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從“冷戰焦點”轉型為“向前看”的國家
從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向西北約70公里,就來到了因越戰而聞名的“古芝地道”。
這是一片樹影婆娑的叢林。30年前,古芝地道曾是與美軍展開叢林游擊戰的越共地下總部所在地。今天,它已經成為游人如織的旅游勝地,越戰期間布下的重重機關成了這里最大的“賣點”。
記者在當地遇見了一位年過半百的阮姓導游。閑談間得知,他曾是一名越戰老兵,在戰爭結束以后靠自學,成了一名英語導游。
當被問及對自身身份發生的改變有何感受時,這位導游略作沉思后回答:“凡是有人的地方,戰爭就不可避免。當戰爭已經過去的時候,我們需要銘記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回頭看。”
這可以視為越南舉國上下的共識。6月21日,越南總理潘文凱將成為越戰結束30年來首位出訪美國的越南領導人,可以說從政策上宣告越南確立了“向前看”的務實方針。
從“冷戰焦點”轉型
在30年前那場歷時14年的著名戰爭中,有160萬越南士兵喪生,1000多萬人淪為難民,美軍則有5.7萬人陣亡,30多萬人受傷。
越南社會科學院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杜進森在接受《嘹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導致這場戰爭的原因,是當時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立下矛盾的極端激化。“但是,‘冷戰’時代已宣告結束,越南需要重新審視自身形勢。”他說,“去年越南人均GDP只有500美元,我們的經濟出發點是很低的。”
自1986年實施革新開放政策以來,越南已經嘗到了改革的甜頭,經濟增幅達到了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位。
“是不是漂亮小姐,要大家說了算,不能盲目自戀。”杜進森對于越南在當今世界政治舞臺中的地位作了如此比喻。
與10多年前的中國類似,外國投資大量涌人,越南已經強烈感覺到了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需要。一位越南外交官員曾指出:“從經濟層面上說,越南現在非常需要美國。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是越南維持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
潘文凱總理本人,就是這種務實方針的實踐者。潘文凱出生于西貢(今胡志明市),14歲就參加抗法斗爭,抗美戰爭期間曾在越南南方戰場打過仗。作為老兵,對于戰爭的痛楚他有著超于常人的清晰記憶。
但他也是越南第一代系統地學習過經濟學理論的知識型官員,曾于1960年至1965年在蘇聯國民經濟大學留學,長期在越南的國家計劃委員會等經濟部門工作,被稱為“經濟通”。2002年,潘文凱再次當選總理后確立的第一施政目標即是,把越南經濟融人世界。
越美10年間
“向前看”的方向,從開始到明朗化越南花了10年時間。
6月13日下午,越南外交部長阮怡年在河內回答子宮方越南通訊社記者有關潘文凱總理訪美的相關提問。他意味深長地說:“10年對于兩個國家增進交往而言,并不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1995年,越南和美國實現了外交關系正常化。5年前,美國國防部長科恩訪越。此后不久,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踏上了這片土地,成為越戰結束后首位訪問越南的美國總統。其后美軍司令訪問越南,表達了租借金蘭灣軍事基地的“渴望”。
2003年11月,越南國防部長范文茶訪問美國。接著,美國軍艦先后三次訪問越南軍港。越美官員就此發表評論稱,美國軍艦的訪問“象征著兩個前敵手之間的軍事關系正在熱乎起來”。
而此次潘文凱對美國的訪問,是這10年中最重大的外交事件之一。
阮怡年透露,潘文凱美國之行的最重要目的,是要說服美方支持越南在今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越南自2002年起加快了“人世”談判,目前為止,越南與美國、澳大利亞等21個國家的談判還在進行中。
其中,越南視美國的態度為最關鍵因素,雙方正在進行最后階段的談判。2003年美國成為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去年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又遠遠超出預期,達64.4億美元。
據介紹,潘文凱此次訪美是“全方位外交”。到訪期間,潘文凱將會見美國國務卿賴斯、美國國會領導人及商界人士,雙方將簽署包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航海協定、農業合作意向書,以及“認子協定”(美國公民領養越南兒童)、波音飛機購買協議在內的一些重要協定。
越南人的復雜感情
對于文化取向偏于懷舊、集體記憶又充滿戰爭創傷的老一輩越南人來說,暫時擱置過去“向前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越南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了30年,但是越戰造成的后果至今還在傷害著越南百姓,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橙劑”。在越戰期間,美軍為了對付藏身于叢林中的游擊隊員就對樹林噴灑了大量的落葉劑,希望以此來毀掉游擊隊員的天然屏障。在戰爭結束之后,越南出生的許多畸形嬰兒以及出現的許多怪病就是與此有關。
今年3月,越南橙劑受害者向紐約一家聯邦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在越戰期間向美軍提供橙劑的美國化學公司提供賠償。但這一訴訟請求被法官駁回。美國政府也一直拒絕承認橙劑是導致越南人生子有缺陷的原因。
另一個對潘文凱此行反應復雜的人群是美籍“越僑”,即戰后出走美國的越南人。越南外長阮怡年對新聞界坦陳,目前兩國在一些領域存在分歧,部分美籍越僑也在想方設法,阻礙兩國關系良好發展的勢頭。
杜進森認為,越戰的遺留問題是總理此次出訪的著眼點之一。
“訪問是一個契機。無論是增進合作,還是直面矛盾,只要拉起手來,就取得了一半成功。”杜進森說。
阮光灣是河內外國語大學的一名青年教師。他對總理訪美的態度非常明確,認為是一次化敵為友的好機會。
“越南和美國應該成為朋友,而且要成為好朋友。總理訪美就是要把過去斷了的友誼再連接起來。”他這么對記者說,邊說邊還在空中作了個跨橋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