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瀏覽器、即時通訊、定位……隨著手機功能的越來越多,手機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復雜,從1996年的500多K到現在的十幾兆、幾十兆應用,在2.5G、3G時代,手機就是一個小PC。就像PC需要管理和升級一樣,手機上的Linux、Symbian智能操作系統也需要經常性的管理和升級。然而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只有少數廠商能夠提供這項技術,也只有少數運營商在運用這些技術。
所以你會看到,在中國用智能手機最大的煩惱就是經常死機,并且需要自主去網站上尋找升級,對于那些對IT不是很熟悉的人來說,最簡單的對策就是干脆不用這些復雜功能,智能手機成了一個奢侈的裝飾品。對于運營商以及設備商來說,移動設備領域的故障率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費用的一項巨大支出,大約每個故障設備成本支出約為20到70美元。目前10%的設備在未來幾年中面臨軟件缺陷、用戶投訴、裝置返工,甚至完全召回等情況。
顯然,這不是設備商和運營商希望看到的,當他們費盡心思開發出各種應用刺激手機上的數據消費,拯救ARPU值時,一個技術性的問題成了瓶頸。開始的時候,日本NTT DoCoMo的做法是讓用戶把手機拿到維修店去,由專業技術人員幫助管理和升級。然而,這對運營商和用戶來說都是費時費力的做法,既然PC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維護,手機為什么不能通過無線網絡實現管理呢?
在2000年至2002年間,用空中下載方式的軟件更新被認為是不可能的。9.6K/S的無線網絡讓人無法接受,而且也缺乏SSL支持、數字簽名和證書等網絡安全保障。隨著網絡帶寬的增加以及行業標準的建立,在日本、美國,一家名叫創道軟件(InnoPath)的公司正在幫助運營商一項一項地實現無線管理智能手機的功能。
手機上打“補丁”
2004年3月初,日本NTT DoCoMo用戶投訴3G FOMA N900i手機出現問題,而當時此款手機僅上市一個月。這一系列手機包含了很多非常先進的功能,如視頻、多媒體閃頻掃描儀、HTML 郵件、可拍照、攝像以及視頻游戲等。3月7日,NTT DoCoMo宣布在該系列手機中存在軟件缺陷,并表示已售出的16萬部該款手機都存在“重新啟動缺陷”。不過就在3月5日,NTT DoCoMo已經將軟件升級發送給了16萬名用戶,用戶可以立即安裝下載缺陷軟件修補程序,既不用去商店,也不用與客服人員進行交涉。除了軟件缺陷,該公司還通過在線方式對現有庫存產品進行了升級,在商業網點對軟件進行重寫使得N900i系列手機得以繼續銷售。
幫助NTT DoCoMo渡過難關的就是創道,它提供的空中下載OTA技術(Over The Air Technology)避免了召回這16萬部手機的損失,在這項技術上創道已經擁有四項專利。創道前身是動昂科技,1999年成立于硅谷,是全球最早從事智能手機管理的公司,他們將其稱作“移動終端設備的管理”。從公司成立之初,創始人彭羅生就明確劃出了固件更新、配置更新、遠程診斷、功能更新和虛擬用戶管理五項公司未來致力的領域,這五大業務構成了移動終端設備的全生命周期。
依靠掌握OTA的核心技術,創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手機管理軟件提供商,主要合作的運營商除了NTT DoCoMo外,還有日本的KDDI和美國的Sprint、Cingular等。全球約有6000萬臺手機在用創道的軟件,并以每個月250萬部的速度增加。
由于在日本和美國,手機都是運營商定制的,一旦手機出現故障,召回的巨大成本由運營商和手機開發商來承擔。第一代手機要花1~2年時間推出一款新產品,而現在只需要1~2個月的時間,開發周期變短,出錯概率增加。有了無線的固件更新技術后,運營商將更為大膽地加速推出新業務,而不必過于擔心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錯誤。就像微軟每個月都會發布新“補丁” 讓用戶更新相關軟件一樣,盡管操作系統漏洞同樣會給電腦數據帶來災難性危險,微軟卻一直容忍錯誤的存在,從沒有打算召回相關產品。
就在今年的9月27日,智能手機管理發生了一次市場震動,創道收購了Openwave公司的移動終端設備管理產品線。Openwave在配置更新業務上有三年以上的經驗,美國前三大運營商都是其客戶。
配置更新是為了讓用戶更好地使用各種應用。目前,最終用戶要激活WAP、電子郵件和MMS等移動數據服務經常是一項復雜的任務,許多最終用戶不情愿通過復雜的過程配置手機,因此導致新的數據服務不被接受或者干脆被忽略了。如果從一個運營商轉到另一個運營商,兩家的配置參數肯定不相同,更改參數只有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做到。以往解決的方式是,要么用戶去營業廳修改,要么就放棄使用。使用配置更新后,運營商可以用無線網絡檢測并修改手機配置參數,而這一切用戶都不必知道,只是手機的使用變得沒有障礙。
固件更新和配置更新是現在智能手機管理五項業務中最廣泛應用的兩項,也是市場最為成熟的兩項。此次收購是創道在3G時代到來前的一次市場整合,也是市場大規模啟動前的搶占布局。
空中殺毒
每一個使用電腦的人都知道要裝上殺毒軟件,并且定期升級。而隨著無線互聯網的內容豐富,病毒正在侵入手機。第一例手機病毒是在2000年夏天首先在西班牙發現的。這種名為“Timofonica”的病毒是通過Movistar移動網絡上互發短信的方式傳播的。最近,一種名為“Cabir”的病毒目標鎖定為智能手機,并破壞Symbian操作系統。
盡管存在病毒潛在的威脅,但迄今為止90%的手機仍然缺乏針對黑客與病毒的正確防范。智能手機無線管理將來最重要的一項業務就是針對空中病毒的“功能更新”,因為殺毒軟件如果不能實時升級就失去意義,通過無線更新,OTA賦予運營商抵御病毒、保護網絡的能力,并起到防止病毒入侵的作用。
遠程診斷功能對運營商改善網絡同樣有用。當手機出現不能發郵件或者電池消耗特別快等問題,不一定是固件的故障,可能是網絡出現問題。比如一個地區的網絡覆蓋不好,手機需要不停地尋找網絡,自然耗電很快。通過無線的故障檢測,運營商可以高效地發現網絡問題,并即時改善。而且運營商也可以通過遠程診斷發現用戶的消費習慣和規律,從而改變業務結構。
而虛擬用戶管理功能則更多地幫助運營商獲得企業市場收益。手機丟失、被盜或者遭遇意外情況很正常,現在丟了手機可能損失的就是電話簿,但當存儲在手機里的數據越來越多時,丟失手機意味著一臺電腦丟失了。尤其是對于使用移動商務等業務的企業而言,員工手機上會有很多企業內部信息,如何減少由于意外帶來的企業內部資料流失,運營商可以通過虛擬用戶管理功能管理手機上的數據。這對于將來的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智能手機無線管理的后三項功能還只是在探索階段,隨著各國運營商啟動3G業務,這些功能將會逐漸實現。加上固件更新和配置更新這兩項比較成熟的功能,這五大業務將會使手機真正變得像PC一樣可管理。
目前,幾乎所有主要CDMA和GSM運營商都在關注OTA,到2006年這一技術至少將在全球8至10家電信運營商網絡中正式商用。中國被創道列為重點市場,并設立除美國總部外的第二個研發中心,并在2003年就和中聯通簽訂了合作意向的協議,中移動也在跟蹤這項技術。
中國市場最大的特殊之處在于手機多數不是運營商定制的。但隨著中國運營商鋪設3G網絡,定制手機數量會不斷擴張,在定制手機上實現無線管理也是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