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有著豐富內涵的系統工程,在構建過程中,職工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表現出多樣性和廣泛性的特征。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堅持繼承與創新并舉,找準新的著力點,抓住“新”字做文章,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才能把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富有成效。
一、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斷求實創新
求實就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時期人民群眾思想意識活動的規律性,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創新就是根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遇到的新情況,在繼承和發揚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加強針對性、時效性和主動性。求實和創新二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統一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
在工作思路上求實創新。工作思路應做到既統籌兼顧,又突出重點、難點和熱點;既立足于本單位業務工作和員工思想實際,又考慮到業務發展變化的需要和思想意識變動的趨向;既堅持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又謀求創新以增添工作的生機與活力;既要圍繞重點工作,找準工作的主攻方向,又要抓好方方面面的典型,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展開。在思路的轉變創新上,要由單純灌輸向灌輸與滲透相結合拓展,由偏重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向解決思想問題和員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拓展,由只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工作向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各職能部門人人都積極參與相結合拓展,以形成適應形勢發展、適合員工需要的工作思路。
在工作作風上求實創新。作為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經常從工作效果出發反省并改進工作作風,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一方面潛心學習,提高政治理論和思想道德修養,以開闊視野,把握社會經濟發展及其影響人們思想意識的趨勢;另一方面深入實際,傾聽群眾呼聲,分析思想狀況,把握思想脈搏,挖掘各種思想問題形成的根源。同時還要大興調研之風,通過調研出思路、出對策、出成果,形成科學的認識。這樣,才能既高屋建瓴又客觀具體地提出解決思想問題的對策建議,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在內容上求實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全體員工,工作內容必須堅持群眾性和大眾化,保證為員工所需要、所接受,切忌高、大、空。要針對員工思想活動的新情況、新特點,實事求是地確定內容,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就是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堅持德育首位的原則,結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主題,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人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方式上求實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是說服人、教育人、激勵人的工作,要取得成效,既要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又要靠真理的力量,靠人格的力量。要堅持言教與身教相結合,不斷強化身教。要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工作,使思想教育真正入耳、人腦、人心。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的客觀事實與和諧社會構建這一目標,轉化為鼓舞和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建功立業的主動追求和前進動力。
在工作機制上求實創新。實踐證明,機制新,活力旺。形成一套科學規范、系統完整的工作程序和職責明確、程序嚴謹、落實有力、運轉靈活的工作機制,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治本之策。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體制建設上,要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規劃之中,融合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貫穿于教學、科研的各個環節。全員育人,就是要增強全體教職工的育人意識,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全程育人,就是要根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根據不同階段的要求,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分層遞進;全方位育人,就是要依靠全社會力量,調動黨、政、工、團、婦各個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挖掘思想政治工作資源,營造思想政治工作氛圍。
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育人機制。高尚的思想道德的培養,良好的社會風尚的形成,既要靠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學規范的嚴格管理。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立足于教育,輔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要求,要積極探索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育人機制,建立以思想道德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綜合評估體系,重點激勵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充滿活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青年教職工為主體
要做好青年教職工、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針對青年人的特點,結合當前和諧社會的構建,有的放矢,掌握好技巧,把握好“六性”:一是體現平等性,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以討論交流的方式,以理服人,使人心悅誠服;二是要有漸進性,改變大規模集中突擊式的教育方式,采取循序性的工作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分專題進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三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層次性,摸清不同群體、不同層次青年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價值取向,改變辦法單調、方法單一的模式,要因人施策,增強滲透力;四是適當增強趣味性,讓青年員工從單調、乏味的灌輸式教育中解脫出來,在輕松愉快中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并增加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識含量;五是要有約束性,建立交心談心制度和談話誡勉制度,做到寬嚴相濟,對思想、工作或生活上有問題的青年,及時提出要求,限期整改;六是要有激發性,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培養科學精神,營造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氛圍,陶冶情操,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采取有效措施,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使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進社團、進網絡。
三、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建立在理解關心員工的基礎上
領導者的行為直接左右著員工的行為,領導者處事公平、待人公正,員工就會心服口服。領導干部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保持一種高尚的品質,一切從工作大局出發,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只有這樣,才能讓員工從心靈深處理解組織、相信真理、接受教育,從而形成強大的思想合力。
1.尊重、理解、關心員工,與員工始終保持一種融洽的關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圍繞員工所思、所想、所為進行,關注他們的物質、精神需求和價值取向的變化,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群眾觀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極其重要的一個基本原則。在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首先尊重員工的感情和首創精神,理解員工的心態和正當要求,保護員工的自尊和進取意識,關心員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2.要甘為人梯,為員工搭建事業成功的平臺。員工的成長、進步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領導的培養與關懷。領導干部一定要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這一重要職責,積極創造條件,為員工搭建事業成功的平臺。一是要廣泛了解情況,熟悉每個員工,因人而異,知人善任,使每個有特長的員工都有用武之地。二是面對當前教育戰線優秀人才競爭激烈的形勢,要完善用人機制,育好人才、留住人才,并努力創造一個吸引人才的良好環境。三是領導干部一定要有寬廣的胸懷,要有甘為人梯的精神,視每個教職工為知己,哪怕是對自己有過意見的人,只要德才兼備,也要給予重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看到自身的價值,發奮工作,形成團隊精神,使高校始終保持一種旺盛的發展勢頭。
(作者單位:漯河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