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同樣的市場、同樣的產品、面臨著競品品牌殘酷的擠壓,丫乳品企業在兩個不同的城市經理管理下,在促銷活動中取得了不同的效果。表1是案例回放:

張偉是負責區域的大區經理,在兩人取得不同的業績后,他陷入了沉思:對于促進區域業績增長,是要力度還是要執行?實戰中是力度重要,還是執行更關鍵呢?經過對兩人實操過程的復盤,他列舉出了各自的實操要點(表2):

張偉通過對兩人實操要點的對比,他覺得:城市經理在向上級要力度時,首先應該檢核一下自己的執行力是否到位,是不是能把該做的工作都做到位?是否對區域市場有準確地把握?是否與各級客戶有充分的溝通?否則,即使有力度也不一定會取得預期效果!
案例解析
通過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執行力到位比促銷力度大小更重要。執行力不到位將浪費大量的促銷資源。要使促銷活動取得預期效果,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業績目標與代理客戶達成共識
“有壓力才有動力”,客戶一旦認可了業績目標,他會有相應的資金、車輛、人力調配計劃,以保證業績的達成。當客戶意識到“代理權”有危機感時,他會有理性的分析:
1.接受。配合公司達成目標,甚至不惜犧牲部分既得利益;
2.拒絕。消極地自我保護,維持現狀不投入,甚至釜底抽薪。
城市經理對于促銷活動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準確分析市場動態后,結合公司業績目標,與客戶充分溝通,申請合適促銷品,有相應資源匹配的促銷活動一定可以與客戶達成共識。
促銷費用核報標準要對客戶有直接壓力
大部分客戶都希望公司能承擔所有費用,自己坐收漁翁之利。事實上成熟品牌如康師傅、可口可樂等基本上承擔了所有市場費用,但客戶只是銷售環節中的“中轉庫”,它的利潤率是很低的,客戶的代理權也很脆弱。這些公司并不依靠客戶能力達成業績,而是依賴很強的產品力,依靠自身對通路及終端的控制達成目標。乳品企業目前普遍“重通路,輕終端;重力度投入,輕產品力綜合提升”這就要求客戶在賺取較高利潤時,要適當承擔促銷費用核報的壓力。企業實施費用與業績掛鉤可以增強客戶的執行力,使費用投入最大限度起到預期效果。
選擇合適的促銷品
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1.5升塑料涼杯價值是玻璃杯的5倍,但從業績結果來看,這個促銷涼杯的選擇是錯誤的:
1.市場是否需要這么大力度促銷;
2.選擇促銷品未與各級客戶事先溝通;
3.活動開始后,缺乏積極告知,促銷品未與終端客戶及消費者引起共鳴。玻璃杯雖不值錢,但它到達了市場各個角落。
整合資源、制定合理的執行計劃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市場動態,才能掌握市場需要,對癥下藥。市場費用并不是越大越好,促銷品也不是越體面越有促銷效果,關鍵在于以下幾點:
1.選擇促銷品的訴求點是否與市場動態有共鳴;
2.市場管理者是否及時把產品促銷信息有力度地傳達到市場各個階層;
3.市場管理者是否積極整合現有資源為達成目標服務。
王軍的促銷力度遠遠大于李亮,但由于缺乏執行計劃,工作消極,使企業浪費了促銷資源。
增強客戶經營信心
促銷活動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短期內改變了產品價格體系,改變了各級客戶的利潤結構,改變了產品的原有市場份額,而且有可能造成部分消費者誤解,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我們的市場管理者首先“師出有名”,其次有一份長期工作滾動計劃來化解促銷活動本身的被動。案例中王軍在2004年10月份銷量超跌到13萬元,跌幅為35.6%,而李亮由于有后續計劃的支持,2005年4月份銷量繼續上升,達到31萬元,增長了111.5%。
區域市場管理者在申請促銷活動時,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首先應該檢核一下產品銷售現狀缺陷在哪,是力度不夠?執行力不到位?還是客戶不配合?只有準確把握影響業績提升的關鍵問題,才能對癥下藥。
(編輯:張興旺21ZX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