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舒爾茨:中國公司最需要的其實不是學習西方公司
跨國公司的市場營銷有著很好的傳承,大公司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建立了自己公司的一套營銷體系。我現在也經常對我的中國學生說:你并不需要一味學習西方公司,你需要做的是確認你的公司應該做什么,你的公司面向的是哪類消費群。在營銷傳播方案方面,西方企業的領先程度并不是中國公司所想象的那么大,僅是細微的領先程度,完全可以被創新性的中國式管理所超越。在西方,營銷傳播被認為是一種“藝術”,不過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商業成功的真正驅動力是科學。而中國的企業管理者恰恰是科學方面的大師,這也確實就是中國成為全球最有效率的制造基地的原因所在。通過系統模式、關注過程,以及注重于持續性的改進和提升。我相信中國的企業能夠成為比西方競爭者更具科學性的營銷者,也能夠保護其國內市場和獲得海外市場份額。(唐·舒爾茨:美國西北大學教授,IMC理論提出者)
牛根生:站好第一方陣的位置
未來三年,蒙牛會是保持在中國乳品行業的領導品牌之一。作為領導品牌之一,第一方陣、第一團隊的位置應該是蒙牛比較好的位置。第一不要太超越其他對手,如果是一個企業變成一個方陣的話,我覺得它是有風險的。兩個企業、三個企業或者是四個企業,兩到四個企業扎在一堆,在冠軍的團隊里,在第一方陣里,這應該是最好的一個位次。如果被甩掉出局,第一團隊作為領導者沒有資格。如果在這個團隊里,蒙牛獨家跑在第一的位置,我覺得好像是有一點危險性的,最好是在三年之內,我們能夠在第一團隊的位置里,不管是哪個位置,我覺得這都是比較合適的一個站位。(牛根生:蒙牛集團董事長)
馮侖:從江湖大哥到戰略管理者
從江湖大哥到戰略管理者的轉變,民營企業家要戰勝自己的虛榮心,這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財務負債表的問題,二是專業化的問題,三是治理結構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民營企業家要逐步地變成一個商人,而不是一個江湖大哥,更不是一個媒體上的企業家,而應該變成報表上的企業家。民營企業組織的一個相當大的問題,主要就在于組織的江湖化、家族化。這種情況下公司內部的治理就沒有辦法,股東不像股東,CEO不像CEO,經理不像經理,所有公開的標準都不起作用,這樣的公司組織就非常亂。民營企業可以江湖方式進入,商業方式退出,把原來最初按“水滸模式”建立的一種企業組織,最后變成一種公司制。(馮侖:萬通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重視企業管理的基礎層面是一件很難的事
管理基礎應該講是比較基礎性的難做的事情。當年的很多很有名的企業,比如像三株口服液風行一時,他們在銷售,甚至生產,制造某些方面都是很有特點,但是管理基礎不好。而且一開始,中國企業不會很注意,那么遇到風吹萆動它就會垮了,你要是想辦一個百年老店,你必須得重視這些問題。你要想做大的動作,比如并購、想往海外走,你更要重視這些問題。但是基礎層面的管理常常不會被人們重視,因為它不像營銷、服務這些東西能馬上產生立竽見影的效果。所以這樣的事情,往往容易被人一推再推,不注意。那么實際上到了后來的時候,如果企業真出事,或者遇到大的事情受不了沖擊,經常是出在管理的基礎層面。(柳傳志: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
(編輯:張興旺21ZX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