權、錢、人”。制約權力,使人不能腐敗;提高覺悟,使人不想腐敗;有效監督,使人不敢腐敗。
反腐保廉預防體系的創新內容很多,其中有三大舉措尤其引人注目。
統一公務員崗位津貼。去年7月,深圳市紀委、監察局查處了該市某系統違規發放錢物等問題,向全市作了通報,并對有關責任人進行立案調查,嚴肅處理。這次處理的依據就是《深圳市直機關統一崗位津貼規定》。以前,和全國很多地方一樣,深圳存在著不同部門公務員待遇不平等的問題,一些實權部門的公務員一方面享受國家發放的工資,人們俗稱為“皇糧”,一方面又獲得部門靠收費或亂收費設立的“小金庫”中的錢物,被稱為“雜糧”。由于行政收費與行政人員福利掛鉤,亂收費問題屢禁不止。2002年7月,深圳全市統一公務員收入,同級別公務員因任職部門不同而待遇不同的問題得以解決,多少年來暗中存在的“小金庫”一朝被端掉,各種收費一律上交財政,違規責任人就地免職,嚴重者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專項預防“腐敗高發區”。“對新聞媒體揭露出的問題,主管部門應當在7日內進行全面調查,并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這是《深圳市預防職務犯罪條例》中的明確規定。該條例在全國地方性法規中率先提出了在“腐敗高發區”實行專項預防的措施,將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權寫入法規,給予法律保障,借鑒香港的經驗,把預防職務犯罪作為學生的必修課。這項工作已經進入立法程序。對“腐敗高發區”實行專項預防,明確了檢察、監察、審計部門專項預防的范圍。
構筑政府與群眾互動平臺。深圳市民包括外來打工者,和市領導對話的渠道越來越暢通。去年8月31日,深圳市市長李鴻忠在深圳電臺“民心橋”節目的直播現場,通過電波與一位市民進行熱線對話。李鴻忠:“對黃田治安不盡如人意,我也早有耳聞,你剛才提的問題,我們會認真調查嚴肅處理。張先生,你就觀察效果吧,看看李市長在廣播里當眾向市民承諾后有沒有效果,好不好?”“民心橋”對話節目,每個星期開辦一期,每次一小時。它是深圳市紀委、監察局與深圳廣播電臺聯合主辦的大型熱線節目,也是構建預防體系的新嘗試,目的是拓寬和建立一種發現機制和快速處理機制,構筑一個政府與群眾之間互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