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過去時的失敗案例,但意義依然處于進行時的狀態。
二十一世紀的頭幾年,中國手機市場幾乎每年都有一個亮點企業,2001年科健、2002年TCL、廈新.2003的亮點企業無疑是迪比特。2003年是國產手機發展到高峰的一年,國產手機份額一度達到了55%。這一年,迪比特依靠制造成本上的優勢,在彩屏技術上領先競爭一步,率先量產,靠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彩屏手機產品5688作為先鋒,在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沖開一條血路,市場份額扶搖直上,在2003年9月、10月的銷量高峰期—銷量竟然達到70多萬臺。迪比特公司成為國內銷量第一的豪言壯語不時見諸報端。但是,沒過幾個月的好日子,到2004年年初迪比特的銷量開始直線下滑……
輕裝上陣 后來者居上
在2003年5月份之前,—由于彩屏機的價格還處在較高位置,一般在3000元左右,沒有到大部分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心理價位,同時,由于大部分手機廠商還有大量的黑白手機庫存,大家都忙著清理黑白手機的庫存,重點不在彩屏手機的銷售上。有的國產手機品牌沒有庫存的負擔,但由于當時彩色顯示屏比較緊張,一些想在彩屏機市場有所作為的廠家也無力施展。
之前,迪比特手機的全國銷量比較低,黑白屏的庫存負擔基本沒有,而且其有1000萬臺產能的規模和全球采購的優勢,彩屏機實現了量產。由于有代加工企業的規模優勢,迪比特的產品成本比較低。迪比特利用自己的優勢在市場上出了一個奇招,以非常低的價格由區包(以一個省或幾個省為單位的買斷包銷商)買斷產品,也以遠遠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進行零售。當時市場上折疊彩屏手機的零售價格普遍在2500—3000元,而迪比特一款折疊彩屏機5688的零售價格是1980元,這個零售價格不僅遠遠低于競爭對手,而且觸及了消費者可接受的心理臨界點。迪比特是以1500元/臺的價格由區包買斷,留給渠道的利潤有將近500元。高性價比的產品觸及了消費者可購買的心理臨界點,對消費者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迪比特留給渠道的高額利潤又給了渠道強大的推力,兩者合力,將產品的銷量迅速提升,單5688一個產品全國銷售最—高量的時候就可達到20~30萬臺。在此策略下,帶動迪比特全線產品銷量上升,在2003年9、10月份,銷量一度達到70多萬臺,位于國產手機銷量三甲。
行業巨變,渠道頓時失控
迪比特銷量一路飆升的時候,市場正在急速發生變化,大部分國產品牌經過2003年的十一黃金周及之前幾個月的清庫,黑白機的庫存基本清理完畢,彩屏機實現量產。康佳發動了彩屏風暴,ICL、波導等國產品牌也開始全力發動彩屏機的促銷。ICL于10月份推出兩款折疊彩屏手機919、929,上市價直接定在1390元/臺,波導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SC01、SCl0在10月份的價格也只有1100元/臺和1500元/臺。
國產品牌的迅猛崛起給國外手機品牌一劑清醒劑,國外手機品牌不得不正視國產品牌在渠道上的運作方式,積極學習國產品牌在渠道上的經驗——做出相應的調整,不斷地壓縮銷售渠道,進行渠道扁平化,發展直供、省級代理、FD直供平臺。同時,一些革命性的手機技術出現了趨向普及的勢頭,發展最快、普及最廣的就是彩屏手機。摩托羅拉等國外品牌的彩屏手機價格也開始下調。
由于波導、TCL、康佳及國外品牌手機彩屏機量產,市面彩屏機增多,同時競爭對手的價格也定的恰到好處,有的甚至比迪比特還低,營銷管理能力也比迪比特強。從2003年10月份開始,迪比特彩屏機的銷量在終端受到非常大的阻擊。從這時起,迪比特的渠道危機開始爆發,一方面,由于受前期市場的良好前景的影響,迪比特向區包壓了大量庫存,而且是買斷經營,也就是區包對迪比特的產品是買斷制,從理論上講是不保價、不退貨。另一方面,終端的銷售又差強人意,彩屏機價格一路走低,迪比特區包害怕虧損,開始恐慌低價拋貨。區包恐慌性拋貨造成迪比特價格體系的混亂,地區經銷商沒有利潤,零售商也沒有利潤,渠道開始排斥迪比特產品,迪比特有大量產品滯留渠道。由于迪比特與區包之間是買斷經營,又對渠道庫存數量缺乏互信,渠道庫存一直得不到保價,經銷商、零售商的利益受到損害,渠道力量開始流失。又因渠道對迪比特公司缺乏信心,迪比特后面的產品得不到主流渠道的支持,造成迪比特的銷量全面下滑。
從迪比特這一時期的大起大落來看,迪比特的成功在于彩屏手機上市先于一般的國產品牌一步,產品又有極高的性價比。但是失敗的地方卻在于終端的掌控能力。渠道的管理能力。價格管理能力太弱。迪比特也有竄貨處罰制度,但是,由于全國竄貨太嚴重,廣東的一個區包商就收過18000臺外地竄來的貨,每臺800元的罰金很難處罰下去,最后的處罰也不過是不了了之,渠道混亂得不可收拾。
三大原理 厘清迪比特之痛
筆者做了多年的手機營銷管理,排除經營的方面不談,我認為銷售管理主要是三個關鍵性的工作,下面就這三個方面分析迪比特在渠道管理方面的失誤:
1.銷售計劃
一般來講,銷售計劃分年度、季度、月度計劃。由于手機市場變化太大,沒有哪個公司能做準季度計劃,最多月度計劃做得比較準。做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有人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跳起來摘桃子,各計劃執行部門必須經過較大努力才能達到;做的太高執行部門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做計劃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做完計劃后,必須將計劃分解到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分公司、每一個經銷商,一些管理比較精細的國產品牌能將A類零售店的銷量計劃也能分解出來。公司銷售管理部門要對計劃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如果實際完成量達不到計劃量,各銷售管理部門就要分析原因,通過促銷、價格調整等手段使實際銷量達到計劃量,如果實際銷量還是達不到,就必須調整銷售計劃。
迪比特在這一時期犯下的錯誤是,面對市場存在的情況既不能做有效的應對措施,又不去降低區包的銷量計劃,還繼續給區包壓貨,客觀上造成了經銷商低價竄貨、打亂價格體系的狀況。
2.渠道的設置
一個廠家選用什么樣的渠道模式,沒有什么統一的標準,必須根據廠家的系統能力做出選擇。雖然現在渠道扁平化是大勢所趨,但是,由于三星的產品引領了手機設計的新潮,造成產品很高的溢價,它有能力保證各個分銷層次有較高的利潤空間,就選擇了全國代理的渠道模式。其它的國外手機品牌也根據產品的特性選用了國代、省代、直供的混合渠道模式。不管一個廠家選用什么樣的渠道模式,必須掌握產品的流向、流速、流量。
迪比特最大的問題是靠快人一步、高性價比的產品,高額的渠道利潤沖開渠道后,后面的銷售跟進做的不到位,也就是營銷人員不足,不了解產品的流向、流速、流量。對手機銷售來說,將產品賣給區包以后并沒有完成真正的銷售,各分公司必須跟蹤區包將產品分給哪些地包商了、哪些零售商了,賣給哪些消費者了一只有產品到了消費者的手里,才是完成了真正的銷售。
出于現金回籠、提高資金周轉率和物流配送的考慮,很多公司選用全國代理或是區包的模式。但是一般的國代、區包只能幫助手機廠家將貨物分送到地包、幫助手機廠家在終端實現銷售。對一個手機廠家來說,選擇一個什么樣的國代、地包不是最關鍵的,而是必須有一批核心的地包商、零售商,這才是渠道的根本。迪比特最大的問題是它看不到渠道的根本問題在哪里,對渠道進行極端盲目地調整,造成渠道動蕩不安2001年找中郵普泰做國代,發現不行,又在2001年年底開始發展地包,2003年又開始發展大區包,甚至找天音、蜂星做國包,2004年開始又發展FD。
對于新進入市場的廠家來說,一般是走先粗化后細化的渠道發展模式。在公司成立之初,由于組織架構不健全、各方面管理準備不足,往往先發展國代、然后發展省代、地代、直供。迪比特在2001年發展地包的方向沒有錯,關鍵是內部的營銷管理隊伍能不能跟上如此細化的渠道管理,如果暫時跟不上,這時想到的不是回頭去做國包、區包,而是強化對渠道、對終端的推廣能力,加快產品的流量、流速,雖然這需要更細致的管理和時間。而迪比特恰恰是朝三暮四,沒有精力和時間建立自己的渠道體系。
在產品競爭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手機廠家已經將競爭的戰場越來越轉向銷售渠道,每一個手機廠商必須明白,渠道的扁平化是大勢所趨,在大家都進行渠道扁平、加強終端管理的前提下,企業間在渠道上的競爭優勢就體現在誰的管理更系統、更精細,誰的管理團隊執行能力強了。
3.價格管理和市場區隔
由于手機的時尚因素和高科技因素,決定手機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非???,產品貶值非??欤祪r速度也非??臁T谑謾C產品銷售管理過程中,價格管理是非常困難的管理。在手機行業,創造了獨特的全程保價模式,也就是手機廠家對渠道的所有庫存,包括存留在渠道各個環節——全國代理、省代、地代、零售商,只要是沒有銷售到消費者手里的產品,都要提供保價。但是,由于手機銷售終端非常的密集,據不完全統計,僅廣東省就有各類手機銷售終端一萬多個。在保價的過程中,要了解清楚各級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庫存是非常難的。像波導、TCL這樣的國產手機品牌,它們有龐大的營銷管理隊伍,零售終端的銷量每天都能及時上報,即使與實際銷量有一定的誤差,相差不會太多,對它們來說,對渠道庫存的了解相對清楚些,對渠道庫存的保價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
手機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廠在做手機價格的設置時,不僅要設置區包提貨價,還要對區包給地包的價格進行設置,地包給零售商的價格進行設置、零售商的最終零售價也要設置,以保證各個分銷層級都有一定的利益保障,保證產品在渠道有足夠的推力,促進產品的銷量增長。同時要對各區包、地區所分銷的區域進行嚴格的劃分和區隔,并規定對竄貨的經銷商要進行嚴格經濟處罰,以防止竄貨后打亂其他區域的價格體系,各級經銷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影響銷量的增長。
迪比特的產品買斷的優點是給了經銷商足夠的利潤空間,經銷商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買斷制的最大弊端是迪比特不給經銷商保價,經銷商必須承擔降價帶來的風險,客觀上造成了經銷商只有迅速將產品銷售出去才有可能贏利,所以造成經銷商到處竄貨。由于經銷商竄貨太多,迪比特無法對經銷商進行處罰,最后造成竄貨愈演愈烈,整個渠道到了失控狀態,經銷商對迪比特失去了信心。
成功必有成功的理由,失敗也必有失敗的原因。對迪比特在2003年所表現的大起大落,猶如天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一樣,歸于沉寂。2004年,對很多國產手機品牌來說都是一個冬天,但是對迪比特來說,這個冬天來的似乎更迅疾了一些。
(文章編號:11215)
(編輯:潦寒liaohan@vip.sohu.net,liaohanl9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