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教學正成為許多教師嘗試的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是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一種重要手段,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是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情境,用圖像來顯示情境,用文字來詮釋情境……打破教室四十五分鐘的時空限制,古今中外,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引發大量的聯想和想象,創設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時空。
傳統的語文教學注重對文字及文意(道)的體味與鑒賞,從而擯棄單純的文字層面的考據與訓詁(即韓愈說的“句讀”、“小學”)。其實從諸葛孔明“好為梁父吟”的“吟”,到蘇軾的“味摩詰之詩”的“味”,再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讀書總是“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的入神朗誦,我們發現了本為傳統卻為今人忽視甚或漠視的“吟、味、悟、誦”以及聯想和想象。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這種能力主要是指那種“由近及遠,以所見知所不見”的想象能力。在文學審美的過程中,人們由于生活體驗、情感經歷的不同,往往“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我們盡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營造氣氛,喚起情感,引導想象,但決不能用屏幕來代替文學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間遠遠大于直觀。僅僅采用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對學生想象力是一種極大的限制。
一個完整的語文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參與缺一不可,而語言作為二者之間的媒介具有先天的優勢,因它具有間接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包含的信息多,留給學生思考、想象的余地大。同樣一段描寫月亮的文字,有人覺得溫柔異常,有人感到莫名辛酸,如果各人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描繪一幅“言外之畫”的話,前者腦海里浮現的可能是靜謐的夜空,蓮花般皎潔的云朵,調皮的眨著眼睛的星星;后者想到的卻可能是孤寂的窗前,凄清的冷風,斷腸的枯柳。如果在多媒體教學中將這段文字用一幅幅確定的圖片展示出來,將遏殺學生不同的生活體驗所帶來的豐富想象,限制學生創造力的發揮。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語言具有先天的,不可輕易取代的優勢。有的教師僅把教學內容以文字形式輸入電腦,把教學環節編成程序,然后播放,教師整堂課沒有離開鼠標;又有人給有關作品提供的文字配畫,輸入電腦,學生整堂課沒有離開讀連環畫。
多媒體教學猶如一柄雙刃劍,關鍵是如何使用。正確做法是: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力避對形式多樣的插圖、動畫等因素的一味追求,對課文內容、所選素材自覺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多媒體的負面影響。
一、課堂主動權不應讓位給多媒體課件
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大量運用多媒體演示,課堂教學完全被多媒體課件控制,教學的雙邊活動成了教師點擊鼠標、學生死盯屏幕的過程,難以起到師生進行正常交流的作用。事實上,教學應是師生互動的雙向配合,教師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調控者。教學媒體也應該是學生發現、探究新信息的工具,而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教師應充分利用素材,制作成適合教學實際的課件,向學生“提供”知識、思路、情境和機會,在師生對話的形式下,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隨著課件的展示、老師的點撥與引導,學生的思維從表層到深層,不斷求異,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思維狀態,它既是學生自主參與的成果,更體現了教師教學設計的價值。
二、花樣繁多不等于教學生動
有些教師把多媒體教學程式化了,課文被教師肢解成圖片、文字等形式。實際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才是多媒體教學的實質。在具體操作時,教者應該創設具有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創設情境,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借用信息技術,優化“講解”情境,重視過程教學 ;教師沒有必要每次都作系統的講解,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寓講于“畫”,寓講于“演”,寓講于“思”……使教與學融為一體,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地。
三、莫把“課件”制作當“備課”
制作課件往往花去很多時間,致使很多老師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備課,甚至錯誤地認為制作課件的過程便是備課的過程。 而事實上,備課是“尋找、搜索、構造、備選教學方法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檢驗、評價、挑選滿意教學方案的過程”。也可以說,備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總策劃和總設計,而制作課件只是設計教學局部的過程,并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備課。
四、使用多媒體要適時
高中四冊語文課本選了大量的小說、戲劇劇本,如《失街亭》、《雷雨》、《守財奴》等,大多都能找到相應的視頻資料。課前放映,先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可以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但同時也會限制他們對文本的想象和思考,大大縮減了他們再創造的空間。課后放映,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空間,但直接進入文本的研讀,又未免單調。所以,應該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特點,安排多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而現代化必須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大大增強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的效率;但我們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同時,要冷靜,忌盲目,不能忽略學科本身具有的特點和傳統的教學規律,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尋找合適的切入點。
(朱孔學,江蘇省贛榆縣青口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