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盡管2004年大家對風聲水起的行業網站有著相當高的期盼,但隨著2005年歲末鐘聲的即將響起,回頭看看2005年的行業網站,除了多收了三五斗之外,其他幾乎沒有看似能夠提起人興趣的地方。當Web2.0概念喧囂得如同鬧市一般時,行業網站似乎已經成了漸被遺忘的對象。
在2005年中國商業網站百強的“總裁在線”拉票活動中,諸多行業網站的老總走馬燈一樣來到京城,在淋漓盡致地介紹自己、暢談遠景規劃之余,幾乎所有的行業網站老總都談到一個問題:如何融資,實現做強做大。而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行業網站都曾面臨過,也都認為是最頭疼的問題。
盈利易投資難
現任總經理的廖斌2001年6月創辦了中國服裝網,年底便實現了從微贏到正常盈利,從建立到完成僅僅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基本上沒有經歷過燒錢的階段,而像這樣的情況在中國目前的商業網站中并不多見。廖斌介紹目前中國服裝網的年收入在一千萬元以上。
從發展狀況來看,中國服裝網應該很受風險投資的青睞,但遺憾的是現實情況恰恰相反。廖斌說:“我們不是沒有和資本市場接觸過,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在這一塊抱有很大的希望。因為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可能行業網站受不到現有風險投資商青睞。”千禧網100的總裁朱遠征談起這個問題來也是一臉的漠然。據他介紹,目前在金華的幾十家網站,在融資的問題上幾乎都遇到了門檻。
雖然B2B網站包括阿里巴巴都沒有去納斯達克,但B2B網站大都是盈利的,這也是行業網站的一大特點。與現在概念型的商業網站比起來,行業網站大都在默默做事,不心浮氣燥,如同陀螺一樣—雖然在高速運轉,但卻沒有任何聲音。
伸出國門的“網絡第一只手”
中國制造網的營銷總監許劍峰對行業網站的現狀有自己的看法。
“鑒于行業網站的特性,目標人群更易鎖定,中國制造網通常會在專業領域里表現積極。作為一個促進中國產品出口的平臺,中國制造網很早就開始注重在國外市場的宣傳,走得比國內其他B2B服務商要早得多”,許說:“一個面向外貿的B2B網站如果沒有大量來自國外的訪問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我們在喧囂的互聯網行業內一直比較低調,低調的原因是我們需要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網站運營與服務品質的不斷提高上,以及面向國際買家的網絡搜索引擎有效推廣上。我們的努力已經得到了越來越豐富的回報,看似安靜的背后是不平靜的,大量國內外用戶的評價和市場的直接反饋就是證明。”
為了給網站的中國供應商會員帶來有價值的國際買家,網絡服務起家的中國制造網從2000年起開始率先通過搜索引擎推廣方式面向全球進行宣傳,隨著網站的良性發展,也不斷嘗試對外合作、參加傳統展會等方式。2005年,中國制造網與國外很多知名貿易網站成功合作,將中國供應商的公司及產品信息介紹到全球各地;同年,網站跨出國門,開始直接參加國際性展會。事實上,不僅僅是定位于外貿行業的中國制造網,像全球紡織網、中國服裝網等一批打著“全球”、“中國”字樣的行業網站也率先在國際市場上圖謀呼風喚雨。
全球紡織網早就開通了全球英文網站,現在來自英文網站的流量已經占到了相當的比例;千禧網100也正在準備開通自己的英文網站;環球鞋網來自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地的國外會員已經超過了國內會員。
雖然行業網站至今仍然受到誠信、信息重復等種種問題的限制,但“在目前的網站格局下,只有行業網站能夠擔任網絡國際化的重任,而其他概念型的網站和一些門戶的局限性很大,走國際化道路的成本很高。”中國化工網的一位工作人員這樣認為。
事實上,目前無論是Web2.0概念還是之前的門戶和網游等網站,很少向國際化發力,原因除了語言的差異外,還有諸如渠道、貨幣轉換等諸多因素。而行業網站作為本行業信息挖掘的領軍者,在技術實現和資源、渠道占有上都占據天時地利,在國際化成本上有相當的優勢。
“浙江勢力”沒有弱化
談到行業網站不能不提浙江,雖然浙江曾經以行業網站集聚現象一度被認為是行業網站的“溫床”,但如今Web2.0大熱,而整個2005年卻很少聽到浙江行業網站的聲音。能否認為浙江互聯網思維跟不上發展或者說已經開始滯后了呢?
廖斌認為沒有必要考慮這個問題。按照他的理解,浙江的行業網站能夠非常穩定地生存五年、十年或者十五年,回頭來看浙江行業網站的發展歷程會更精彩。對比歷年的中國商業網站百強名單不難看出,新出現的百強商業網站的面孔很多仍舊是“浙江生人”。像千禧網100、環球鞋網等網站的注冊地都在浙江。目前幾乎所有的行業網站都在延續浙江人創造的贏利模式:會員費與廣告收入。
現在,浙江人似乎又有了新想法。廖斌正在考慮建設一個“全國服裝批發市場網”,并想將中國服裝網的業務涉足到交易的過程中,“完全融入行業內,不光在網上,服裝產業鏈條的上下游都會兼顧。” 而千禧網100的COO范世鋒對于第二代電子商務的理解又增加了新的注解,介紹明年千禧網100也會考慮在網站上加入諸如RSS這樣的Web2.0概念的技術,“服務好顧客,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