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星期日,大風,上海(晚10點)
前一段時間,我在上海家飾家建材市場拜訪了一個店面,只有兩名導購在,由于導購不能決定合作事宜,沒有深談,只是把店面所屬的公司(上海洪記裝飾材料公司)老板李總的聯系方式記了下來。
今天的大風至少有8級,我本想休息一天,可近段時間沒有新的分銷商合作,工作的壓力使我不敢懈怠。打電話給上海洪記裝飾材料公司的李總,李總一聽我是英侖公司的業務經理,非常爽快地同意拜訪。
下午風小了些。我轉了趟公交車,走了一段路才到李總的辦公室,自我介紹后,開始有目的地閑聊。李總說知道“英侖”品牌,經常會有一些業主到店面詢問,也聽一些同行提起過,本想和公司聯系,可是一直很忙沒顧上,這次正好了解一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通過聊天,我很意外地發現洪記裝飾材料公司竟然是上海本土涂料品牌“天龍”的第二大一級經銷商。要知道,“天龍”是上海排名前四的涂料品牌,僅上海一年的銷量就超過一個億,李總一年的銷量也有3000萬元。在洪記的店面貨架上,并沒有擺設很多品牌,“天龍”擺得也不多,真正走貨在倉庫。這就是平常所講的潛在水下的經銷商“大鱷”,表面風平浪靜,深水中卻獨霸一方。
這讓我很振奮,畢竟,這是我在上海做開發以來遇到的最大的經銷商:
1.銷量大,實力強。到目前為止,李總今年的總銷量已經超過了4000萬元,全年有望達到5000萬元,這在上海涂料經銷商中應該排在前五名。李總經銷涂料已有8年,公司注冊資金達100萬元,固定資產估計在千萬元以上,配貨用的卡車就有5輛。
2.渠道完善,網點健全。由于經銷“天龍”等知名涂料品牌,眾多的家裝公司、工程承包商、建材超市及眾多的二級分銷商為了能拿到最優惠的價格,紛紛與其建立了固定的合作關系。洪記自有店面6家,分布在家飾家建材市場、紅心美凱龍建材市場等高檔建材市場。
3.組織結構健全,管理完善。洪記設置了銷售部、店面管理部、倉庫、財務、配送等8個部門,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擁有員工30多人,各司其職,采用了在經銷商中難得見到的公司化管理模式。
我也把公司的實力、近年來在上海的發展、前景等作了介紹,表露了想和李總合作的意愿。李總表示問題不大。就李總所談的內容,我本想通過市場實地考察進行核實,或通過接觸更多的導購、業務人員,以便掌握更多的情況,制定合作政策和推廣措施,但一想到能和這樣的大客戶合作,我迫不及待地把合作政策告訴了李總,并提出3點操作意見:
1.因為有的建材市場上已經有了“英侖”的分銷商,6家店面中只能放4家。
2.渠道價格必須按照公司提供的價格表嚴格執行,以免引起壓價銷售。
3.除店面銷售外,其他渠道如家裝公司、工程項目等,遇到“英侖”品牌已經進駐或正在談判的須采取避讓原則,以保護其他分銷商的利益。
沒想到,除了要求每次進貨開具發票外,李總基本上沒有異議。順利地簽訂了試銷合同,并擬好訂單,約定后天送貨。大客戶就是不一樣,一下單就3萬多元。
一直到6點鐘才弄完,李總留我吃飯,并用車送我回到辦事處,約好明天再談。
11月20日,星期三,陰,上海(晚10點)
對洪記半個月的前期工作今天結束了。
從這個月5號洪記進貨開始,為迅速啟動“英侖”的銷售,我采取了對洪記駐點協助的方法,從3個方面著手:
1.對洪記4個店面進行3個專柜和1個專墻的店面布置。
2.對店面導購進行了產品、導購知識方面的培訓,并著重講了價格控制的重要性。
3.對洪記銷售部的業務員進行培訓,灌輸了公司實力、產品性能、推廣技巧等方面的知識。
措施的效果尚可,希望能啟動銷售。勝利屬于我!
12月20日,星期五,陰,上海(晚10點)
今天主要工作就是和李總溝通、協商,希望能改變“英侖”銷售的現狀。
我一直以為洪記公司在銷量上會有好的表現,可是現實不容樂觀,今天又被公司大區經理責罵了一頓,我得好好總結。
洪記已經運作將近兩個月,銷量不僅沒有上來,而且不斷出現問題,主要有:
1.從首次進貨到現在,才補貨2000元,期望與現實差距太遠。
2.拜訪洪記專營店時發現,其他二線品牌都有對導購的銷售獎勵(一套漆提成5元),而我們沒有,導致導購積極性不高。這對于同樣屬于二線品牌的“英侖”來講,簡直是致命的,因為我們的知名度遠低于“天龍”,主要是靠導購的推薦拉動銷售。
3.洪記沒有專人負責“英侖”的銷售,服務接近真空狀態。
4.出現兩次竄貨,把“英侖”發到了已有分銷商的建材市場,雖然已經解決,但兩個分銷商非常不滿。
本來應該對合作有進一步的分析和調查,以拿出更好的運作方案,但因過于樂觀,我忽略了,公司也沒有人提出來,一些此前隱藏的問題現在也凸顯出來:
1.除“天龍”外,洪記經銷和代理的品牌總共有20多個,全部被當成毛利獲取產品,根本沒有精力推廣。有次我到洪記倉庫,為“英侖”出貨不好而抱怨時,倉庫主管對我說“你們還有銷售,另一個品牌從進倉到現在半年了,一套漆都沒有出過。”
2.洪記8個業務員中,負責推廣“天龍”的就有6個。這是因為“天龍”不僅要求洪記完成每個月的促銷任務,而且年銷售額也要完成,如果完成不了銷售回款任務的話,年底的銷售返利就不能兌現。對于洪記來說,這簡直就是“生死劫”!批發“天龍”毛利本身就低,只能維持日常開支和運轉,年底的返利才是利潤,如果這些沒有子,等于“賠本賺吆喝”,所以洪記把大部分業務員和財力都放在“天龍”上,其他二線品牌無暇顧及。
這兩個月的銷售全靠“英侖”在市場上的一點知名度,但因為導購沒有提成,服務熱情大大降低,如果不把出現的問題解決,合作將以失敗告終。前兩天將這些問題和文總溝通(文總是公司的一級經銷商,向各市場的二級分銷商供貨,賺取差價利潤),希望能拿出好的改進建議,可是文總認為現在銷量上不來,再行投入已無濟于事,要先等等看。但是,如果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將無法收場,中斷合作只是遲早的事情。我不能坐以待斃。
今天和李總溝通,就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交涉內容主要有:
1.由于公司給洪記的價格屬于大客戶價格,利潤率不高,無法給導購提成,應由洪記給導購獎勵,銷售“英侖”每套提成5元,月底兌現,以提高銷售積極性。
2.洪記新招聘5名員工推廣“英侖”,由公司進行培訓。
3.在現有的裝修公司中,重點推廣“英侖”裝修公司專用產品,將資料和報價表于10天內發放到位。
李總沒有反對,但是也沒有了當初合作的熱情。
前期工作由于我的失誤,失去了最好的補救機會,而現在到了年底,公司要求我這個月底就回公司述職、培訓,可能春節前都不會回到上海。而失去督促,將無法確定交涉的內容能否落實,再加上文總也不想繼續合作,這些都讓我忐忑不安。
總 結
由于交涉時機已晚,李總并沒有采取相應措施來挽救“英侖”,第二年4月5日,文總與李總協議后進行了收貨,大客戶合作宣告失敗。5個月里,洪記總共銷售2萬元,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失敗分析:
1.盲目樂觀,與大客戶合作的欣喜讓我忽略了存在的問題。與洪記這樣的大客戶合作,下至我,上至公司大區經理,都想當然地以為能輕易把公司的品牌運作起來,忽視了存在的問題,沒有調查,沒有分析,沒有合作建議,沒有做到知彼,合作的基礎就變得不牢固。
2.合作方式出現問題。無論是財力,還是管理,洪記本身是具有實力的,但合作方式是讓洪記與公司在上海的總經銷合作,洪記作為二級經銷商。這就存在一定問題,要知道洪記本身就是“天龍”的一級總經銷。公司應該采取直接與其合作的方式,在價格和銷售政策上給予更大的支持,這些文總都無法做到,但這恰恰是洪記最需要的。
3.改進措施沒有到位,人員跟蹤缺失。合作開始就沒有制定詳細的市場啟動計劃,也沒有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發現問題后,改進措施又不得力,沒有人員督促和跟蹤,加之到了年底,洪記為了在“天龍”上獲取更大的利益,只能把屬于二線品牌的“英侖”擱置。
通過這次教訓,我得到3點啟發:
1.與大客戶合作,應該深入、理性地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2.找到與大客戶合作的共同利益,即發現大客戶經營產品線中的缺失,結合自己的定位,各取所需,共同發展。
3.與客戶合作如果沒有共識和基礎,則須主動放棄。
(文章編號:11112)
(編輯:袁 航market@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