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15日)
一、加強經濟體制改革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發展改革部門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發布。《意見》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仍處在攻堅階段,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十分繁重。發展改革部門是政府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的職能部門,負有指導和總體協調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職責。《意見》共4節13條。
二、金融體制改革
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根據《通知》,試點工作按照“市場穩定發展、規則公平統一、方案協商選擇、流通股東表決、實施分步有序”的操作原則進行。試點工作按照“統一組織、分散決策”的總體思路進行。
規范商業銀行外部營銷業務。銀監會日前發布《商業銀行外部營銷業務指導意見》。《意見》共13條,在起草目的、外部營銷業務的概念、原則、范圍、銀行對外部營銷業務及人員的內部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銀監會構建風險監管長效機制。銀監會日前表示,必須堅持改革和管理并重,從改革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管理體制、機制和制度入手,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努力構建全方位的風險持續監管長效機制。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加大打擊金融違法犯罪的力度。其次,各級監管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繼續加強和改進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監管的同時,進一步將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等納入到整體風險監管評價和資本充足建設的范疇,從根本上改變“重業務輕管理,重外延擴張輕內控建設”的局面。
銀監會加強不良資產處置信息披露機制。銀監會目前在研究制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研究建立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約束機制,通過推行信息披露制度,來督促資產管理公司對其真實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和風險管理情況予以公開披露,從根本上防范道德風險,增進社會公眾對資產管理公司經營處置不良資產情況的了解、支持和監督。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將制定。銀監會將制定頒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銀監會將通過進一步加強對理財業務的監管,引導商業銀行提高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水平,穩步發展高端客戶和改善銀行客戶結構,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不斷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銀行間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發布。人民銀行日前公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可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或定向發行金融債券。
銀行間債券市場引入首家境外機構投資者。經人民銀行同意,泛亞債券指數基金日前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這是銀行間債券市場引入的第一家境外機構投資者,標志著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行明確人事改革思路。中國銀行5月9日表示,該行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堅持不搞大規模裁員,不搞強迫“提前退休”,不搞買斷工齡。而是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通過雙向選擇、競聘上崗等方式為廣大員工的職業生涯提供多種選擇,逐步建立以合同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機制,引導員工逐步做到“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成才靠學習、業績靠努力”,與之相配套的薪酬改革方案還在研究之中。
工行建行組建銀團提供大額項目貸款。工商銀行與建設銀行5月10日簽署銀團貸款合作章程。工行與建行將組建銀團,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采用銀團貸款方式,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貸款或其他授信,這是國內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在全行系統范圍內首次開展銀團貸款合作業務。
光大銀行成惟一有代理國庫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光大銀行日前獲得中央財政非稅收入收繳業務代理資格,成為惟一擁有全面代理財政國庫業務資格的一家商業銀行。
證監機構可申請凍結上市公司賬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申請人民法院凍結資金賬戶、證券賬戶的若干規定》,自5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中國證監會及其下屬證券監督管理局作為申請人,在履行證券、期貨監督管理職責中,對有證據證明被申請人有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證券或者其他財產跡象,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凍結資金賬戶、證券賬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三、財稅體制改革
《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試行)》。辦法自5月1日起施行。
房地產營業稅優惠政策調整。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對房地產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做出調整,以確保調整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等政策落實到位。此次調整,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兩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不再享受按售房收入減去購買房屋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的優惠政策,而恢復為按售房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對于個人購買住房超過兩年轉手交易的,為體現對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凡普通住宅可以繼續享受免征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對非普通住宅則只能繼續享受按售房收入減去購房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的優惠政策。
城鎮房屋拆遷補償款免征個人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出通知,明確了與城鎮房屋拆遷相【下轉第44頁】【上接第33頁】關的稅收問題。通知規定,對被拆遷人按照國家有關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免征個人所得稅。通知還明確,對拆遷居民因拆遷重新購置住房的,對購房成交價格中相當于拆遷補償款的部分免征契稅,成交價格超過拆遷補償款的,對超過部分征收契稅。
四、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改革
國資委全球招聘高層管理人員。國資委5月9日發布公告,組織其監管的25家企業第三次向全球范圍內公開招聘高層管理人員,此次招聘有兩個新的特點:一是首次招聘正職;二是更大范圍體現全球化和國際化,放寬對國籍的要求。
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至2008年止。國資委5月12日表示,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的期限為2005—2008年。2008年后不再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在今后4年,企業關閉破產工作的重點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批準同意的總體規劃。總體規劃重點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重點做好軍工、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的結構調整;重點支持國有經濟比重大、職工安置難度大,地方財政比較困難的地區。
電監會規范電力市場秩序。《電力監管條例》5月1日正式施行,電監會把電力市場監管作為監管工作的重點,著力維護電力市場秩序。
五、其他領域改革
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國家標準出臺。《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指標適用于對各類物流企業的界定、評估和選擇、規范和管理。明確了物流企業的基本范圍和類型,提出了不同類型和檔次物流企業需要達到的規模和水平,制定了評估各類物流企業綜合能力的指標,具有可操作性。
環保總局擬對環境影響評價行業進行全面整頓。國家環保總局5月11日提出進一步改革環評單位資質管理辦法,擬采取四項措施對環境影響評價行業進行全面整頓。一是進一步提高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社會責任感與職業道德。二是加強環評單位的定期考核和管理。三是健全評價責任追究制度。四是建立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資格制度和競爭機制。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經濟體制改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