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表上看,在廣告公司上班的杜小茜是一個很有風韻的成熟女性,她今年34歲。結婚兩年來的她,在親友眼中很善于處理家庭關系,與丈夫帶來的9歲的女兒也相處融洽。但杜小茜自己心里有無法說出的苦惱。每當丈夫當著她的面關心女兒,她就會莫名其妙地難過,甚至躲在一邊大哭。她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不少家庭可能都會有后媽對子女的排斥,杜小茜卻并不排斥不是親生的女兒,相處也不錯。但只要一看到父親關愛女兒,她就怎么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僅僅是一種吃醋 ,就是想哭的感覺,很壓抑,很苦惱,有無限的怨恨無處發泄。杜小茜自己也常常感到疑惑,這是不是一個女人在和另外一個女人爭奪男人的愛?自己要在什么情況下才能控制這不好的情緒,而且不僅控制,還能讓自己舒服一點呢?
其實,杜小茜自己也隱隱地感覺到,她渴望的是一種父愛。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她根本就沒有見到過父親,更談不上父親對她的關愛。在她剛出生時,就因為父親生病, 她被送到了鄉下姥姥家。杜小茜5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所以,缺少父愛成了她心底永遠的傷痛。她曾無數次夢見自己的爸爸還活著,然后會出現很多她想象中的父親的鏡頭,然而等到早上醒來,發現是一個夢,她就傷心落淚。缺少父愛的她,總感覺自己是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小女孩,在與丈夫相處時,希望丈夫對自己疼愛有加,比如就像發生在女兒身上的事情,也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潛臺詞就是告訴女兒:甭看你父親對你那么好,他對我的好比你一點都不少。
杜小茜自己也坦誠地說:“現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回到家,下意識里就變得特別小,覺得我就不想做大人,就想讓丈夫抱著我。那種抱是一種愛撫,或者我坐到他腿上等等。但看見丈夫對孩子那樣好,就引起我的想法,就是他的感情不在我身上,我永遠覺得我不是他最重要的人?!倍判≤缇烤挂煞蛟趺醋霾疟容^開心呢?她說其實要求特簡單,每個周末從單位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擁抱她一下,或者她擁抱丈夫時丈夫不要推開她;再有,丈夫能不能不看著電視跟她說話,能夠直視著她說;還有吃飯或睡覺前,多和她溝通一下,或者表達一句我愛你之類的話,讓她知道有人愛她就夠了。
面對妻子種種不可思議的行為,作為杜小茜丈夫的陶先生一臉的無辜,對于杜小茜小時候的經歷,陶先生也知道,陶先生也曾經表示過,她想要的從他身上都能得到。陶先生比她大3歲,那種父親的愛,兄長的愛,包括夫妻之間的他都能給她。他可以也愿意把她當成自己的大孩子。她有這個需求,陶先生就盡量哄著點,把她當孩子來養。令陶先生苦惱的是,有些地方確實做不到完善。比如看電視,陶先生比較喜歡看體育節目 ,看球賽現場直播,杜小茜可能想跟他溝通什么,可他這時候的注意力全在電視上,覺得心里有她就夠了。她有時候就會大發脾氣叫他關了。動不動就是他不關心她。其實陶先生也非常坦誠,說心里只有她??啥判≤绮贿@么想,所以看到他對女兒好,她也會嫉妒。另外,因為現在工作壓力比較大,事也比較多,有些地方就忽略了,確實忽略了她,但他總想努力做好。
現在陶先生一個星期也就回家一趟,杜小茜經常莫名其妙地跟他發火,讓陶先生感到無所適從。正如杜小茜坦言的那樣:“我也努力那樣去做,但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了情緒,我倒不怨恨孩子,就把怨恨發泄到先生頭上了”。對于自己難以控制的情感發泄, 杜小茜自己也感到非常苦惱,不知如何是好。
專家分析:缺失父愛,從而渴望得到父愛的心結對杜小茜來說,真是纏繞得非常久、非常深了。這樣一來,丈夫對女兒愛的表示的鏡頭,也跟她自己小時候作為一個小女孩特別渴望父愛的一種鏡頭重疊了,喚起了她對已經永遠缺失父愛的渴望。所以,從5歲到10歲,到15歲,到25歲,以至以后更長的時間,在她腦子里覺得最理想、最幸福、最美好的一個鏡頭,就是爸爸用手臂做成圈,環抱著自己的愛女,這是她從小到大一直渴望而沒能實現的理想。當這樣的鏡頭不是出現在她身上,而是另外一個小女孩身上,一種強烈的對比,與她理想狀態的疊映,恰恰凸現了她現實中的缺失。她覺得這么多年一直渴望的東西沒成為現實,而在另一個小女孩身上實現了,更喚起她內心的酸楚。對她來說,她不一定嫉妒那女孩有這種東西,而是酸楚自己沒這種東西。不是因為先生跟他女兒親近多么礙她的事,多么讓人討厭,而是她自己內心里有一個小女孩被激活了。這個小女孩可能也就5歲,杜小茜一下子變成了一個5歲的小女孩,她的內心里就有那么一個5歲的小女孩在鬧騰,來嫉妒別的小女孩得到父親的愛。
如何讓杜小茜內心的“小女孩”快快長大呢?其實內心的小女孩也是一天天地長大的,結婚第一年那個小女孩5歲,結婚第二年就應該6歲,如果在自己感到特別無助時,可以去看看心理醫生,經過心理醫生的調適,沒準兒一下子又長大了好多歲呢,再過幾年就到實際年齡了。經歷了生活的風雨,讓心靈慢慢地成長,這樣夫妻倆相處不就協調一些嗎?具體地說,杜小茜慢慢地對先生的要求降低再降低,陶先生對妻子寬容再寬容 ,另外,陶先生不忘經常跟妻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經常關心一下還正處在成長中的 “小女孩”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