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網絡業經過二年的低迷之后,2003年進入全面復蘇階段,此前悄無聲息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的同時,與之類似的公司百度也依靠為大型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服務迅速崛起。他們不僅獲得了難以匹敵的訪問量,也獲得了依靠搜索引擎廣告帶來的巨大收入。僅這一年,國內搜索市場排名市場業務總額已達到10億元人民幣。
面對這一市場的巨大誘惑,國內另一家擁有搜索技術的公司——慧聰也按耐不住內心的沖動,將原有的新聞搜索技術加以改進,開始向網頁搜索進軍。2003年上半年,由陳沛先生領軍的慧聰搜索團隊不僅完成了對網站搜索的技術研發,而且還組建了一個由600余家網站所組成的搜索聯盟——中國搜索聯盟。這些網站不僅包括新浪、Yahoo、搜狐這樣的門戶網站,同時還包括各地信息港以及部分行業網站。按照當時陳沛的觀點,若要銷售自己的搜索引擎結果排名產品,就必須擁有與百度、新浪、搜狐旗鼓相當的流量。當時以慧聰的能力短期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組建一支聯盟則可迅速達到要求。在完成這兩項準備之后,慧聰開始銷售搜索排名產品,并在2003年的下半年完成1000萬元左右的銷售收入。
惡戰搜索市場,思路決定出路
2003年12月,慧聰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HK8292),當時公司對外宣布的主要互聯網概念為搜索引擎產品。2004年1月,慧聰宣布將其搜索技術剝離,與中華網聯合組建一家新的公司,名為中國搜索網,宣告“中搜”正式成立。
網絡市場的變化一日千里。此時由google和百度兩強對峙的階段轉眼進入“戰國七雄”的風云時代。中搜進入市場之前國內的搜索排名市場大體有如下幾支力量:1.以百度為代表的大眾搜索引擎;百度以簡潔的頁面風格以及更人性化的搜索引擎擁有強大的流量基礎,并且依靠這一基礎大力銷售其固定排名及競價排名業務。此外,在檢索頁面的右側及頂部他們也開發了相應的廣告位。2.以3721為代表的地址欄產品:盡管很多人抱怨3721插件所帶來的不便,但3721仍占據了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的巨大比例。他們支持用戶在地址欄中直接輸入中文,因此在低級別市場中更有競爭力。3.以新浪、搜狐、Yahoo為代表的大眾門戶;大眾門戶網站當中有一項重要的功能便是搜索引擎,而這些門戶網站更是通過這一引擎同樣吸引了大量用戶,尤其是初級網民,因此他們在引擎排名市場當中同樣具有競爭力。
面對上述狀況,陳沛心中清楚,以自己的實力很難與上述對手直接抗衡,而慧聰的行業客戶基礎與事業部格局使他很自然地聯想到了做一個專業搜索引擎。可是這一決定卻鑄成了戰略性錯誤。由于過于依賴慧聰的銷售渠道以及歷史積累,在定位產品方面,他們希望使用慧聰的行業客戶資源,推出了所謂的“行業搜索引擎”。在他們的觀點看來,如果是商人就應該在商人的專用引擎上搜索與商業有關的信息,于是將這些引擎結果排名賣給希望面向商人推廣的企業是理所當然的。然而他們忽略了用戶的習慣,一方面習慣了在大眾引擎上搜索的人是不會輕易改變習慣的,另一方面習慣了網頁搜索的人是不會在下拉菜單中去選一個極為陌生的“行業搜索”的。有了這兩條原因,慧聰的行業搜索排名便只能以市場不斷萎縮而告終。
適時調整,難追市場變幻
進入2004年,中搜從慧聰獨立后.他們意識到了行業搜索引擎的定位錯誤,于是陳沛開始對中搜做了進一步的調整:1.將主打域名由WWW.huicong.com調整為WWW.zhongsou.com;2.將公司標識系統重置,突出民族概念,公司的主logo也設計成一條龍的形狀;3.修正原有的定位,正式將公司定位為大眾類搜索引擎;4.新的中國搜索重點推出了一款名為“網絡豬”的軟件,該軟件集成了大量的新功能;5.對新公司的銷售策略進行調整,慧聰成為中搜的最大代理商;6.新公司在宣傳推廣上與以往相比有更大的動作,投放了大量的互聯網廣告與戶外廣告(包括公交車車體廣告)。
在中搜做出上述調整的同時,另外一家覬覦搜索市場已久的搜狐也大舉推出了“搜狗”,試圖以“狐貍”加“狗”的組合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此外,新浪也逐漸開始了搜索引擎技術的研發。
表面上看盡管各類搜索模式互有差異,但其客戶群卻大體相似。對于各個經營者而言,誰擁有更強的技術誰就能迅速擁有更多的用戶,誰也就能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最先占有這一先機的是google,但由于種種無法解釋的原因,google遭遇了來自政府的封殺。此后百度便一炮走紅,畢竟他與google太像了,用戶也感覺不到操作上的差別,于是百度便成了國內引擎的霸主。
除技術之外,概念也相當重要,盡管搜索引擎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頁面而已,但他卻包含相當復雜的對用戶習慣以及搜索內容方面的研究。最初無論是google還是百度,他們擁有的僅僅是一個網頁搜索。隨著人們對搜索內容細分需求的增加,各大搜索引擎分別推出了MP3搜索、新聞搜索、圖片搜索等新的概念搜索。在用戶習慣方面,以google為代表的關鍵詞檢索替代了此前yahoo的目錄檢索。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為他更符合人類的思考習慣,而此后推出的多關鍵詞搜索使這一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在google與百度之外,3721也憑借網絡實名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盡管隨后CNNIC也以類似的通用網址試圖復制一個3721,但由于概念的抄襲與不規范的推廣使得他們的口碑極差。
網絡搜索的競爭,越來越慘烈。如果站在整個中國互聯網進化史的角度看,2004年是關鍵的成長年。2003年所釋放出的那點火花在這一年紛紛被點燃成為一把把火炬,所有這些更多應當得益于風險投資商(VC)的重新介入,搜索引擎市場也并不例外。
面對外來資本,3721表現得似乎出人意料的積極,他們在公司業務頂峰之時賣掉了自己,投身yahoo的懷抱,此舉也使得該公司所有管理層幾乎丟掉了飯碗。yahoo對3721進行了全面整合,提出了一套多種引擎聯合搜索的方案,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通過3721的地址欄工具、一搜的搜索引擎以及yahoo的門戶網站三個地方同步搜索或進行推廣。但這里最重要的仍是3721的基礎流量。
相比之下百度則將上市作為自身獲得資本的最終途徑,面對google的參股,他們雖不拒絕,但僅僅出讓20%的股權達到既無傷大雅又可以獲得最強的合作伙伴的目標。在產品方面,百度依然以模仿google為主,不斷推出操作簡潔但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小型工具,包括新聞搜索、要聞監測、硬盤搜索、MP3搜索以及圖片搜索等。
各家搜索引擎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許更多的火藥味是表現在渠道競爭方面。可是,也就是在其他領域視為常見的渠道之爭,卻給中搜一致命的打擊。最先出手的是3721,他們曾出臺一條政策要求所有3721代理不允許代理中搜,此舉致使中搜2004年上半年損失慘重,不得不拉著慧聰網在幾個城市作現場銷售會。與此同時,百度也開始學習中搜四處擴張自己的聯盟,依靠這些聯盟擴大流量。讓人不可理喻的是,這一招最后倒霉的竟然也是中搜,眾多中國搜索聯盟成員紛紛加入百度聯盟,使得中搜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萎縮。
競爭的加劇使得中搜也不得不多次拿起概念牌。最初他們憑借陳沛早期的技術推出了新聞搜索,并組建了最早的搜索聯盟,當時新浪的新聞搜索也采用了陳沛的技術。此后他們又推出了行業搜索引擎,但由于兩者都脫離大眾搜索偏好太遠,因此均遭失敗。中搜獨立注冊后,陳沛開始反思以往教訓,將新的搜索引擎在頁面表現形式上完全定位在了與google、百度相似的位置上,而在此基礎之上又推出了一款需要下載安裝的搜索軟件——網絡豬。
從最初上線的網絡豬判斷,陳沛便寄希望于這是一款包羅萬象的產品,里面既包含了新聞定制、天氣預報、便簽等功能,也包含了日程提醒、購物、酒店預定等內容,同時通過這一軟件上網還可以脫離IE,盡管他的瀏覽器設計得極不方便。這款軟件的名稱來自于personal information gate(個人信息門戶)的縮寫PIG,從這一點上看,陳沛希望未來的網絡豬能夠成為可以取代門戶網站的“上網第一站”。于是他開始不惜一切代價地擴充網絡豬的資源,包括收購繽紛購物網,與氣象局合作在網絡豬上加載3天以內的天氣預報,與e龍合作預定酒店等。但陳沛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消費者研究。這一致命的錯誤,使中搜離成功越來越遠。一方面是用戶所不熟知的上網方式,另一方面雖然它有很大的便捷性,但由于技術并不完善,立意點也隨著功能的增加而缺乏打動用戶的利器。因此,如果想像當年的qq那樣讓網民之間自動地傳來傳去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以慧聰網加上中搜的實力,他是沒有實力改變大多數網民的習慣的,因為這需要足夠的資金對產品加以宣傳。推廣網絡豬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儲備,中搜,恰恰缺的就是這個。
在網絡豬的根基還沒有穩定的情況下,陳沛又別出心裁地試圖推廣一種新的搜索方式,也就是他所稱的“劃詞搜索”。在擁有網絡豬的電腦上,用戶要用鼠標劃上文本文件中的一個詞語,點一下“搜”字的按鈕,網絡豬便會通過引擎搜索這一關鍵詞。從流程上看,這純粹是陳沛關起門來想出的概念,一方面不會給用戶帶來多少便利,甚至比以往更麻煩;另一方面要用戶學會這一流程也需要花費大量成本。此外,劃詞搜索還占用了計算機系統大量資源,使安裝網絡豬的電腦運行速度大減。所有這一切都使得網絡豬在推行一年后流量始終達不到預期目標,時至2005年,網絡豬的推廣已悄無聲息。
相比其他引擎供應商而言,中搜的定位極為不明朗,而且不斷搖擺,最初推新聞搜索,后來又推行業搜索,再后來又作大眾搜索,最后又要以網絡豬試圖開創一個時代。但以中搜的實力即便是做好其中一項都很難,更何況是經常搖擺不定?最終中搜給人的感覺就是什么都想作,又什么都沒做好;同時網絡豬所倡導的賣點有誤:相比其他供應商,中搜是最早提出桌面搜索概念的,它至少比google早了半年。但它卻錯誤地把網絡豬的賣點定義在了“劃詞搜索”上。試問有幾個用戶會習慣于在文檔或者桌面上重劃一個詞去搜索它?這純粹是關起門來想出來的概念,而由于他們強調了這個概念,使得其他更具吸引力的賣點遭到了忽略。
盡管在2004年9月份的互聯網大會上,陳沛還有機會與yahoo、3721以及百度的總裁們同場競技,但中搜的流量、銷售收入、網絡豬下載量等幾個關鍵指標非但沒有增長,反而一路狂跌。而此前他們辛辛苦苦組建的中國搜索聯盟也幾近解體,中搜的排名更被市場視為垃圾產品,即便在慧聰的銷售團隊當中,也很難見到有銷售中搜產品的成功案例。
進入2005年,中搜處境更加艱難,而作為其母公司的慧聰日子并不好過,慧聰無法持續向中搜輸血。面對這樣的困境,中搜并未拿出有效的遏制途徑,反而越陷越深。2005年夏天.中搜一改往日的定位,將自身描述為國內最大的打折消費平臺,同時又推出了一個Mp3搜索業務。可以說,從技術創新方面看最先推出的新聞搜索,最先推出的新聞定制功能,最先推出桌面搜索的中搜,越走越不像自己,同時,用戶對它的印象也越來越模糊。
(編輯:潦寒Iiaohan@vip.sohu.net,Iianhan197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