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科教興國戰略繼續得到大力實施,我國教育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勢頭。總體看,基礎教育進入了攻堅階段,按預期目標2007年將全面實現9年義務教育普及;職業教育得到進一步重視和加強,邁出了新的發展步伐;高等教育繼續快速發展,毛入學率已超過19%。與此同時,民辦教育穩步發展,逐步步入依法健康有序的軌道;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向深入,發展的活力和效率不斷提高。在未來一個時期中,按照普及9年義務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總體指導方針,教育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的支撐作用將繼續得到高度重視,并取得突破性進展。促進教育全面發展,當前應抓主三個工作著力點:
一、注意把握好高等教育發展的節奏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普通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校招生規模由1998年的108萬人增加到2004年的453萬人,在校生由340萬人增加到1300萬人。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2005年普通高校計劃招生475萬人,比上年實際執行增長4.9%,其中本科生230萬人,增長9.5%。
由于近幾年普通高校規模增長較快,辦學條件趨緊,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自2003年起,為保持高等教育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強調適度控制發展速度,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心放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教育部曾要求地方政府嚴格把握發展速度,維護招生計劃的嚴肅性,不得隨意超計劃招生,但實際執行中超計劃招生情況依然比較嚴重(2004年計劃招生400萬人,執行453萬,超招大約53萬人),對此,國務院領導非常關注。
今年,國家進一步強調了高等教育穩步發展的政策,要求地方政府把高等教育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指示,今年教育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下達了分省的普通本科和普通專科招生計劃數,要求各地維護計劃的嚴肅性,不得隨意超計劃招生。各地應認真貫徹國務院要求,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深入研究人才需求結構,合理把握高等教育增長速度,統籌各級教育協調發展。
二、著力推進職業教育發展
在發展政策取向上,把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發展的重點,是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乃至于整個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職業教育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取決于能否堅持好以就業為導向。總體上看,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定位是為就業服務。這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為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服務,二是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職業教育發展的落腳點是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實用技術人才。在城市,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在農村,主要任務是健全和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網絡。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要注重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著力建設好縣級職教中心這一載體,并發揮出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和為當地經濟服務兩大功能。這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
為推進職業教育較快發展,在去年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工作中,作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主要薄弱環節之一,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調整投資結構,決定安排專項投資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勞動保障部聯合發布了《關于組織制訂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專項建設計劃的指導意見》,部署各地組織編制了《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專項建設計劃》。目前,各省的總體規劃已經編制完成。
為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國務院決定今年9月再次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職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與勞動力市場聯系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是最有條件運用市場機制從社會吸取辦學資源的教育形式。發展改革部門在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工作視角,不能局限于項目建設和投資上,而是要發揮綜合部門的優勢,推動職業教育的改革。要通過專項建設計劃的投入導向,推動引導職業學校進行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辦學模式改革。
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有兩項工作與發展改革系統密切相關。一是會議將專門制定“縣級職教中心發展和改革的意見”,總體目標是在今后幾年重點支持1000所縣級職教中心的發展和建設。二是推進縣級職教中心發展和建設,改革問題應置于突出位置,相應地要在投入上堅持市場導向,強化市場機制,對于能夠按照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改革職業教育辦學體制、運行機制和投入機制的學校,要優先予以支持。
三、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項目建設管理
國家西部“兩基”攻堅計劃的目標、任務和時間都已明確,要加強計劃管理,保質保量地完成建設任務。
一是保證建設進度。各地發展改革委要從大局出發,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既要認真履行職責,也要提高工作效率。國債投資計劃下達以后,各地要與教育部門協商配合,抓緊下達投資和實施項目。
二是堅決減免規費。總體原則是:行政事業性規費要盡力免除,企業經營服務性收費,核定后從低收取。各省發展改革委要督促基層發展改革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項目前期手續,不得違規收取項目前期費用。
三是對項目嚴格把關。各省在申報年度項目計劃前,對項目方案進行嚴格審核,務必把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