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明
從80年代初一個“牛棚式”廠房到如今占地3000畝的科技產業園;從負債20萬元到如今總資產達55億元;從鐘表零件小廠到如今全面覆蓋家電、電力、通訊、汽車、新能源等產業的中國企業500強……這是奧克斯在短短17年間創造出的奇跡。
狀告國家信息產業部、發布空調利潤白皮書、長城點狼煙誓阻洋品牌 ……在處處刀光劍影、競爭激烈的商海江湖,奧克斯怪招頻出,且招招見效,并籍此迅速成名。這些看似些走不上臺面的營銷手段,甚至有些“離經叛道”,恰恰成為了他們飛速提高產品知名度、迅速稱雄各大企業的制勝法寶。
叛逆、活力、充滿生機的奧克斯創造了中國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的神話,它的出現、它的發展,正如蛟龍蹈海,或掀起陣陣波瀾,或卷起驚濤駭浪,當對手惶恐不安時,它卻在競爭激烈的中國企業游刃有余,始終笑傲江湖,瀟灑風流。
有人給奧克斯算了一筆帳,結果顯示,17年時間,奧克斯完成了1000倍的膨脹!
所以,不管你是否喜歡,但你不得不承認:奧克斯是當今中國特色的事件營銷的運作典范。
成功的營銷戰術,正是奧克斯完成驚天之舉的秘籍。
出其不意 一鳴驚人
自古江湖多英雄,但英雄雖多,真正的“大俠”卻少之甚少。什么樣的人能成為大俠?敢為天下先、敢做尋常人想做卻又不敢做之事,是為大俠者。
1998年12月31日,國家信產部發布5號令,該文件規定,生產移動通信產品必須由主管部門審批立項。從此,明基、奧克斯、創維、廣州金鵬、恒基偉業等等一大批實力雄厚,卻沒有牌照的企業開始苦嘗借牌、租牌的煎熬,“自己生產的手機,卻要借別人的牌子生產”,說得通俗點,這正如自己的孩子,卻不得不隨著別人姓,個中酸楚,或許只有生產手機的廠商才能深切地體會到。
面對刺痛,許多廠商選擇了沉默,不得不在每個手機多增加幾十元的所謂“掛牌費”下隱忍苦等。然而,此時,奧克斯卻敢唱天下第一聲,誓破這個掣肘民營企業的“緊箍咒”。
2004年10月12日,奧克斯正式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紙訴狀將信息產業部告上法庭,準備與信息產業部對簿公堂。此舉在手機業界乃至全國企業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奧克斯狀告信產部”的新聞充斥全國各大媒體,成為許多人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主要內容。
狀告信產部,出其不意,敢為人先,奧克斯此舉使自身在手機市場名聲大噪,為今后順利進軍手機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攻其不備 反道而行
如果說奧克斯是一位精于劍術的劍客,那么,他最擅長的,無疑就是雙刃劍。
價格,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你可以無往不勝、名揚江湖;用不好,你必定滿盤皆輸、一敗涂地。
“核心競爭者”概念的締造者之一的加里·默爾,曾提出把公司分為三類:即規則制定者、規則接受者和規則破壞者。顯然,奧克斯當屬后者,是重寫規則、突破框框的行業革命者。2002年,奧克斯公布一份《空調成本白皮書》,放膽揭露“一臺空調究竟該賣什么價?”的行業秘密,將眾多空調廠商商家諱莫如深的空調生產價告之天下,在業界第一個向消費者坦誠心扉,引起空調行業的強烈反響。此招恰恰攻擊在競爭對手軟肋,令同行頭痛不已。
不僅如此,奧克斯還再出重拳,推出“一分錢空調”政策,以超乎想象的低價打響空調價格戰,并審時度勢,倡導空調服務年檢,此舉更可謂石破天驚,充分體現出了奧克斯實施成本控制的國際水平和卓越的宣傳策劃水平,使奧克斯名聲大震的同時,還贏得了大批消費者。
蓄意而為 名揚天下
俠客劍指蒼天,沖天一飛驚世!
2005年4月7日,春寒料峭,奧克斯通訊事業部總經理陳凱峰帶領手下四大區營銷將士,在國歌奏完后迎著春寒,高聲宣誓,并在烽火臺上點燃了狼煙,宣告了國產手機正式打響狙擊進口手機戰。“用熱血和實力,筑起奧克斯手機新的長城;用激情和鐵拳,將敵人趕下長城、驅出國門!”
長城點狼煙,誓阻洋手機。奧克斯此次行動表面上看頗有“作秀”嫌疑,然而,參與事件的卻有來自全球通訊行業的工商界巨子、眾多國內外頂尖的手機供應商及經銷商代表,他們是為奧克斯手機提供聲援和實質性支持而來!
很明顯,奧克斯這次行動贏得了眾多同行的支持與推崇。
事后,媒體與消費者對奧克斯長城宣言一致表示了贊同,奧克斯又一次為自己贏得了勝利,再次為自己打響了在手機行業的沖天一炮!
蓄意而為,名揚天下。成功的事件營銷,使奧克斯在手機市場聲名大振,成為其手機在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