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專業報由于其報道范圍窄、報道內容單調、報道形式單一的局限,在媒體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隨著媒體間競爭的日益加劇,一般的綜合性報紙開辟的各種知識的專版專欄,也給專業報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如何將新聞報道做深、做全,突出特色,充分滿足受眾的需求,成為專業報參與媒體競爭的重要手段。在這樣一種態勢下,新聞策劃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
所謂新聞策劃,是指編采人員對新聞業務活動按新聞規律進行超常的、有創新的計劃,其目的是更好地配置與運用新聞資源,使報道更具特色,獲得最佳的新聞報道效果。專業報加強新聞策劃是媒體競爭的需要。在新聞報道活動中的精心策劃,對于彰顯媒體特色,樹立媒體的形象,提高媒體的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新聞策劃,能最大限度地開發新聞資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從而樹立報紙的品牌。
筆者認為,專業報應充分重視新聞策劃工作。下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對專業報新聞策劃工作的認識:
報道方案須周密可行
一個詳細可行的報道方案是新聞策劃成功實施的保證,制訂方案首先要確定策劃的主題。主題的選擇是整個新聞策劃的靈魂,是統率整個活動的思想核心,主題的確立往往建立在掌握種種資料和整合種種資源的基礎上。一個新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重點、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方案,而確定這個主題的標準即是新聞價值的大小,即追求新聞價值的最大化。
制訂詳細可行的報道方案。這需要盡可能全面掌握與事件相關的背景材料,了解事件可能發生的詳細情況,確定報道思想和報道重點,同時確定新聞報道的內容,采用的體裁、篇幅等。報道方案要盡量細化,將每一項任務具體到人,包括采訪的時機、提問的重點等都要預籌好,這樣才能做到有條不紊,游刃有余。同時要準備充足一些的稿件,以備情況與策劃有出入的時候應急。
2003年,筆者所在的黃河報社就成功策劃了首屆黃河國際論壇的報道。首屆黃河國際論壇是黃河水利委員會首次主辦的大型國際研討會,也是我國首次舉辦的流域水利方面的國際論壇。為盡可能豐富地展現這次盛會,黃河報社在論壇籌備階段就開設專欄,對論壇的各項情況及準備工作進行跟蹤報道。在論壇開幕之前,報社收集了大量與會議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制訂了詳細的報道方案。根據會議日程,方案將采編人員分為不同的職能組,將各項報道任務進行細化,具體到人。除了對會議動態的報道之外,還在論壇期間策劃了一期專刊,全方位展示論壇各個方面的情況,內容包括領導致辭、各國代表發言、水利專家專訪、會場內的情況、會場外的參觀、穿插其中的會見、采訪花絮等。報道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消息、有記者述評、有新聞特寫,有圖片新聞,統一安排的版面經過美化和協調,將一場水利盛會豐富、圓滿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受到了讀者的好評。
揚長避短突出特色
面對同樣的事件,在林林總總的報道中如何脫穎而出,吸引讀者的目光,這就需要在報道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展現給讀者不同的視角和觀點,以新取勝。
2004年的黃河第三次調水調沙試驗,自6月19日開始至7月13日結束,歷時24天,在此期間,《黃河報》利用專業優勢,在跟蹤報道的同時,刊發相關背景資料,對有關專家進行專訪,并充分發動通訊員的積極性,刊發了大量基層的報道。同時采取多種報道形式,以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專業化的深度取勝,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第三次調水調沙試驗開始當天,報紙在頭條刊發了試驗開始的消息,并在報眼位置以《攻克兩個難題實現四個目標》為題,指出試驗的亮點。在試驗期間,一版在發布動態消息的同時,配發相關圖片,采用背景鏈接的形式對試驗中大家比較關注的“大空間尺度調水調沙”、“人工擾動”等專業術語進行解釋,并用新聞特寫的形式表現調水調沙試驗的氣勢和場景。7月8日,小浪底水庫首次人工塑造異重流成功,報社派出記者在訪問有關專家后,采用新聞分析的形式,向讀者解釋異重流出庫為什么會出現“一清二渾”的現象,同時配發新聞述評,闡述首次人工塑造異重流成功的意義。
在試驗結束后的7月17日,《黃河報》推出了調水調沙專刊,全面回顧和反映調水調沙試驗的精彩瞬間。一版為綜合報道,其余內容分為決策篇、實施篇和寫真篇,一版在刊發總結性消息的同時,配發評論員文章,并將一組反映重要場面的圖片通過電影膠片形式的編排,讓試驗的一幕幕在讀者眼前回放。二版決策篇全面回顧了水利專家和決策者的決策過程,并配以簡潔明了的示意圖,意在使普通讀者了解這一科學試驗的意義。三版實施篇則分篇分別反映了試驗過程中調度組、擾沙組、監測組、模型組、巡視組、宣傳組等各個職能組的工作。四版寫真篇通過大量的圖片反映試驗的各個側面,并配發基層職工的文章表現調水調沙的深遠影響和黃河職工的風采。這一組系列報道推出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調水調沙期間,國內多家媒體對此事給予關注和報道,《黃河報》在其專業的優勢上,科學策劃、特色報道,成為對調水調沙進行報道的媒體中觀點最權威、內容最豐富、報道最全面的媒體,受到了海內外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用版面和欄目說話
好的新聞策劃,最終要落實到版面和欄目上,才能讓受眾廣泛接受。成功的策劃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因此,如何利用版面語言顯得尤其重要。譬如是否配發照片,是否配發言論、背景材料、相關鏈接,制作什么樣的標題,都應認真考慮。
2004年12月30日,《黃河報》刊發了一組反映黃河水量統一調度的稿子,其中有一篇利津河務局職工寫的《唯愿此照是絕照》,寫的是1997年黃河斷流226天,作者在一座引黃涵閘上看到黃河已幾近干涸,不遠處還有農民趕著牛車來抽水,作者隨手拍下了一幅照片。一年后國務院授權黃委會對黃河水資源實施統一調度,5年來,黃河一直沒有斷流。2004年作者站在同一個位置,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場景,滔滔的河水,一望無際的莊稼地,充滿著勃勃生機。文章從一個側面有力地反映了黃河水量統一調度的成效,最為點睛的是編輯配發了作者拍下的前后兩幅照片,同一個地點,不同的場景,給人強烈的震撼,不用多說,讀者就能深深感受到編輯想要表達的意思。
(作者單位:黃河報社)