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農業鄉鎮債務沉重、發展乏力的時候,銅梁縣侶俸鎮從一個傳統的農業鎮向工業鎮的嬗變具有“標本”意義。
侶俸鎮“破繭成蝶”是該鎮干部群眾不懈努力的結果,但從根本上說,是銅梁縣實施的“上收事權、下放財權”的財政體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當前,財政體制缺陷帶來的事權與財權的不對稱,讓許多鄉鎮特別是農業鄉鎮發展難以為繼。收入多、潛力大的稅種被紛紛上收,義務教育、計劃生育、社會治安、基礎設施建設等需要長期投入的公益事業的責任紛紛下放。體制之“疾”,成了鄉鎮發展的最大制約。
銅梁縣的“一收一放”,“收”的是義務,是責任;“放”的是利益,是信任。它不但使鄉鎮政府實現了財權與事權的基本對稱,鄉鎮干部和群眾的愿望得到了滿足,利益得到維護,而且也激發了他們改革發展的熱情,真可謂“一招活,全盤活”。
侶俸鎮“破繭成蝶”的經驗告訴我們,解決農村鄉鎮的欠債和發展問題,要用深化改革的創新舉措來解放鄉鎮,讓其煥發出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