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泉畢業於長春光機學院精密儀器制造及工藝專業,1984年分配到國營228廠工作,任車間技術員、工程師,先后研制生產出紙張離心機、紙張定型器,為企業贏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并在企業內部率先推行了單項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承包責任制,對企業的改革起到了探索性的示范作用。
1989年,李明泉被派遣到與一汽合資新建的一汽東光離合器廠工作,任生產調度處處長。企業初創,萬事開頭難,要把習慣于多品種小批量軍品生產的職工轉化成適應于大批量規模化的汽車離合器生產的隊伍,需要一個過程。作為生產調度工作的第一線負責人,李明泉悉心研究現代管理方法,建章立制,作了大量的開拓性的基礎工作。使生產管理較快地走上了良性運行的軌道。
1993年3月1日,工廠如期投產,當年實現產量10萬套,產值5000萬元,利潤808萬元,取得了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的好成績。以此為起點,企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各項經濟指標逐年攀升,得到了持續健康的發展。1997年企業離合器產量達到35萬套,銷售收入1.1億元,實現利潤1400萬元,躍入我國汽車零部件重點企業的行列,連年被評為“國家火炬計劃先進企業”。李明泉因為對企業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被工廠選送到北京理工大學干部培訓班進行深造。1998年2月學習期滿,回廠參與了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工作,1998年4月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并在上海證交所上市,李明泉受聘為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在此期間,他精心組織,嚴格管理,對技術改造與現場生產進行合理調度,做到了技改生產兩不誤,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受到了方面的好評。
1999年10月他被調到吉林東光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擔任總經理助理,發展規劃部部長,副總經理等職務,主管公司的企業管理和發展規劃。吉林東光集團公司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直屬的軍民結合型國有大型一檔企業,在崗職工4426人,當時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李明泉大膽改革、創新經營,組織有關部門制定了一整套規范化管理模式,形成了較為規范的運行體制和企業制度,在企業改革中多有建樹,被長春市經貿委評為企業管理先進個人。
2002年8月,李明泉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任命為吉林東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努力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把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領經營班子,理清發展思路,理順改革渠道。從體制改革入手,抓住機遇,用好政策,使企業的債轉股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輔分離、改制分流以及剝離企業打開了局面,緊緊圍繞軍品“發展高科技”、民品“做強做大”的指導思想,在產品開發方面邁上了新的臺階,推動了企業的長足進步。2003年完成銷售收入5.7966億元、實現利潤1692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4.83%、41%,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2004年3月經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推薦,董事會審議通過,聘用李明泉為長春一東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回到一東公司后,提出了“下級服從上級、數量服從質量、一切服從市場”的管理理念,把打造“學習型組織、創新型組織、效益型組織、快樂型組織”作為企業的組織愿景,狠抓企業的科學管理,完善和深化了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的運行,通過了汽車行業ISO/TS16949質量管理系統的評審,加大了新產品開發的力度,推出大扭矩的重型車膜片彈簧離合器,占領了市場制高點,成為企業效益增長的新亮點,成功地研發了雙質量飛輪,泵式離合器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產品。與此同時,李明泉放眼國際市場,與韓國達成了合資生產汽車駕駛室液壓自動翻轉機構的協議,為公司開拓出新的市場領域。2004年1~6月份在國內汽車市場增速回落的形勢下,完成銷售收入比2003年同期增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