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總裁尹明善算過這樣一筆賬,說現在中國最好的摩托車如果論斤賣,每斤只有15塊錢。他的話語透露出因自主知識產權缺乏而導致利潤低及產品低價惡性競爭的苦澀。
自主創新是企業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不二法門。經驗表明,自主創新能力缺失,在國際競爭中就會處于挨打的地步。
“十一五”期間,產業大市重慶應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無論在有相對優勢的汽摩和裝備產業,還是在其他新興產業上,都要把自主創新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要改變目前科技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還不夠的狀況。近幾年,重慶以汽車摩托車工業為主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科技活動支出甚至比陜西還少得多,而政府投入的比重不及我市工業平均水平的一半。在未來5年,政府要加大直接投資力度,發揮種子資金的引導作用。要設立專項補助資金,重點支持一批技術先進、能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點骨干企業,以及經認定的國家級和市級技術研究開發機構,資助企業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
企業自主創新要注重聯合開發。對有實力的企業,在外觀設計等個性技術上,以自行開發為主。但對于一些重大的關鍵共性技術,要集中力量進行聯合開發,以避免分散投入、重復研發。如本市汽車摩托車工業應與科研機構、高校搞聯合創新,我國摩托車7家國家級技術中心有4家在本市,優勢是很明顯的。也可與國內關聯產業進行協作開發。整車企業可把創新系統中的各部分技術難題交由協作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全面結成聯合創新體系,最終使整車企業擁有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
把引進消化吸收創新與原始創新、系統集成結合起來。經驗證明,與原始創新和系統集成比起來,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創新可以大大節省投入的時間和資金。重慶要充分利用中外合資合作的技術平臺,努力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對重大設備和工程,要用系統集成的辦法創新,組織多學科多專業技術人員聯合攻關。
“產學研”結合,加快成果轉化。目前仍然存在的我市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相對自我封閉,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非常不利。未來5年,要把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和高校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建立并完善起來。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學創新中扮主角,但在技術創新中則應甘當配角,為企業服務。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要以市場為導向,盡可能縮短技術成果工程化、產業化的時間,從根本上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企業研發經費要有一定比例用于“產學研”合作。
要立足共性技術領域,從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現有的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中,確定一批作為公共技術平臺予以支持。這些公共技術平臺實行市場化運作,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為其提高創新能力服務。同時,鼓勵企業與區域外高校或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合作,有效使用外部技術平臺。這既可為大量中小企業提供研究開發、中試、檢測等技術服務,又可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
借鑒國際經驗,盡快建立健全我市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體系。一是制定優惠的財稅政策,集中用于共性、關鍵性和前沿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對企業研發投入允許以較大比例直接抵扣稅收;對社會力量資助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研發經費,也可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二是實施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機構要建立授權授信制度,增加信貸品種,擴大科技信貸投入,加大財政貼息力度等;要建立風險投資機制,發展風險投資公司和風險投資基金等。另外,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出臺吸納人才的優惠政策,并通過努力營造創業發展環境、改善創業生活環境,廣泛吸引從事自主創新的國內外各類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