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動態
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于加快火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了加快火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了主要任務,對脫硫工程后評估提出了明確要求,還就規范火電廠煙氣脫硫供方市場、火電廠煙氣脫硫工藝技術選擇原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火電廠煙氣脫硫技術規范體系、推動中介機構建設和行業自律、加強協調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啟動。國家發展改革委于5月末啟動《規劃》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即節約和替代石油、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產、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今年,國家將重點推進節約和替代石油、余熱余壓利用、熱電聯產、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六項重點節能工程,并將重大項目列入國債投資(預算內資金)的支持重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加強“三夏”期間農資價格和市場監管。5月下旬,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關于加強2005年“三夏”期間農資價格和市場監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國家扶持化肥等農資生產、促進流通、保障供應和穩定農資價格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切實穩定農資市場價格。
紡織品出口關稅進行進一步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對紡織品出口關稅作進一步調整。對2005年1月1日開始征收出口關稅的148項紡織品中的78項產品停止征收出口關稅,原定于2005年6月1日提高或降低出口關稅的相關產品同時取消。取消對亞麻單紗征收出口關稅。
財政部、國稅總局調整煤炭資源稅。財政部、國稅總局決定自2005年5月1日起對河南、安徽、寧夏、重慶、貴州、云南、福建、山東的煤炭資源稅稅額標準進行調整。
經濟運行動態
今年底我國焦炭產能預計超出市場需求3成以上。據首屆中國煤焦化國際論壇的消息,目前我國焦炭市場出現供大于求態勢,焦炭行業期待整合。預計2005年底,焦炭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9億噸,超出市場需求約30—40%。同時,市場呈現相對縮小態勢。隨著《焦化行業準入條件》于今年1月正式實施,我國焦炭行業整頓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國家電網公司采取八項措施應對今夏用電高峰。即:加強電網建設,確保迎峰度夏工程按期投產;加強調度管理,充分發揮跨區、跨省輸電的重要作用;加強技術改造和管理措施,全面提高500千伏電網輸電能力;加強運行維護,保證電網設備的健康水平;加強需求側管理,確保有序供電;加強優質服務,全面落實“三個十條”(國家電網公司員工服務“十個不準”,國家電網公司“三公”調度“十項措施”,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服務“十項承諾”);加強預警與應急機制建設,落實反事故措施;加強防汛和大壩安全工作。
我國將加快風力發電建設。風電建設的目標是,到2010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大型風電場基本立足于國內制造的裝備,風電上網電價進一步降低,使風力發電基本能與常規電力相競爭。同時,研究制訂促進風電發展的法規和政策,使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市場保障政策和具體措施落實到位。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在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建成若干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風電在局部地區電力供應中達到較高比例,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地方動態
河南省加快煤炭資源整合。據來自河南省煤炭鋁土礦資源整合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消息,河南省國有煤礦、小煤礦整合規劃方案已完成審查,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整合后,全省將只保留小煤礦560個。國有骨干煤炭企業整合的小煤礦,必須單獨或聯合進行技術改造使年產能力達30萬噸以上;國有地方煤礦整合的小煤礦,必須單獨或聯合進行技術改造使年產能力達15萬噸以上,或與國有地方煤礦形成一套生產系統。
廣東省東莞市淘汰所有機立窯水泥企業。廣東省東莞市共有機立窯水泥生產線70條,實際生產能力769萬噸。為了解決水泥企業規模小、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問題,該市采取有堵有疏、依法(環保法、質量法、產業政策)辦事的措施,拿出3.51億元財政補貼資金,在兩年內淘汰所有機立窯水泥企業。為了保證水泥供應和質量穩定,還制定了適度發展大型水泥粉磨企業的規劃。
海南省擴大分時電價范圍。海南省將峰谷分時電價執行范圍由原來的大宗工業用戶擴大到100千伏安及以上的工業用戶,非工業及普通工業、經營服務業、居民生活用電暫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分時電價從6月1日起執行。高峰時段電價在平時段電價基礎上上浮60%,低谷時段電價在平時段電價基礎上下浮40%。
寧夏將向華北供電。寧夏寧東煤電基地已于日前被確定為國家“西電東輸”工程四大火電基地之一。“十一五”期間,寧夏火電裝機容量將比2005年增加960萬千瓦,全區裝機總容量將達138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